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21陈荣贵
陈荣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矛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在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农村电子商务将农产品与互联网联系起来,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的繁荣,从而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领域中的一项关键任务。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也呈现出了新特点,面临着新困境。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思考如何解决其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 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地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2]。农村电子商务以电商平台为基础,具有数字化和信息化等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信息不通畅、农产品售卖难的问题,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将成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明确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电子商务的七个方面的发展思路和重要举措,设置了23个重点专项工作,作为指导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规划》明确指出,电子商务要“与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成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对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治理有效都起着重要作用。
1.1 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消费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加上信息闭塞,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受限,不利于农民增收。而农村电子商务依托电商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地理因素对乡村发展的束缚[3],有效整合市场资源配置,将农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使偏远地区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得到缓解,有助于农民增收。在生产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农业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市场的需求,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产业,创新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内涵丰富,提倡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并由此带动物流、通信和交通产业的进步,促使当地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另外,农村电子商务从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出发,其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过程是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能够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而引导乡村群众积极参与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活动,改善乡村风貌,实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推动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1.3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村电子商务可以从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四个方面影响乡村治理,以“四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在自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触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需要村民积极参与协商,表达自己的诉求,有利于提升村民的自治能力。在法治方面,农民参与电子商务,进行签订合同、产品售后服务等行为,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这就要求他们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进而提高乡村的法治水平。在德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致富带头人,将会催生新时代的乡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乡规民约,进而强化榜样精神和道德规范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在智治方面,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村民不得不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自觉运用互联网工具来解决各种问题,使得乡村“智治”水平逐步提高,有利于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额大幅增长。但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2.1 缺乏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人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当前农村缺乏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人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青壮年人口大多外出求学或务工,而留守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儿童。这些人群的受教育水平较低,难以较好地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农村本土的电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并且缺乏带头人,没有组织性,导致农村电子商务在产品运营、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电商人员在大城市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对外来人才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即使成功引进高素质电商专业人才,由于不适应农村地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大多数人也不愿意长期留守乡村。因此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是破解该困境的关键所在。
2.2 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
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获得质量认证和商标权的标识[4],强调某种农产品在法律范畴内的所有权意义。农产品品牌对农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产者通过各种手段来传播品牌信息,以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增强其购买意愿,扩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帮助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良好,但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受传统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大部分农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而忽视了产品加工、包装和营销的重要性,还未意识到农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力,品牌意识薄弱,参与品牌创造和推广的积极性不高。第二,农产品品牌层次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粗放,产品大多为初级加工产品,科技水平低,并且缺乏区域特色,产品同质化、种类单一化严重,导致其缺乏竞争力。第三,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产品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不稳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结果,不利于维护品牌形象。
2.3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存在物流体系不健全、网络建设水平低、金融服务体系落后的问题,不仅不能满足目前电子商务的运作需要,而且还会制约其长远发展。从物流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密度小,部分地区位置偏远,物流设置点少、物流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较高。目前,我国100%的乡镇已建有邮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实现了直接通邮,97%的乡镇有了快递网点[5]。但是,大多数村落并没有设置快递村级服务站,需要村民自己去镇区自取产品,部分村落较为偏远,且交通条件差,降低了物流运输速度,使得产品配送不及时,甚至会出现生鲜农产品腐烂变质的情况。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6],还有接近一半的农村地区尚未普及互联网,并且还存在网速慢、宽带费用高的问题,限制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潜能。从金融服务体系的角度来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少,农民也没有有效的抵押品,担保能力弱,电商融资困难。
3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对策,为农村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从而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乡村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3.1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人才困境的必然选择。第一,要构建多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以培养专业化的本土电商人员。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倡导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就业。同时,建立电商专业培训机构,招聘具有丰富电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导师,对本土电商人员进系统化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电商平台操作、短视频制作、电商理念等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其专业素质,确保他们能高效地参与电商工作。第二,创新思路,引进高端电子商务人才。政府要开通高层次人才招聘专用通道,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重点引进商务工程师、营销策划师和数据分析师等人员。第三,要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差,外来人才不适应当地环境,不愿长期留守。对此,电商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主动改善引进人才的教育、住房、医疗等条件,帮助他们尽早融入乡村生活,提高其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实现留住人才。
3.2 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品牌
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一,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对当地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和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结合本地的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确定农产品开发的重点目标,明确本地区电商品牌建设的方向。第二,电商主管部门要扶持培育本地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购买标准化生产设备,提升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改变农产品生产分散的局面,提高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第三,要提高农民和电商企业的品牌意识,引导他们改革传统的销售方式,运用多种销售渠道来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例如,可以探索“电商+旅游”融合新路径,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这种模式既能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电子商务产业,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效应,扩展产品市场。
3.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第一,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政府必须科学规划农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县、镇、村的三级快递服务网络,尤其要开展乡村物流配送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现代化智能物流集散中心,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7],还要加强与物流配套的仓储、包装和冷链设施建设,确保生鲜农产品的持续性、规模化供应。第二,扩大农村地区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面向农村居民推出一系列的宽带资费的优惠举措。在偏远地区增设信号塔基站,提高网络使用速度。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三农”领域的普及,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三,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相关部门作为电商企业或者农民贷款的担保人,降低银行贷款门槛,为农村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4 结语
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
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我国5G技术研发取得了突破,新媒体也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此,必须勇于突破困境,依靠优秀的人才、富有特色的品牌、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农村电子商务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