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 技术背景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策略*

2022-11-21权腾龙张慧峰李志恒

地震科学进展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防震减灾

权腾龙 张慧峰※ 李志恒 陈 庆

1) 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 250014

2) 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21

引言

从传统视角来看,地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常以课堂、教材、场所和图像为传播介质,其表现形式固定单一,呈现内容往往表现的比较晦涩难懂,传播实效性较差,很难提振大众的接受体验和学习兴趣,且传播知识流于表层,往往达不到预期传播效果。传统的国家和省级媒体层面的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存在对传播媒介资源的整合度不高,甚至科普活动导向不明确,缺乏指向性等问题。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社交软件、移动终端等得到快速普及,逐渐代替了传统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方式,成为主流传播阵地[1]。尤其是兼容专业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科普类短视频,在5G 技术赋能下,乏味难解的科普活动及其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可以用大众更易接受和参与的方式,采用如自媒体客户端传播来介绍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提振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助力全民科学素质取得显著的提升与发展。

1 5G 语境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新形态

第5 代移动通信,简称5G 技术,是第4 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延伸,也是带动新一轮信息革命的技术支撑。5G 网络的传输速度理论上可以提升至10 Gbps,是4G 网络传播速度的数百倍。5G 技术以其超高速率、较低时延、超大容量特性,为大众快速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缩短响应等待时间提供超强支撑,实现新媒体行业对网络实时高清渲染的需求。5G 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变革。依托5G 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介联合传播优势,建构防震减灾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快速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共享数字经济在公益民生领域的福利。同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也产生深远且难以预期的影响。

以5G 技术为依托的商用网络部署规模的逐步加快,既能满足行业用户初期需求,又使得产业生态进一步升级,促进5G 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深入探索。2019 年11 月20 日,中国打造国家级5G 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频” 正式上线。该新媒体平台是中央广播电视台在5G+4K/8K+AI 基础上全新打造推出的综合性旗舰平台,其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物理空间局限,在技术和流程上充分实现内容数据与用户数据的共享和连接,将对整个媒介的生态进行重塑[2]。5G 技术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领域的应用,延展了讲座、展览或者活动等主导的传统线下互动模式,呈现出线上平台主导+线下互动辅助的形式。这种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形态,从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文字图片为主导的传播形式,提升到了基于视听语言的立体影像新形式。在5G 技术赋能下,互联网的带宽、传播速率与展示效果大大提升,提升了跨终端的媒介资源利用和整合效应,实现了防震减灾内容推动、信息多平台传播与受众接受之间的良性发展与互动。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以 “5G 领航,智能中国” 为主题,曾指出5G 数字经济的正式开启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新媒体将成为社会治理专业化与智能化的重要贡献者,网络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也将继续提高[3]。如今,适逢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工作和宣传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结合 “大云移物智”,将催生新媒体发展进入加速阶段,科普传播也将迎来新局面,其传播形式愈加多样,除门户网站、博客论坛等传统形式之外,又增加了微信、抖音等新型APP 形式,这些在 “互联网+” 与其数字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播媒介,大大赋能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模式的创新,具有强时效性、强交互性以及大信息量的特性,这大大提升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如,科普短片实现了科学知识从静态到动态、从无声到可听的整合与转化,加速科普知识的传播过程。2020 年短视频用户简短研究报告显示,科普短视频因具有鲜明的趣味性与知识性,位居在学习类短视频的榜首位置。当书中的经典刻板问答,变身为短视频中的生动讲述与精彩演绎,这不仅意味着科普知识的传播从平面走向立体,也标志着科普领地从纸质书籍走进社交媒体,预示着科普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全新之路。

紧跟时代媒介发展语境,服务于民众的科学素质提升,做好相应的科普教育实践,利用好新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呈现效果与媒介质效,从多方面对与民众真实需求相吻合的科普产品内容和品质提升进行探索与尝试。以虚拟现实(VR)技术+科普为例。VR,即虚拟现实,通过VR 技术可以让参与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是一种具有强烈感官体验的人机交互新科技。随着5G 技术时代的到来,其自身具备的特性使得VR 逐渐走入大众生活。近年来,VR 已成了科普新宠,将VR 技术应用于科普知识展示方面,提高大众的体验感、活跃度、吸引力与参与度,更好地激发大众的科学热情,掌握更多有用的科普知识,从而达到科普传播目的。例如,北京市地震局已建成以 “数字地球” 3D GIS系统为主要研发平台的数字地震体验馆。通过该体验厅可以让参观者从视觉、听觉、感觉多方面、全角度地感受地震的发生和地震波的传播,这种基于5G、VR 等技术的体验感,增强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增强了民众的参与感。

将数字技术融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和知识内容,不仅让参与者在空间、时间维度上摆脱限制,感受到以往科普展示单一阅读浏览过程无法触及的领域,还凭借其独有的互动性、沉浸性及想象性优势,带给参与者新奇的科普体验,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展示手段,从而得到超预期的传播效果。“VR+科普” 的展示方式可以将前沿科技成果更好地运用于科普传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强交互性的视听形式,更直观地将科普内容推送到受众;同时,还可以形成讨论话题,引发二次传播与讨论,通过点赞、转发与评论等形式扩大传播范围,增强民众的信息接受度,从而缩小大众参与科普的距离,具有高时效性。

2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传播现状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科普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普及程度不高,缺乏优质科普资源,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体系、宣传方式较为机械单一,宣传精品内容缺乏、不甚规范,科普宣传队伍人才缺乏,网络科普工作发展水平不高,公共创新交流机制尚未建立,科普一体化进程缓慢,缺乏良好制度机制和支撑环境,网络科普服务模式有待创新等[4]。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信息处理能力,延伸它的传播渠道和提高公众的认同感,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和知识传播模式的创新既提供良好机遇,又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媒介技术的广泛发展与传播,尤其是5G 技术时代的到来,为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提供了借鉴,也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5-9]。学者们从媒介语境、传播方式、受众接受与传播效果等多元侧面对数字媒介语境下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宣传传播实践与开展方式等进行关照。如何实现基于5G 技术发展的传播形式,与基于报纸杂志和图文图书等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使其二者统一于防震减灾科普活动之中,增强跨媒介之间的互动,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链条,极为迫切。

科普内容主要为地震震情发布、防震科普、减灾技巧等,用于科普信息宣传的专业平台较少。现阶段,防震减灾的科普工作主要由省部级地震工作相关主管单位统筹负责。针对当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科普宣传活动宣传传播群众覆盖面较少,可供推送的精品内容匮乏,专业性的科普人才不足以及受众的紧急避险、自救意识与技能不强,等等。只有不断激发公众的参与和互动,才能更进一步缩短视频内容与公众心理沟通的距离,使高深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容易获取和理解,从而提高公众的学习积极性,使科普知识得到更广泛传播,科普传播效应持续增强。

现有的 “地震科普” 栏目内容设置往往都相对比较简单,刷新频率低,主要以问答的纯文本形式出现;而微博和微信平台发布内容能够以高频更新迎合热门社会话题,涵盖广泛的照片和文本,它还以视频、音频和动画形式向观众传授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6]。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高开放性、传播性与互动性的特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内容的到达率获得大幅度提升,受众参与度大增。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媒介平台与宣传部门展开互动与交流。这降低了网民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参与的门槛,提升了互联网等平台发布信息的时效性,能更好的引导震后舆情积极发展和社会舆情导向,弥补了传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传播模式单向传播的泛化传播渠道、推送内容的同质化问题,呈现出精准化、个性化和细分化的传播特点,形成了网站类、新媒体类、虚拟科普馆与传统媒体类并存的防震减灾科普样态。

5G 技术时代的科普传播形式一直在进行动态的更新与变化,然而,我们应该树立底线意识,坚守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严守传播内容的舆论导向,同时不断延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 “跨界” 参与性。例如VR 体验、地震科普游戏,打破了传统的科普宣传活动的单向传播形态,增强了科普宣传活动的互动性和娱乐性,让晦涩难懂、苦乏无味的科普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民众也不再局限于对固定传播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具有更加自由灵活的选择权和主动性。

当下,并不缺少科普传播元素,缺乏的是发现独特之处。在科普与短视频常态化融合的同时,科普知识同质化严重、欠缺内容垂直纵深度、热衷速度而非品质等问题逐渐涌现。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如果失去科学求真务实的本质,以科学内容为生命力的科普知识传播将被忽视。在泛娱乐网络环境下,大众知识的传播更应该保持娱乐与科学间的界限,把内容的科学性放在首位,坚持精品生产。在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工作方面,聚集具备专业领域知识且兼具文学素养的人才,负责科普传播的相关工作人员应以建立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科普团队为目标,以保持原创、准确为标准,从多角度对科普内容进行深挖细掘,促使 “小而精” 的科普内容形成鲜明个性品牌,只有进一步优化选择科普内容和主题,对科普信息进行精准分类,并将其扩展到一定的垂直领域,才能形成自我特色,充分发挥科普知识传播的独特价值。

3 5G 技术下防震减灾科普传播的方式与策略

从传播受众角度来看,应该依托数字媒介的技术优势,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中民众的参与性,提升与其的互动性。深耕防震减灾科普优质内容,提高防震减灾知识生产的专业性,这些是满足受众兴趣点的关键。同时,更需要通过增强互动方式去适时引导正确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舆论,让地震科普宣传更加 “接地气”,增加公众对相关科普知识的认同感。

由于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仍旧比较薄弱,参与感比较低,为了能彻底实现科普知识传播的目标,将受众从科普知识领进门跨越至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让科普宣传活动的视频从泛泛而谈转为硬核干货,从单一输出变为多样互动,同时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能动作用。如快速发展的快手、抖音、手机报、科普教育游戏、手机动画等移动端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具有转发、点赞、分享等多种社交互动特征,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可以打破时空局限,以一种形象化、具体化的视听形式把科普知识内容传递给民众,以此进一步提高视频播放量,让民众在切身体会到地震避险等科普知识的趣味性满足中,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加强防震减灾意识;通过弹幕和评论,可以随时随地开始讨论内容,还可以创建各类话题进行线上互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即时性特点,满足了受众碎片化信息传播的现实需要。科普网站多样的传播形式、丰富的内容更能调动用户参与的意愿,提高活动的关注度和热度,专业化、碎片化和娱乐化等不同形式、不同广度和不同深度的内容更精准摸清大众的关注点,按需进行精准产品内容的定制化创作,推动内容可以很好的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从传播媒介形式的角度来看,应该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与策略,如数字科技馆与科普短视频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中的应用就是良好典范。在确保优质内容产出以及与受众积极展开互动的基础上,更是要注重积极探索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新传播方式与策略。数字技术博物馆与科普短视频的出现,提供了可供参照的良好契机。

数字技术博物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旧金山探索博物馆率先在互联网上建立起博物馆网站,该网站上传数百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内容,包括15 000个网页,这为博物馆的数字化开创先例,引起极大关注[10]。然而,从目前国内部分科学技术馆运行实际情况看,往往选择流动科普、固定场馆展示宣传等形式实现,覆盖的受众群体面较小,很难与公众科普需求相吻合[8]。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我国各地科技馆也开始搭建数字科技馆,形成大规模数字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大众可以随时在线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科普资料,使科普传播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科技馆在数字化作用下,可以突破时空界限,以极低的时间、空间、经济成本使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参观科技馆,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数字科技馆的便捷性等特点让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且更易被人们所理解,很大程度上提高大众对科普知识的接受能力。以数字科技馆为基点,可以更大范围地整合多方社会优势资源,构建出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数据,提升互动的科学性,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打造出品牌活动和针对性的信息内容,最终激发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科普短视频是短视频的重要内容类别,具有显著的娱乐化、碎片化、多元化传播特点,短小精悍的视频信息,大大提升了防震救灾科普传播质效,科普短视频使得防震减灾信息内容的传播更加高效,成为重要的传播形式[11]。满足了科普知识传播的时效性、系统性、互动性、易懂性要求。科普类短视频在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具有显著的天然优势,同时短视频的上传和浏览对网速要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4G 网络已达到超载负荷,难以保证视频流畅性和直播实时性。在5G 技术支持下,网络速度的制约和限制问题迎刃而解,科普类短视频的优势更为突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学习科普知识、掌握前沿资讯最为常见形式,因此,在科普传播中占据绝对主力位置[12]。将5G 技术运用于防震减灾的科普传播并不仅仅是 “5G+防震减灾科普”,而是 “5G×防震减灾科普”,这将会大大拓宽防震减灾科普可以发挥和施展的空间。此外,还可以利用基于5G 技术生态的Unity3D 虚拟引擎技术制作抗震救灾虚拟仿真科普平台,采用VR 灾害体验馆、AR 图像识别及其搭建的三维模型虚拟人机交互操作界面,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内容传播、资料展示与用户分享。利用好媒介技术赋能优势,同时融合微博、微信、网站和抖音等多媒体传播形式,发挥图片、视频、动画等更加直观、形象的特点,方便公众及时接受信息和知识,也扩大了公众的覆盖面,增强了互动参与[13]。

4 结语

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与其技术革新,不断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形态,也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模式演变,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与受众接受都有了新的发展契机。“5G 技术+” 的时代语境,给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带来诸多机遇和巨大挑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应该顺应媒介传播语境发展和民众真实消费的需求,利用技术赋能优势,在内容方面,不仅要坚持做到科学严谨、专业专注,还要坚持垂直精耕、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的受众,细分科普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来提升传播效果。在传播方式方面,在尊重传统科普传播形式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接受新时代带来的深刻变化。在5G 技术支持下,媒体融合空间更加广阔,因此,要加强创新,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让新型融媒体实现更高效的精准传播[7]。同时,政府管理部门还应该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法律对传播内容、传播空间和展现形式进行规范,积极引导自媒体防震减灾科普优质内容,加强与信息内容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随着5G 技术不断普及,要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介优势,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参与度和受益面不断扩大,以5G 技术为背景,挖掘和利用多方优势资源,不断打造防震减灾的科普活动与精品内容,促使地震科普传播不断向着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防震减灾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湖南认定2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科技馆如何开展科普知识的互动式宣传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咱们班的科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