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羽毛球课程品德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2022-11-21王志平杨智琛郑欣欣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羽毛球育人

王志平,杨智琛,郑欣欣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 2.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311)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和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体育、德育共育教育过程。高校体育具有增强学生体质、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开发学生智力、引导学生独立等多个层面的育人功能。新时代背景为高校体育的育人功能赋予了新的价值,使其具有为实现中国梦“铸魂”,为民族振兴“壮骨”,为新时代人“强魂”的时代意义,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高校体育在锻炼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传授学生运动技巧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将德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传统的体育课更注重“体”的发展,有些忽略了“育”的隐性功能,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校羽毛球课程中,要结合羽毛球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需求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健体育魄,提高羽毛球课程的质量深度,为社会培育出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1 高校羽毛球课程的现状和融入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羽毛球课程是在基本身体素质练习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羽毛球的各种击球技术和跑动步法,并利用基本战术进行比赛,注重技术实践和技能提升的显性功能,对羽毛球课程的品德教育和价值引领这些隐性功能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羽毛球运动老少皆宜,是比较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每次体育课网上选课羽毛球项目都是热门。随着终身体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可以通过羽毛球课程来帮助大学生持续保持对羽毛球运动的浓厚兴趣,长期坚持打羽毛球。

目前,网络上的各种价值观念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备受关注,需要各科教师围绕立德树人理念来进行教学,要将品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能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获得更高质量的成长。可以在羽毛球课程中融入品德教育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2 高校羽毛球课程品德教育的开展路径

要想在羽毛球课程中融入品德教育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先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并能够在课堂上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和引导性教学,不断对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创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羽毛球课程的学习来达到健体育魄的目的。

2.1 不断提高教师的品德素养和育人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是课堂教学环境的主要构建者,教师的水平会对课程育人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羽毛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较为注重运动技能的提升等实践内容,在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理论知识传授这两方面还需要进行完善。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主动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充分理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民族振兴的意义,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

为了提升育人能力,教师要主动参加专题培训学习,并通过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教学实践活动来快速提升教师对体育课程德育功能的认识。通过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德育元素、设计教学流程,能够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激发教师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打造更加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的素质,高素质教师能够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教师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习,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会,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2.2 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

教师要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场地环境、教学平台等来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开发和完善。(1)利用场地周边布置展板,展板上可以安排基础健康知识、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置、应急救护等方面的内容;(2)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推送学习内容和讨论内容,推送内容可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出现,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随时进行自主学习;(3)在线下课堂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增加线上的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并将体育精神等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锻炼实践的同时感受到精神力量,逐渐把体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建立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程育人效果。

2.3 坚持引导性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品德教育的关键在于互动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来加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开展引导性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在提高学生羽毛球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体育精神的学习,在练习和比赛中不断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品德修养。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情境导入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进行启发和引导,比如向学生介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和他们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清楚成功和自身的坚持、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还可以介绍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让学生看到我国运动员为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在羽毛球课程教学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技术练习,彼此既是对手也是搭档,需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竞争,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2.4 加强教学创新,优化教学设计

要改变高校羽毛球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将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将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结合。在羽毛球课程的现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进行技能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品德教育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学习体育精神、意志品质、协作能力、规则意识等方面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显隐结合教育,将品德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羽毛球课程教学中,创新教学体系。

在课堂刚开始阶段,可以利用集合整队的环节来引导学生了解遵规守纪、守时守信、爱岗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准备活动环节和整理放松环节,教师要告诉学生遇到问题不要担心,事后要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做事情有章法。在要求学生提高出球质量时,教师可以通过喂球练习和比赛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开发线上交流学习平台,加强教学内容创新,引入名人说体育、体育精神等品德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羽毛球课程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羽毛球课程的教学质量。

2.5 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组建社团

在高校羽毛球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清楚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情况也不同,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积极打造了良好的羽毛球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羽毛球活动,使学生课上课下都能对羽毛球运动保持较高的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羽毛球场地情况来延长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尽可能满足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场地需求。

结合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情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羽毛球运动社团,充分调动学生在社团中的骨干作用,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同时,组建教职工羽毛球队,进行师生对抗赛,吸引更多热爱羽毛球运动的学生、教师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提高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学生既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又能够在课下积极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积极践行体育精神,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3 结语

品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较为重要,在羽毛球课程中开展品德教育能够提醒教师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断提升自身品德素养和育人水平。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不断挖掘羽毛球运动中的德育元素,将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羽毛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拓宽课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需求。教师要从多个角度优化教学设计,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内容,并通过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精神根基。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羽毛球育人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羽毛球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羽毛球PK赛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