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语文跨学科融合课程的研究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英文学科融合

艾 金 莹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信息时代的来临,单一的掌握某项知识,已经无法解决面临的综合性问题,因此stem课程应运而生。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改革,首先体现在教材的时代性和应用性,教材的内容互为联系,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意识到,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完全单独推进,必须打破学科中的原有界限,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基础和学生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经验解决本学科的学习问题,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途经。尤其是同为语言学科的英语和语文,学习内容有许多相通的之处,英语教学无法摆脱中文的基础,语文教学也不能远离英语的语言特点和外国文化背景。两个学科相互补充和互为依托。因此,在高中跨学科教学中的尝试中,应该有效融合两个学科,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一条新路。

一、高中语文、英语跨学科融合的基本条件

1.高中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学概况,学习外国文学知识,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而高中英语教材体现了使用英语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学习、文化、历史、音乐、诗歌、文学等。学科知识交叉内容广,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具有很强的融合性。

2.英语、语文都是语言类学科,都具有交际性、人文性、工具性,并均具有随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特点。语法互通,表达相近,词汇对应,谚语相对。学习过程中,相互解释无法避免,只有深入了解两个学科的异同,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学科教学。

3.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利用语言的工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其前提是学生必须了解我们高度的文明和精深的文化,这本身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跨学科教学和融合。

二、高中语文、英语跨学科融合的优势

1.三大主科(数、语、外),语文、外语占据其二,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有现实的需要,两个学科的融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绩都是有推动作用的。

2.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完全摆脱其现实的辅助作用。而且,我们的英语教师的中文表达能力普遍较强,而语文教师大部分都具有英文四、六级的水平。这是其它学科教师难以具备的。

3.英语教师的年轻化和高学历比例较高,尤其是教育发达地区,英语教师出国率、硕博率都是最高的。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功底。因此,能够开发出高水平的融合型课程,并具有比较强的实施能力。

三、高中语文、英语跨学科融合的方式

(一)语音听力课的融合

英语的发音和汉语的发音习惯完全不同,但是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必不可免地运用汉语的解释来阐述连读和爆破等发音习惯。因此,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必须恰当运用汉语来解释加深理解和训练达到必要的效果。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英文转化过来的汉语词汇,诸如beer(啤酒),coffee(咖啡),chocolate(巧克力),sofa(沙发),jeep(吉普车),jazz(爵士),model(模特),Olympic(奥林匹克),marathon(马拉松)等,其词汇来源和语言发音,必须借助英语来解决,才能确切地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并正确的运用。

(二)词汇教学的融合

英语的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英英相互解释,在英语课的词汇教学上原理上是应该用英语精确解释来理解新词汇的,英文英汉意义完全对等词汇较少。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高中学生的水平分化比较严重,用英文解释英文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借助标准的汉语意义解释词汇无疑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理智选择。同样,在新时代汉语文章和对话中英文词汇屡见不鲜,并成为了“00后”交流的潮流,教导他们恰当运用也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过程。在词汇备课教研中,英语语文教师要互相研讨,寻求两种语言、两个学科在词汇教学的恰当切入点,在英语词汇的运用场景中,寻求最佳汉语的语言翻译。同样,英语词汇运用于中文的上下文情景中,也要必要的解释和应答,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打好基础,为未来语言文化的深度融合打好基础,也为最终的目的做好完美的铺垫。

(三)阅读课中的深入融合

1.中英文比较课程

英语新教材(外研版2019)包括多篇原汁原味的英文小说,正确的理解其含义,必须要深入了解作者,而且需要研讨其时代背景、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对于同一篇小说,不同的翻译者对于文章的不同理解和分析翻译的结果常常大相径庭,而且作者的文风,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学生需要自己理解,也需要教师的辅助,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字词翻译过程中的细微不同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在developingideas的文章中,文章的理解是教学的关键和指向,融合语文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同样,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外语小说和诗歌类文章,引入英语原文进行中英文比较课程和理解,了解其蕴含的深刻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无疑是有突破性的。

2.中英文时事阅读与互译课程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目标是立德树人,要在课程中落实必然要在课程中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生必须学习与世界同步的时事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扩大视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完整的人格和正确的政治导向。而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他们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增加阅读的乐趣。例如:我们可以选取中外名人的演讲,中外的各种风俗习惯、文化差异、重大事件等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并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分析、理解和表达。开展多元的阅读活动,以学生最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提高阅读和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3.译文赏析类课程

所有语言类学科,必须有文化赏析类课程,比如补充阅读教材,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在学生从英汉的经典作品和优秀译本的赏析过程中,感受英语、汉语表达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感受中英语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比如《老人与海》文章赏析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原作和译作反复阅读,从中英文双角度感受其立意和文化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反复阅读体味文章的情景和感情色彩。最后,对一些重点句型逐一分析,从词、句、段、章入手,研讨译文和原文的表达,多角度、多层次感受,并加入时代的元素,结合现代语言发展的特点,感受文章,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校本课程的深度融合

通过开设各类融合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双学科贯通的理解力和渗透力。比如在进行中文校本课程(中文古代经典课程,中文现代经典课程,中文诗歌课程),英文校本课程(英文经典名著阅读课程,英语演讲课程,英语人文阅读课程等)的基础上进行中英文跨学科校本课程(中英文口语表达差异课程,中英文名言互译课程,名人演讲名著对比互译课程)等来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化的深度理解,培养符合未来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五)文创课程的深度融合

跨学科课程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开发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中英文文艺创作课程、经典演讲作品中英文对照演说课程、经典影视桥段模仿课程、课本剧表演课程。通过演讲比赛、经典桥段配音与模仿、诗歌朗诵、话剧实验、校园广播等表演活动,培养学生表演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文化与艺术的魅力,感受不同的文化品格,拓宽其发展基石。还要给学生创设平台展示其语言文化才能,比如微视频制作,各种文艺汇演,中英文演讲比赛和写作比赛,各种晚会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展示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提升他们的能力。

(六)国家课程的再开发融合

根据现实情况对于国家课程和教材的再次整合和开发是我们进行新教材教学的必要过程,也应该是我们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语文学科可以从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入手,寻找适合于我国教育需要,符合人文要求,有激励性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再领悟。比如:普希金的《致大海》和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诵读中文的译文,进行初步的感受。然后,诵读英语原文,了解其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感受其文化内涵。最后,英语老师应该用诗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和意蕴,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同时,教师从这些诗歌中所倡导的自由、勇气、公平、正义来鼓励学生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和对未来的向往。英语教师不要只局限于语法知识的教学和词汇的积累,更要关注课文的材料的文学性、现实性和正确的导向性,让学生掌握真正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方式,最终达到运用语言推广中国的文化、思想和历史底蕴的目的。

四、语文·英语融合性课程的创造性实施的设施保障

真正的实现语文、英语双学科的深度融合,要创设有利于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和摄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应该从学生的阅读环境入手,加大力度让他们浸润在语言文化的环境中。

(一)创设基础阅读学习区

班级阅读角:每个班级应有适合学生基础阅读的区域和配备适合实际情况的书柜,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自由阅读。

流动书屋:在校园内创设若干个流动的阅读书屋,方便在校学生随时、随地、随机阅读他们喜欢的读物。书籍由各种形式募集,比如校外捐赠、学生捐助等。

阅读广场:在校园内的学生主要实践活动场所,设立自助电子阅读设备,创设阅读小网站,为学生提供先进、快捷、适应时代的网络阅读环境。

(二)多媒体深度研学区

多媒体视听室:为学生提供进行影视欣赏和语言训练的基础场所。

多功能语言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多功能语言模拟实验室,兼容语言实验实训、多媒体制作、信息教学和英语听力、语言模拟实训“多合一”功能室,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情景化的仿真情境实训环境,使他们在真实情景环境中提高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

深度阅读研学室:为学生开展主题性阅读、资料查阅、师生共读、主题阅读社团活动。

电子阅览室:学校可以利用学校已有网站,增加课程专题内容,加入相关阅读材料和视频教育材料,并创造交互条件,以方便学生、家长,以及其它有需要的人员互动交流。

(三)业余文创表演区

学生剧场:供学生举行各种课外活动和语言艺术及大型表演艺术活动的区域。

文学杂志:师生文创表现平台。主要供各主题阅读社团呈现阅读创作成果用。

影视制作室:师生文创表现平台。主要供兴趣特长生配合各主题阅读社团呈现阅读创作成果用。

五、创建多样化的“语文·英语”融合性课程实现方式

课堂教学中语言的交流活动将是实现两个学科深度融合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开口读是第一步,晨读和课堂的朗读、跟读、诵读、听说训练,以及高一级的班级中英文演讲和辩论、评论等方式都是有效实现语言互通、相互促进的有效方式,而且使课堂丰富有趣,内容更加充实,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学生的参与性更高,使课程有效性达到最大的限度。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科融合的根本立足点,鼓励学生通过随机阅读、自主学习,参与各种形式的研读活动和校外的语言类活动,拓宽其国际视野,让他们在学中深入理解语言学科的共通性,互联互通,扩大视野,培养其丰厚的语言底蕴。

还要注意情景的创设,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学习,必须有情景交际的部分。学生需要在具体而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去体验,去提升,让学生不仅在生活中体验语言,而且也要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知识的力量。

六、语文、英语教师的准备

学科深度融合的实现要依靠一线教师,因此教师在知识、素养、视野、教学方式、组织等诸多方面都要有所准备。

首先,教师应该在研究自己学科的基础上,对于要融合的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熟悉对应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体系。找到两个学科的融合点和入手点,并且要大面积、有深度地进行学科交流,建立跨学科体系,找到思维方式的对接点和学科基础的融合点,培养好自己的跨学科能力。同时要形成多元视角看待学科教学实施的能力,具有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感受学科内涵,具有中英文跨越上课的基本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引导性。引导学生有多学科视角,学会知识的横向链接,加强对中英双学科的感知和思维,并双语教学。在课程设计上,构建多样化课程,建立独特的以双语互联为目的的校本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教学的融合度和比重,强调听说读写的互联互通,并给他们提供不同层次、多样化的训练和学科参与活动。重视活动的体验性和实效性,科学设计多种活动,鼓励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线上和线下学习平台,为学生创立最好的环境和条件。

最后,要形成团队合作,形成长效性的学习活动共同体,共同努力,一起成长。要用学术研究和项目驱动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科的融合。

猜你喜欢

中英文学科融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Wheat Lodging Ratio Detection Based on UAS Imagery Coupled with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利用符号快速分解数据
《融合》
破次元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