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激情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22-11-21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中心学校李宏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中心学校 李宏伟
紧跟时代发展,积极依势而上,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做事如此,教学更是如此,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当下,语文教学已经全面改革,致力于构建更加多样化、丰富性的课堂。教师应该有所为,关注语言运用的艺术性、巧妙性,营造灵活的语文课堂。本文主要探索小学语文激情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当前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设置与学生能力发展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尤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在教学改革的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站在时代前列,积极向上,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应该站在艺术性的语言课堂氛围中落实教学,为学生创造艺术性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可以激活语文课堂的活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质量。在时代变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构建更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概念
近年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教学部分,并在逐步完善其中的相关内容。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语言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形式,包括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又包含了不同的内容,例如爱国主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是学习语言的“百科全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指语文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趣味语言,以幽默的形式展开语言表达,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的学习环境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进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审美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中形成趣味互动形式,教师充分运用语言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给予正向反馈,形成有沟通价值的对话交流局面。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语言表达中理解所学知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语言反馈中获取学生的个性化诉求,深入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想法变化,有助于教师把控整体教学节奏,持续性稳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应用的问题
(一)口语化问题较为严重
在课堂中,师生互动主要是以语言为主,教师对语言的科学化应用就是对语言的艺术化呈现。语言运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正式的书面语言和口头化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艺术化渗透,不能随意应用。只有语言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语言都存在一定口语化的问题,教师的表达不是十分规范,从而促使学生无法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
(二)用语不够严谨
语言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工具,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中的用语不够严谨,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用语标准相差较大,很多地区仍然存在用语不严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用语不严谨在教学上会影响学生的发音、用语习惯,且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关键,当教师的用语不够严谨时,会引发学生进行模仿,从而不利于学生良好用语习惯的养成。教师用语不严谨会导致整体课堂氛围不够严谨、严肃,从而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效果。教师应该给学生做出表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语言运用不够艺术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语言应用是否有艺术,直接决定了课堂的吸引力。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是枯燥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到艺术化的用语,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的抒情功能,创造更加具有吸引性的语文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用语能力。但是,实际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单一化语言的应用频率较高,频繁使用“这个”“那个”等词语,这些词语缺乏情感疏导功能,也没有艺术性,在表达过程中难以贴合教师情绪、表情的调节。在单一化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能感受到富有情感的语言,无法和教师同进步、同感受。语文文本情感的体验、文字的理解等都需要以语言为基本载体,没有张力的语言是没有力量的,是无法激励学生的,无法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长久单一化的语言课堂中,学生甚至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学语文激情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运用趣味性的语言
在教学改革的环境下,语言的应用应该更加趣味、生动,在此语言环境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提升语文课堂的灵活性,同时运用趣味化的语言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且贪玩爱闹,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趣味性的语言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改进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在新的教学趋势下,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语言的趣味性。学生在此阶段自制力弱,如果运用单一无趣的语言进行授课,无法促使学生集中精力,会直接降低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应用趣味性的语言,将知识用趣味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本身趣味性十足,在学习相关汉字时,教师可以引出课文中的内容,将汉字和课文结合起来,通过趣味性的引导,提升语言魅力。如在学习汉字“竹”时,教师可以说,“小鸡画竹叶,竹叶尖尖两只角”,结合课文并将汉字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还提升了语言运用的艺术性。这种语言运用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将课程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创造了艺术性的语文用语课堂。
(二)用语严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课文本文,通过梳理知识,用科学严谨的表达方式向学生渗透文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包含的文字智慧。教材内容是很好的示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针对性的训练,锻炼学生的用语技巧,为学生创造严谨、规范的语文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担任着向学生传达准确、真实语文信息知识的重担,也是引导学生从情感层面、文化层面感受文本涵养的重要职责。因此,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语言运用的严谨、规范,保证发音、语音、词汇的准确、标准才能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在学习重难点时,用语要简单明了,直抒胸臆,突出课程重难点,促使学生拨云见日;第二,为学生做出榜样,要用语规范,保证学生发音准确,可以流利交流;第三,用严谨的用词解释文章中的情感元素、知识点,提升学生用语能力;最后,通过严谨的用语强化诱导,使学生可以强化感受。例如,在学习《电脑住宅》一课时,在学习课程重难点时,为了促使学生体会文本情感,教师可以说,“课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表现了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唤起我们对科技的探索与追求,激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通过简单精准的语言表述,引发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探索,激活学生的科技意识。
(三)声情并茂感染学生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情感性极强的学科,不同文本所蕴涵的情感价值都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和感悟。对学生而言,经验不足,文学素养也不足,可能无法短时间内切身体会一篇文章真正所要表达的情感价值,需要教师引导。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本情感价值,教师可以应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感动学生,感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感元素陶冶学生情感,通过魅力语言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情感,传递文本情绪、文化等,从而提升整体课堂质量。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带有悲壮、不屈、视死如归的情感朗读课文的高潮部分,用情绪、语言将这种爱国精神、不怕死亡的精神传递给学生,用语言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结合文章所传达的爱国思想指导学生自主朗读,在朗读中发泄情怀和情绪,将学生的的爱国精神、对先烈的敬佩精神加以升华。同时,可以借助一定的旁白,将历史情境再现于学生的脑海中,促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在教学《寓言二则》中《揠苗助长》与《亡羊补牢》时,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两则寓言故事加以了解,明确其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点。当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向学生提问:“这两则寓言故事带给你们什么启发?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与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像农夫一样‘揠苗助长’,应该怎样做?”在获得学生答案后,教师便将不能揠苗助长的道理告诉学生,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而违反事物本身的规则,要稳固基础,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面对学生不同的答案,教师需要将亡羊补牢的道理告诉学生,即人不怕做错事情,在做错事情后要及时改正,如果时间久了,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其实并不算太晚。在讨论过程中,不仅是思想的碰撞,同时也是锻炼语言能力的良好机会,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发挥。
(四)适当增加肢体语言
小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群体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适当融入多样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深入趣味教学情境中。第一步是教师的五官语言表达,比如眼神的情感传递。教师可以在说完一句话后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适当停顿,用眼神进行示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要重视观察学生的眼神变化,尤其是着重观察班级中部分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这类学生的眼神变化来猜测学生此刻的内心想法。小学生的情绪表达比较直接,开心与不开心都会通过眼神传递给对方,教师根据学生的眼神语言来改变下一步的语言表达或者调整教学节奏;第二步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文章内容的描述同步做出思想情感的面部表情语言表达。比如,文章中提到表示“快乐”的语句,教师可以做出开心的表情,配合扬起手或者鼓掌,告诉学生这是表达开心的意思。一整篇文章描写可以有多种心理情绪的传递,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面部表情进行表达,让学生看到激情语言表达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例如,在《快乐的节日》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题目,并问道:“小朋友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学生回答:“快乐的节日。”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能表达快乐的趣味表情图像,组织学生模仿图像中的表情,或者将趣味表情图像画出来进行填色,作为装扮教室的绘画作品。为适当拓展延伸教学语言,教师可以播放多个面部表情趣味动图视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情图像进行描述,并说出该面部表情图像代表哪一种情绪语言。接下来教师播放《快乐的节日》相关歌词背景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朗读这篇课文,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按顺序朗读一段并用面部表情表达出快乐的情绪语言,配合轻松欢快的语调将快乐的感受传递给每个学生。在进行一遍整体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适当增加手势语言,比如“花儿向我们点头”这句,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朵漂亮的花,正在向过路的人做出点头的动作表示自己很开心。教师也可以将这篇课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小鸟和花制作成贴画分发给每个学生,在读到小鸟的相关内容时,贴着小鸟贴画的学生站起来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读到花的相关内容时,贴着花朵贴画的学生站起来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做游戏的方式将口语表达语言和肢体语言动作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动作的展示时,要注意肢体的伸展幅度,不要碰到旁边的学生,适当做出上扬或者放下的手势提醒学生控制自己的肢体伸展幅度。同时,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读到“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伙伴”时可以手掌向上,不断抬高手掌,用作表示情感的递进,语调的升高。类似这样的指示手势动作也是肢体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教师重视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充分应用,有助于带给学生形象生动的知识体验,搭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灵活性、人文性决定了教学语言的应用应该是多样性的、艺术性的。素质教育大方向下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课堂语言,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文本特点,应用严谨的、趣味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