APP下载

三个历史决议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逻辑理路

2022-11-21张神根

现代哲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决议历史

张神根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一百年的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毛泽东同志强调:“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邓小平同志强调:“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2页。习近平同志则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0页。在这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先后形成三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第一个历史决议与“站起来”

鸦片战争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5000年的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对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王朝腐朽,近代中国变得积贫积弱,民族内忧外患交织,人民生灵涂炭。几乎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随着战争而来的是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等等。旧上海租界的公园门口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示是中国人民屈辱历史的生动写照。人民群众政治经济地位低下,缺少生产资料,农村近70%的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鲁迅也指出:“中国又一天天沉入黑暗里。”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5)同上,第1471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国家,无论搞革命、建设、改革,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别的国家也没有可供照抄的样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点并不是很清楚,陈独秀所犯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所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损失,使党付出惨重代价。据1927年11月统计,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有2.6万人。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中国革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转折关头。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且在这以后使党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左”倾错误虽然结束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治,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特别是没有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刻总结,所以,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这些分歧,在一定时期内,在局部地区或某些方面继续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曾经犯过“左”倾错误的王明转而又犯了右倾错误,并且还在为过去的“左”倾错误进行辩护,继续给革命事业发展带来新的严重干扰和威胁。

基于这种复杂情况,一方面,毛泽东同志领导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撰写一系列光辉著作。党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在革命斗争中,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另一方面,党领导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讨论和总结党的历史。中共中央分别召开一系列地区工作与历史座谈会,使干部从切身的实际经验中,更好地认识了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问题,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水平。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1944年5月,党召开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经过充分讨论和反复修改,集中全党智慧,于1945年4月20日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决议》共分七个部分,第三、四、五部分是重点,主要解决批判“左”倾错误路线、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地位的问题。(6)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简明注释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决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决议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并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从而分清了是非。第二,决议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时期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实际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初步概括。第三,决议提出全党今后的任务,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55页。。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召开了党的七大。六届七中全会解决了历史问题,七大集中精力解决新问题。“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8)同上,第949页。。党的七大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自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以后的十多年间,在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胜利。正如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所说的,1945年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那次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9)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页。

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第二个历史决议与“富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是,如同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样,在中国这样一穷二白的国家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继续进行探索,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取得积极进展,例如党的八大前后进行的探索成果很多。遗憾的是,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先后出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反右派斗争也被严重扩大化。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党极为关注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为此进行了多方面努力。然而,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毛泽东同志对当时我国阶级斗争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作出了错误的估计,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酿成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教训极其惨痛。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此前后,党作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决策。四十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并实事求是地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党在各方面工作中恢复并制定一系列正确政策,调整国民经济。党领导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拨乱反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关系。

在这个伟大转折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几个重大原则问题: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无法很好地前进。在这样的形势下,邓小平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于1981年6月27日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决议》共分八个部分,第五至八部分是重点,主要解决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同时,客观分析和评价“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

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决议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晚年错误作了科学分析和深刻批评,又坚决维护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从而分清了是非。第二,决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新道路的主要点所作的初步概括,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决议正确解决了既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左”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1982年召开了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而载入史册。以此次会议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1982年邓小平这样评价党的十二大:“正如七大以前,民主革命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教育全党掌握了我国民主革命的规律一样,八大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况、新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和八大的时候比较,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经验丰富得多了,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我们有充分的根据相信,这次代表大会制定的正确的纲领,一定能够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我们党兴旺发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使我们的国家和各民族兴旺发达。”(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页。

党在领导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深刻认识到,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1)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不懈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与“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的是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

面对这些重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使命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推出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紧紧围绕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可否认,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只有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才能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和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8-79页。

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制定至今已有76年,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制定至今已有40年。自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党的理论和实践都大大向前发展了。在建党百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任务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

对于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党中央明确要求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历史决议基本解决了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第三个历史决议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以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第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第三个历史决议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主要原因在于,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当前的工作,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第三,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第三个历史决议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

第三个历史决议共分七个部分,重点在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议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3)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23-62页。

第三个历史决议既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千秋伟业的动员和宣示。

四、结 语

第三个历史决议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的教训、分清历史是非,在此基础上胜利前进。第三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在此基础上激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夺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

除了区别外,三个历史决议有更多的相同点,主要是:第一,都形成于重大历史关头。第一个决议形成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第二个决议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初,第三个决议形成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时刻。第二,都是向历史问计,都努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第一个历史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第二个决议重点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右两方面的错误观点。第三个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第三,三个历史决议都达到或必将达到更好服务现实的预期目的和效果。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形成通过,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提供了充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形成通过,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坚信,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形成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对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万众一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决议历史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要点速读
三读决议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党的十九大重大成就图解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