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远离口腔溃疡
2022-11-21张宝华
文/张宝华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退休副主任医师)
口腔溃疡就是人们俗称的“口疮”,也就是常说的“上火了”。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与感冒一样普遍,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口腔溃疡的经历。所以,注意学习有关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及早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至关重要。
口腔溃疡是什么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疾病,医学名叫阿弗他口炎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好发年龄为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免疫力低下者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尤其是多见于口腔黏膜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腹、舌头、颊黏膜、软腭及前庭沟等部位,严重者可蔓延至口角及咽部黏膜。
口腔溃疡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可从麦粒至黄豆大小,通常是单个发生,有的病人也可能为多发,可有两三个,甚至是许多个散发于满口。溃疡边缘一般都很清楚,中间较为凹陷,严重的会呈弹坑状,基底柔软。表面上大多覆盖一层淡黄色的脓苔,医学名叫做假膜,这层假膜不易剥
离。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充血、
疼痛,发作时患处灼痛剧烈,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饮食、说话与睡眠质量。同时,还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慢性咽炎、口臭、发热、头痛、头晕、烦躁、恶心、乏力、便秘、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的特点是具有典型的自限性和复发性,患者即使不作任何治疗,大多数也会在1~2周的时间内,出现明显好转,甚至自行痊愈。但是难以根治,有可能会再次复发。
导致口腔溃疡的主要因素
口腔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生活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心理因素。有些人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及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造成心理压力增大,精神过于紧张;或者长时间地受到精神刺激,情志不遂,产生委屈气愤、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会导致顽固性的失眠,人在身心疲惫、体力不支、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病毒也会乘虚而入,从而引发口腔溃疡,严重者会久治不愈。
饮食因素。有的青少年不爱吃蔬菜和水果,经常挑食、偏食,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从而引起口腔溃疡频繁出现。此外,缺锌还会影响溃疡愈合,导致久治不愈。此外,有人喜欢吃烫食、烧烤、煎炸、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不良的饮食习惯会损伤口腔黏膜,造成口腔溃疡。长此以往,还会导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等口腔疾病,甚至引起癌变。
生活因素。口腔溃疡现已成为因生活形态而导致的“文明病”,如生活无规律,打破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如经常晚睡、熬夜、吃夜宵,劳累过度,精神不佳等,都容易导致身体虚弱,人体内环境失衡,免疫系统异常,随之会激活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尤其是一些存在于口腔内部的细菌会特别活跃,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遗传因素。口腔溃疡还是一种遗传病,与亲代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父母有严重的口腔溃疡疾病,子女们也会频繁地出现口腔溃疡。比如,父母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子女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也会较高;而父母未患过口腔溃疡,其子女发生口腔溃疡的概率则较低。
另外,生活中的物理损伤也会造成口腔溃疡,如使用硬毛牙刷、牙齿咬破、佩戴矫正的牙套等,都容易损伤口腔黏膜。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疾病,也会诱发口腔溃疡。
养成好习惯 预防口腔溃疡发生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虽然难以避免,但我们应该提高认识,注重预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尽可能使口腔保持健康状态。
注意口腔卫生。要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即刻用盐开水漱口的好习惯,及时清除口腔内残留的各种异物,减少口腔细菌,经常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以降低口腔继发感染的概率。
减少口腔刺激。平时要注意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少吃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生姜、生葱、生蒜、芥末、酸醋、辣椒、咖喱等;少吃或不吃过烫、过冷、过硬、烧烤、煎炸、粗糙、坚硬的食物;不喝或者少喝刺激性饮料。应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锌、铁等元素的食物,饮食应营养均衡。
避免口腔创伤。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防止不慎伤舌头、嘴唇等。如果有牙套佩戴不合适或有龋齿,一定要及时地调整、更换及治疗,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发生感染。
保持生活规律。遵循人体生物钟,按时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态要平和,乐观开朗,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急躁、郁闷等不良情绪。好心情能提高和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预防口腔溃疡发生及减少复发。
坚持适度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每天锻炼半小时。长此以往,可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能改善人体的免疫状态,避免口腔溃疡的发生。如果罹患口腔溃疡,适度的身体锻炼也可以明显减少复发,有助于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