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组织法医毒物相关分析研究
2022-11-21徐丹丹
徐丹丹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司法鉴定所,江苏 无锡 214000
血液、尿液、胃液等都是法医毒理学检测中常用的生物样本,但例如白骨化、肢解和高度尸体腐烂等情况,就无法使用这些常见的生物样本进行毒理学分析。而由于没有其他可用材料,骨骼组织就成了进行毒物分析最重要的生物样本。大多数骨骼组织是静脉血管组织,其中骨髓血管化,富含多种脂质,允许一些可溶性药物分布在其中,因此骨组织作为基质分析,可以加大分析范围,与骨组织等生物体相比,样品具有抗外界因素影响以及抗真菌和细菌破坏、无腐败、不易污染等优点。
Owsley(1985)的报告中,介绍一名犯罪嫌疑人,将一个白人女性杀害,并且抛尸到密西西比河,在一切都完成之后,嫌疑人清洗了自己的车辆。但是,警察还是在车辆中提出了骨骼组织的碎片[1]。在进行审问时嫌疑人却矢口否认,说是动物的骨片。法医在对其骨骼样本进行检验后发现这些骨骼碎片属于死者的骨组织。由此可见,对骨骼组织进行毒物分析是破获刑侦案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骨组织,就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毒物检验。法医毒物检测中血、尿、胃等样本都属于最基本的检测对象,如果遇到一些白骨化或是其他的情况,传统的分析方式就无法适用。多数骨骼组织都属于脉管组织,含多种脂类,存在一些可溶性的药物[2]。骨骼组织与其他生物样品进行比较,虽然说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却具备了不会腐败、难以销毁的优势性。
一、骨骼组织的特点
从本质上看,人体骨骼在形态中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骼作为一种坚硬的组织,在外源性药物通过Haver、Volkmann之后进入骨骼。Haver、Volkmann的通道中,作为血管化的主要场所,只有在离子交换的过程中才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这是药物就可以取代晶体骨结构当中的矿化反应。若是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检验技术,生理pH值在7.4的情况下,还可以让电离药物在骨组织的水化层中的浓度升高,从而将骨组织中的信息检验出来[3]。当pKa低于以上的pH值的时候,那么就很难检验出来。O6-单乙酰吗啡等在正常的情况下,在骨骼中是不会存在的,需要在代谢物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统筹规划,将蛋白质的化合物在血液中,转移到骨骼当中,但是基础上可以转移的数量不多,一旦出现就基本上很难达到满意的检验结果。
二、骨骼组织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研究的药毒物种类
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在尸检的过程中提取骨骼组织,分析死亡的时间,在室外发现骨骼残骸的过程中,会检测到很多的药物,可能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也可能是雌激素调节剂、阿片类药物等,这些药物本身就是一些化学武器神经毒剂或者是乙基葡萄糖醛酸。
(二)研究的用途
在实践的历程中,骨骼组织中药物含量不足,并且这些都和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存在着较大的关系,但是这些并非真正的证据。因此就需要在骨骼上进行药物检验,并将所得到的个人生活信息,与嫌疑人的陈述相互对比。在没有确定一个人尸源的时候,若可以在骨骼组织当中检测到甲基苯丙胺,那么很可能死亡者在生前有吸毒的历史,这个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缩小排查的范围,从吸毒的角度开始调查。曾经在一个案例中看到,有两个男人失踪了四年左右,最后在森林中发现了他们的尸骨,并且已经被简单的埋葬[4]。在实施骨骼组织检测的时候,检测结果中检测到了三唑仑,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就可以证实了嫌疑人是先使用三唑仑对受害者进行催眠,在催眠完成以后,直接将其活生生地埋葬。另外一起尸体火化案件中,骨灰本身就是唯一可以检验的东西了,在检验的时候,一般金属毒物会沉淀在骨骼组织当中,就算是火化了,基本上也不会损失太多。如果可以在火化之后的骨灰中检测到这类东西,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认为这个人在生前就已经中毒,为案件的侦破给予了充分的支持[5]。
三、骨骼样本的分析方法
(一)骨骼样本的选择
在实践的历程中,骨髓中药物的含量较高,那么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骨髓数量。在选择骨髓数量的时候,需要先分析肱骨或股骨,还有一个锁骨的位置也是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作为选择目标。简单来说在锁骨附近的骨骼中的脂肪含量较多,在解剖的时候,可以在不破坏其他组织的情况下,获得想要检测的东西,并且保证尸体的完整性,为之后的案件进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
(二)骨骼样本的处理
一般的情况下,在去除骨头当中的覆盖物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清洗、干燥、切片、粉碎等步骤进行处理。碱性蛋白酶在分解的时候,需要结合样本的处理方式,针对这些线索选择最为适宜的处理方式。此时,可以使用草杆菌蛋白酶A pH7~11去除骨表面的软组织,最大限度缩小清洗的时间。Rubin之前认为,在萃取之前,就需要对骨组织暴露的位置进行清洗,清洗完成以后,就可以取代其中的药物或代谢物,最终达到降低骨组织药物浓度的主要目的。清洗干净的骨头,在这个时候需要先放到空气中,之后研磨成为粉末的样子,主要是为了增加回收率,并且对其中的甲醇实施被动提取。Desrosiers等使用的是MAE,对其中的氯胺酮、地西泮等实施合理的规划,并且时间需要保持在五分钟左右。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合理的统筹规划,并且扩大微波能量,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骨骼样本的检测方法
在检验的历程中,大家可以直观看到这些有效方式的建设,需要结合骨组织的具体情况,对其中的药物实施合理的检测,并且有效分析这些骨骼组织中的药物成分,也就是说,相关的人员需要结合液相色谱及联用技术等,合理分析,定量检测。ELISA就是根据当前的发展需要,合理实施分析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灵敏度,并且加入适度的痕量分析相关的内容,并且建立多种样品,在初步的分析中,探究阳性的初筛,使用此种方式,一般的情况下,都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这些样品还会受到其他部分的干扰。气相色谱在使用联合技术的时候,需要在实验室中合理使用,而且使用的次数较多。Raikos等主要是针对相色谱—火焰离子化的方式,可以从死者的骨髓或者是骨骼中,检验出来吗啡含量,此种方式可以对海洛因成瘾中毒死的人员实施检测,检验出来的浓度高达155ng/g以上[7]。此时,Lopez等使用GC-MS的方式,可以合理地对骨骼当中的阿片类药物、可卡因或者其他的代谢物实施分析,检测的浓度主要是保持在0.3~1ng/mg到150ng/mg之间。Cartiser等使用的是GC-MS/MS的检验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对骨髓当中的咖啡因实施合理的分析和检验,此时的定量下限为50ng/g,使用此种方式检验出来的结果,不仅速度较快,并且可以展现较强的表现性,增强灵敏度,满足定量检测的需求。Orfanidis等就是使用UHPLC-MS/MS的检验方式,可以对骨头当中所包含的卡因、大麻等二十七种药物实施分离,并且可以将这些量合理分析标准化的制品方式,探究异质性,在不一样的实验室当中,即可对其中的浓度测量合理的分析,并给落到实处。Sri-kanth等需要合理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大鼠骨髓组当中,合理的分析当中存在的氯法齐明,在检测完成以后,即可对其中的浓度保持良好的关系,在高中低的基础上合理地统筹规划,并且探究其中的浓度。
四、动物实验研究
骨骼组织中药毒物检验,并不是简单的研究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使用大量的动物实施合理的实验,并且完善其中的内容,分析基本的骨骼组织框架。骨髓中药物浓度最高,Vandenbosch在大鼠骨组织中,就已经发现了美沙酮的存在,并且可以及时分析其中存在的浓度,合理发现其中蕴含的含量。在现实中,多种因素都可以对药物在骨骼组织中所积累的沉淀产生影响,甲基苯丙胺浓度在外界却不会存在较大的影响。Cornthwaite就是在不一样的气候条件中,对大鼠骨骼的组织中的氯胺酮实施合理地分析,发现其中的分解情况,避免浓度较高的问题出现,很少使用昆虫的方式前来分解,真实反映出最终的重计量,探究药物浓度所存在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动物实验中,即可找到骨质药物浓度的线性发展关系,合理的探究其中存在的比例性。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从高灵敏度仪器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以后,不仅提升了骨骼组织中药物检的效率,并且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更多的路径。药物在骨骼内一直都是保持着属于自己的规律,这些浓度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出死亡的时间,也可以作为死者的证据。合理分析骨骼中药物浓度和血液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制定处理措施,为今后的标准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