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022-11-21罗建文石巧红

罗建文,石巧红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从2016年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最后7 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真正开启全面小康的新生活,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现实化的伟大实践,是对全人类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建党100周年送上的一份厚礼,更是兑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承诺的根本标志。全面总结和凝练这一重大历史性实践胜利完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彰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优越性,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传递中国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逻辑是指客观对象内在要素之间或者事物内在结构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和规律性特征。事物的理论逻辑是决定事物成为该事物而不是他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定性,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理论逻辑对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内在属性、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理论逻辑就是指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践进程中的内在必然性和影响脱贫攻坚实践的本质规定性,它揭示了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一伟大历史性实践中起决定和关键作用的必然性联系和规定性本质。总结和凝练这一逻辑,对于破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在密码、深刻理解我国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具有方法论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制度逻辑

国家制度是影响一国长期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意图有效组织和合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的根本手段和政治权力。恩格斯认为,国家制度体系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1]257。因此,国家的制度体系不仅可以解释不同国家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巨大差异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立场,而且还在根本意义上决定和影响着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状况。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遵循广大人民意愿、维护广大人民利益、实现人民价值追求的根本力量和政治保证,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制度和政治权力属性决定的。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全体人民的幸福是我国的立国根本,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走向共同富裕是我们制度体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走向小康生活的制度优势。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是我们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奋斗目标。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2]2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政治优势和治理优势,制度竞争是各个国家之间最重要最根本的竞争。”[3]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基本的优势就是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激活广大人民的创造、发挥广大人民的智慧,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办急需的事情。从2016年开始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学校、从人民解放军到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民族、不让一家一户在脱贫路上掉队”当作自己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全国各地各行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出钱、出人、出物资、出技术、出智慧,汇集到对口扶贫的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共享祖国发展的繁荣,沐浴社会主义制度的荣光。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每一年仅专项扶贫资金就转移支付了数百亿元,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一项就达1 260.5亿元,加上各级各地和各行各业各单位的对口扶贫支援资金,总计扶贫款项达数万亿元,再加上各地各行业各单位的物资、技术扶贫援助,使贫困地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和资金支持,为2020年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获得了宝贵的外来援助[4]。这充分体现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和制度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逻辑

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5]151-152消除贫困、追求幸福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历代思想家和各国有识之士奋力追求的目标,只有摆脱贫困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最低需要。马克思是最深刻最系统提出人类反贫困理论的思想家,他在《莱茵报》任编辑时就深切同情当地和摩塞尔地区贫苦农民的遭遇,并立志要对当时的“市民社会”和专制制度的本质进行揭露和批判。在他创立了唯物史观后,终于探寻到导致人们贫困的根本原因,不是旧哲学家和古典经济学家们提出的所谓“灵性”和“天性”,而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状态。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底层民众的贫困生活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了劳动者极度贫困和“牲口不如”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的积累作为某种有危险的东西而与他对立),发生新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6]52-53并且深刻分析了导致工人绝对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与物质的、实际的财富相对立的劳动能力是“工人唯一能出售的商品”“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7]39-40的社会根源。由此,马克思在“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机制中,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的境地。”[8]741-742要消除贫困、根本改变贫困的状态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在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下,赤贫才表现为劳动自身的结果,表现为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9]607。这不仅阐明了贫困形成的根源,而且指出了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为无产阶级解放和摆脱贫困指明了奋斗的根本方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劳动者摆脱贫困的现实手段。当生产力发展还达不到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时候,还不能在数量和质量上充分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0]154只有在实行了生产资料社会化所有和劳动者自己做劳动的主人时,才能真正消除贫困的社会基础,才能真正摆脱贫困状况。

社会主义是以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11]136。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2],要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最好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以后,非常重视扶贫脱贫工作,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谋人民幸福之事,坚持党管大事和管全局的战略定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权威作用在脱贫攻坚中得以充分彰显,形成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13]的扶贫工作总方针,提出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工作方法,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政策落实机制,形成了层层落实扶贫责任,级级明确责任追究的帮扶减贫体制。2016年以来,中国的扶贫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20年底,全国7 000万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得到历史性改善。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今中国的伟大实践,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的重要成果和精彩呈现,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理论指导和思想逻辑。

(三)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总量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根本出路和现实逻辑

马克思说,“我们的共同事业即劳动解放的事业”,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充裕的物质基础,全体人民就无法摆脱贫困和过上美好生活,我们的共同事业就无从谈起,因为“共和国的命运要靠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来决定”[14]72,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现实保证。打赢脱贫攻坚战出路千万条,让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第一条。美好生活需要优越的物质生活资料做基础,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据国家统计局信息,2019年底,我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国家的实际可支出资金大大增加,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充分而全面的物质供应。“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 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 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15]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之上。社会主义要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就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的蛋糕做大做丰富,让人民在发展中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正地改善物质文化生活。连片的贫困山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方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等战略,从新建住房、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开发扶贫、教育扶贫、生活设施改善等,中央和各级政府、各对口扶贫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两不愁三保障”是2019年4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提出的目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兑现了党中央的庄严承诺。这些都依赖于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现实保障。

(四)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力量源泉和价值逻辑

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82恩格斯也指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1]244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心使命,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革命事业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源泉;如果革命事业胜利了,人民生活质量没有改善和提高,这种革命事业就没有“道德的基础”,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不仅谋求劳苦大众的劳动解放、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而且还要谋求全体人民群众的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百年来的革命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劳动者实现了政治解放和劳动解放,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而在人民群众成为政治主人后,不能光着膀子和饿着肚子过日子,不能整天为基本生活而发愁。共产党就是要消除绝对贫困,全面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5]5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证明:“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6]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到2020年底实现消除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目标,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民和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共享发展成果,共享伟大祖国繁荣富强带来的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才能获得不竭的力量支撑,才能兑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承诺,这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力量源泉和价值逻辑。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开拓的因地制宜精准脱贫策略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本方略和方法论逻辑

恩格斯在致韦尔纳·桑巴特的信中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664消除绝对贫困必须讲究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否则不得要领。全面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类千年来的梦想和追求,也是全世界各国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目标。贫困问题错综复杂,任务艰巨。有的地方是自然条件差,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有的地方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贫困,有些家庭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致贫,甚至是因思想观念的落后而致贫。贫困状况千差万别,贫困的原因因地不同、因人而异,减贫扶贫千头万绪,解决贫困的对策和出路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1]649这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论。“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印象至深,前所未有”“要清醒认识和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5]26思想认识到位以后,方法论就是谋胜之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谋略,“大家心里要有一本账,要做明白人。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规划,扬长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5]57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考察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各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马克思主义减贫方法论,对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准扶贫“四看法”给予高度肯定,在全国扶贫减贫实践中予以推广。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扶贫减贫事业实际,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形成的中国特色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的辩证思维,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找到了看家本领和成功制胜的方法论逻辑。

(六)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致力于人民幸福的历史积累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宝贵经验和政治逻辑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把实现民族独立、消除贫困与苦难和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正是这样始终如一的坚持,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毛泽东作为湖南地区的进步知识分子和学生运动领导人,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立志为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而努力。在与蔡和森的书信往来中,已经明显地表露出他对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和认识,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救中国的劳工阶层,才能维护劳工阶层的基本权益。毛泽东的这些进步思想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他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谈时说过,他在参加劳工阶层运动和调查中认识到劳动者的力量及其历史使命。正是怀着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劳动者的解放这个目的,他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董必武、瞿秋白、周恩来等同志一起深刻反思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充分认识到底层人民的阶级性质和革命前途,始终坚持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主张和追求成为劳苦大众追求解放和自由的政治寄托和希望所在。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依靠工农大众和劳苦阶层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中国社会的革命和进步获得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千方百计让站起来的人民过上好日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总设计师邓小平认为,“为了创造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没有极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劳动者的幸福生活只有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17]447才能获得。率先从农村开始,将广大农民从落后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除农业生产外他们还可以从事其他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可以离开农村去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这为脱贫致富找到了根本出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尊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质量的差异,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诚实经营先富起来,倡导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的劳动政策,激活了劳动群众的创造热情,丰富和确证了劳动群众的本质力量,使劳动群众的劳动内涵与劳动外延在改革开放的劳动解放实践中得以进一步的拓展,逐步形成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劳动新风尚。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18]21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要实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应该是这样,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应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价值追求和不懈的奋斗情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不断胜利的政治初心和政治追求,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逻辑。

二、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实践逻辑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兑现庄严承诺的伟大实践。无论是涉及的领域、受益的人口、覆盖的地区、牵涉的部门、承担的工作量,还是其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历史影响和国际影响,都是巨大和前所未有的。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绝对贫困问题终于得到了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战终于取得了根本性胜利。回顾和总结这项伟大事业所经历的基本历程和实践逻辑,让人民不由自主地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国家治理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所谓实践逻辑就是指在某一项具体实践行动中,由其客观内涵及内在必然性联系决定的实践行动所必须遵守和贯彻执行的准则和规范,是联系这一具体实践行动中理论逻辑与改造世界的桥梁纽带,是确保这一具体实践行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保障。充分彰显实践行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这一实践行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至少蕴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逻辑:

(一)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主体力量,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根本依靠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9]347人民有觉悟,国家才有力量;群众积极参与,革命事业就无往不胜。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为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到江泽民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评判标准,到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在实际工作中,都体现和贯彻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追求和政治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福利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系到7 000万贫困人口生活是否得到改善、党向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能否兑现、社会主义制度还有没有优越性的重大实践,没有人民群众的普遍觉悟、人民群众的主动奉献、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不可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自从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无论是身处贫困地区和扶贫攻坚战一线的人民群众,还是身处各行各业各岗位的同志们,都在默默地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出钱出物和献计献策。正是因为有了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和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脱贫攻坚力度才如此强劲,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才如此坚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20]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价值旨归,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的生力军和力量源泉,更是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宏伟蓝图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彰显中国制度背景和政治优势的基本依靠和主体力量。

(二)坚持和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领头雁作用,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政治保证

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握政治方向、引领事业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政治路线的根本体现。从中国社会发展百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其高效能的治理体系是保证各个历史时期围绕中心任务、动员各方力量、配置各类资源的政治枢纽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政党,这个“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21]151。这个政党能够胜任党的事业的领导和带头职能,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从发挥党的正确领导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2],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统筹国内外资源和力量的行动先导。因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始终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13]扶贫实践和脱贫行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如黄文秀、刘满堂、张号京等模范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员干部先进典型人物,涌现出一大批扶贫济困的优秀基层党组织,有力地引领和推动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进程。有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有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和引领示范,有了基层党组织的细致工作和精准实施,无论是易地搬迁脱贫、产业开发扶贫,还是对口支援扶贫和定点帮扶脱贫,无论是招商引资脱贫还是发展教育引智扶贫等,广大党员干部和党的组织都发挥了政治引领和协调治理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根本优势,是中国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全社会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和政治格局。

(三)坚持和贯彻公有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统一协调作用,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23]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奋斗的历史选择和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立足本国实际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具有强大自我完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是继承传统优秀成分与借鉴外来合理经验的有机统一体。7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为中国特色的扶贫减贫事业积聚力量和保驾护航,不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方向和主体引领的明显优势,还能统筹调配和有效激活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办好扶贫减贫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和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生产力、激活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和物质基础,开创了人类有史以来覆盖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扶贫减贫伟业,让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大地上成为过去式。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针政策,统一协调和有效调配国家扶贫资金和扶贫资源,精准靶向、精准识别、精准问计、精准施策,形成了全国扶贫减贫一盘棋的大格局,汇成了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大战略,将各级各地有效的扶贫减贫资源和人力物力精准投放到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格局、全要素的扶贫减贫伟大实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一伟大历史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成果和显著优势,是中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扶贫减贫事业的社会基础和制度逻辑。

(四)坚持和贯彻精准扶贫的多元化脱贫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各贫困地区的有利条件和自然资源,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本选择

中国的扶贫减贫事业盘子大、底子差、致贫原因复杂,扶贫减贫只能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和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多元化脱贫方式,就是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各自有利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精准扶贫模式,并强调扶贫减贫“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了。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大家心里要有一本账,要做明白人。”[5]59中国的扶贫减贫事业南北差距很大,东西贫困程度不同,致贫原因有别,扶贫认知各异。因此,“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俗话说,治病要找病根。扶贫也要找‘贫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做到了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为各级各地扶贫减贫事业一线的同志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找准了方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各地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尽快搞清楚现有贫困人口中哪些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哪些是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哪些是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兜底扶贫的,哪些是因病致贫、需要实施医疗救助帮扶的,等等。”[5]60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理在中国扶贫减贫事业中的实际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现实化的伟大贡献,更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现实的路径选择。

(五)坚持和贯彻开发性扶贫与内源性扶贫相结合的总基调,充分发挥产业脱贫的优势效应,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本路径

产业脱贫,实业致富,是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减贫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根本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5]83发展产业不仅可以吸收资金和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能,增加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还能带动或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搞活地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是产业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24]并且还多次就落实产业扶贫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针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达地区、有实力和能力的企业与单位携带资金、技术、人才和扶贫减贫项目来带动和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将党的扶贫减贫责任落到实处。“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关键是要激发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愿意来、留得住。”[5]104推动和带动贫困群众致富,不仅要带项目、资金、技术、政策、思想来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将落脚点和内生动力放在贫困群众身上,将摆脱贫困和勤劳致富的希望落实到广大农民群众身上,充分激活和全面调动“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5]131的基本力量。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只有将外援性输入产业开发与贫困群众内源性主动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产业扶贫与扶智和扶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外援性产业脱贫的输入效应和贫困人群主动脱贫的追求效应,产业脱贫和实业致富才能长期健康发展,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和必然出路。

(六)坚持和完善脱贫帮困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制度扶贫在积极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机制作用,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有力保证

为了保证事业发展和行动进展能长期有效地实施和运转,就必须构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它是为保证制度法规正常运行和事业顺利发展而设置的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促进扶贫减贫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制度扶贫在积极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机制作用,让脱贫人群能致富、脱贫人群不返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关键是长期和有效,这就要求既要有比较系统、合理规范、立足实际的配套的制度性措施和政策性要求,又要有保障脱贫人群能致富、不返贫的内生动力和监管督促的主体和组织,否则长效机制就没有生命力并流于形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要在贫困人群中实施“建档立卡、有序退出”“留出缓冲期,摘帽不摘政策”“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实行逐户销号、脱贫到人、包干脱贫”[5]71等一系列举措和长效机制。根据各地区各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因地因人实施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如在农村实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制定和细化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发展和壮大乡村集体产业和乡村适合经济,保证摘帽脱贫以后有致富来源和减贫造血功能;有的地区制定优先就业政策和设置鼓励性就业岗位,保证“一人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不返贫机制;有的地区建立“政府+保险”的救灾防灾反贫机制,消除个别贫困家庭“因灾致贫返贫”的现象;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吸收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建立异地产业项目和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机制,保证贫困地区有稳定的产业收入来源和脱贫致富门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对打造“平台+产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对接机制;还有的地区推广交通旅游、培育产业、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模式和民生改善与事业发展一体化的长效机制等,让脱贫人群在资源合理配置、资金有效流转、劳动力有效付出中,保证有劳动能力的人群勤劳致富;让“政府+社会”的公益性扶贫模式成为特殊贫困人群或丧失劳动能力人群的基本依靠和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机制。这些有效机制在脱贫人口退出建档立卡序列和防止脱贫后返贫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促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和有力保证。

(七)坚持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扶贫济困”“天下大同”的精神资源,充分发挥扶贫与扶智和扶志相结合的积极效应,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扶贫济困和天下大同的思想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中扶贫济困和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等文化精神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脱贫致富贵在立志”[5]132。扶贫致富关键是要让贫困群众主动积极地追求脱贫致富,增强过上好日子的内生动力,对那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要进行批评和鞭笞,“有的人发展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倒是很积极,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完全变了味。俗话说,救穷不救懒。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没有脱贫致富的志向和积极进取精神,坐等别人来帮助脱贫的贫困人群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抓住致穷的根本才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真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5]134扶志强智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乡村教育,不仅要发展乡村的基础教育,更要发展乡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增强智力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和创业技能,让贫困群众明白劳动创造价值,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道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5]136所以,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致富必强智,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贫困群体内生动力的根本举措,也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长效机制。

(八)坚持和完善扶贫领域的反腐倡廉机制,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不实作风,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法制保障

脱贫减贫事业是涉及公共政策、社会服务、资金财物、信息数据、人才技术等社会资源流动和流向的复杂行动和巨大工程。如何保证党和国家的扶贫致富政策和扶贫济困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高度重视和有效监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查问责,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5]112对那些不认真履行党中央扶贫减贫政策、侵害和损害贫困群众利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处罚,对一些地方“脱贫计划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政策举措不落实,帮扶工作走形式,盲目降低扶贫标准,挖空心思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等等”[25],“该批评的要严肃批评,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不怕揭短亮丑,不怕红脸出汗,要让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人付出代价。”[5]118为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扶贫领域腐败和工作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并进行查处,专门出台了《关于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查处的重点、治理的任务和工作的措施。建立了群众监督、专查暗访、开通信访举报、设置廉政监督员、扶贫资金财物公示制度等一系列的专治措施,既维护了扶贫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也教育和保护了扶贫干部,让扶贫政策和扶贫财物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效应。认真受理和严肃处理群众反映的扶贫领域腐败和工作作风问题的线索。对贪污挪用扶贫资金、截留私分扶贫财物、虚报领取扶贫款项、强占掠夺扶贫财物等违法乱纪行为;对盲目制定扶贫决策、弄虚作假应付脱贫、数字脱贫敷衍了事和侵占贫困群众利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违纪违规问题一查到底。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工作作风问题13.31万件,处理18.01万人[26],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不实作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此外,我国在致力于自身扶贫减贫事业的同时,积极响应联合国扶贫减贫号召,在推进生态扶贫和落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上作出了自己的应有贡献,为人类反贫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帮助其他贫困国家和地区,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5]152,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在资金、物资、技术、人才以及减贫智慧和减贫方案上积极帮助世界人民脱贫致富,毫无保留地为世界人民提供扶贫减贫的思想理念和智慧经验,这是对人类减贫事业的伟大贡献,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