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国内“ 民族互嵌”理论研究综述

2022-11-21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社区研究

王 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犯罪学学院,北京 100032)

“民族互嵌”是嵌入性理论的创造性发展。2014年5月29日,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此后“民族互嵌”相关研究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一、“民族互嵌”理论的产生背景

1944年卡尔·波兰尼第一次提出了“嵌入性”的学说[2],把嵌入性理论带入了社会学研究领域。格兰诺维特还将嵌入性理论的内容引申至社会关系网络层面,并着重探究社会网络对组织的自利行为的影响,将嵌入性理论研究推向新阶段[3]。罗家德在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资本的功能,提出社会资本嵌入性概念[4]。祖琼和迪马吉奥则把“嵌入性”的概念加以扩展,从结构、认知、文化、政治四个视角,对嵌入性理论进行分类[5]。经过多年的努力,嵌入性理论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6]。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7]从战略高度将“民族互嵌”纳入党的民族工作中,民族互嵌作为中国民族工作领域的顶层设计之一,一经提出便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民族互嵌”理论研究

1.关于民族互嵌概念的研究

学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对“民族互嵌”做出了概念划分。吴月刚、李辉认为,“民族互嵌主要是指在民族交往联系中,一般包含思想相和、文化相美、经济相通、生活相近、居住空间相同五个主要内涵”[8]。杨荣认为“民族嵌入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融入到另外民族集团(或国家)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9]。乌小花认为“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是相互嵌入的基本内涵”[10]。严庆认为“互嵌实质上是一种关系, 是指不同民族成员在心理、现实生活等层面相互交接、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的和谐关系, 通俗地讲, 就是不同的民族成员和睦的在一起”[11]。裴圣愚认为,“民族互嵌既是我国各民族空间分布上交织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反映,又是建设互嵌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现实基础”[12]。郝亚明指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提出是对多民族社会结构断裂的纠偏和修补”[13]。

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化,“嵌入”概念逐渐传入了社会学、民族学研究范畴中,并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外延也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更加丰富。目前,中国 学术界关于“民族互嵌”的概念还处在初步探讨和界定阶段,关于嵌入概念的理论化和抽象化程度很高,具有“概念伞”的性质。此外,关于“互嵌”和“混居”两个不同的定义还需要更加深入厘清,在今后研究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基础性研究。

2.关于民族互嵌价值内涵的研究

关于“民族互嵌”价值内涵,学界也进行了积极探讨。吴月刚、李辉指出民族互嵌在内涵上同时存在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两种层面, 而民族互嵌的核心应注重精神文化方面[8]。裴圣愚则指出借助民族互嵌,社会主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社会的良性运转才能实现[12]。蒋连华认为民族互嵌理论的研究有利于理顺经济行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扩宽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研究的视野和空间[14]。乌小花则认为民族嵌入理论是对我国民族团结工作成果经验的总结与创新,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0]。刘成认为民族互嵌价值追求是在各民族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和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升华和飞跃[15]。

目前已有的成果证明,“民族嵌入”理论对于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民族互嵌价值内涵的研究,学者多从民族学、社会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嵌入”的理论价值,但针对其实践价值缺少相应的研究。所以不但要重视对民族嵌入理论价值的研究,还需研究该理论运用在实践中的价值,在研究有益因素的同时,还需做好有关民族互嵌利弊问题的剖析,才能促使民族互嵌理论的研究形式更加丰富,内涵更加完善与充实,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为实际问题服务。

3.关于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

一些学者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民族互嵌式社区进行理论研究。张少春主张通过不同视角对民族互嵌社区展开研究,以加强人们对“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政策话语的理解[16]。张会龙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当前我国提倡的族群混居,并进行嵌入式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讨论。主张通过在借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前国情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区[17]。杨鹍飞辨析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空间属性和精神属性,对社区的认同功能、涵化功能、抵制渗透功能、民族整合功能进行详细阐述[18]。而李伟、李资源则把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构建与治理相结合,主张从社会主体、社会模式、治理模式三个方面实现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设[19]。郝亚明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从微观角度则通过各民族社区环境相互嵌入促进民族的互动与沟通交流,为民族团结提供现实支撑[20]。刘莹、杨桓从空间视域的角度入手,研究社区居民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从居住空间、交往空间、心理空间三个层面出现的不同步问题[21]。黄毅则根据对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认为族裔空间格局与社会区隔受到政治因素、文化习俗、群体社会距离的影响[22]。王世靓、王伯承则是从他者角度出发,探讨互嵌空间的三维属性和建构机理。对互嵌空间建构的阻滞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23]。

一些学者从微观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进行实践研究。一些学者从城市建设角度出发,探讨城市化建设中不同地区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发展。马晓玲通过让社区内各民族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培养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目标[24]。乌小花、乔国存以ZL社区民族工作为例,从地理、社会、心理方面总结ZL社区民族互嵌式治理表现,主张建立动态、开放式的民族互嵌式治理体系[25]。温士贤在对珠三角地区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从社区功能的视角出发,从四个方面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民族问题[26]。杜娟以西宁城东区为例,分析西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入现状,通过居住空间、社区文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三个方面推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互嵌式社区构建[27]。梁旭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建立相互嵌入式社区[28]。

一些学者则将视野投入乡村,探讨乡村中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发展。例如,孟字韦从族际关系的视野出发,通过对岔路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实践中民族互嵌式社区在构建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困境而展开的建议[29]。王江成以云南永宁摩梭人村社为例,通过对少数民族村社治理的互动格局和“互嵌式”特点的分析,探讨创新民族村社治理与“民族互嵌”维度[30]。束锡红等人则根据当下的乡村振兴背景,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原隆村的回汉互嵌式社区脱贫致富实践困境和解决路径,以此促进民族互嵌式社区跨越式发展[31]。李乔杨等人从易地扶贫搬迁角度出发,从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心理互嵌等维度,剖析多民族互嵌式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并认为党建统领是实现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32]。

近年来多数学者从城市建设角度出发,探讨城市化建设中不同地区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发展。但当前乡村民族互嵌式社区研究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相比文献较少,研究内容多集中于个案研究,对中国乡村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学理性研究和整体性研究还有所缺乏,需要在今后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开展。

4.关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研究

近年来以“互嵌式社区”向“互嵌式社会”的转变为研究理路,一些学者将眼光投入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相关研究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

一是针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特点,进行的整体性研究。郝亚明主张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结构、社会资源、社会心理三个方面促进社会融合,建构社会认同[13]。李俊清、卢小平针对各民族不同的隔阂现象,主张通过优化相对封闭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和治理体系,提升这些地区民众参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公共生活的能力,实现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嵌入[33]。方付建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分析维度加以总结,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各民族间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进行剖析,主张从公共政策、公共产品、交往关系三个方面建立城市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34]。张军在分析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意义和特点基础上,主张从中央顶层设计、社会治理理念、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切入,解决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发展等方面的问题[35]。龙金菊从情感社会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互嵌中的情感张力,主张从情感管理等方面生成有利于民族互嵌的社会机制[36]。

二是针对某一地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进行个案研究。孟字韦对岔路村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进行个案研究,认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一个动态族际互动过程,具有非稳定性,唯有尽可能的达到族际间的平等,建立和睦的族际关系,方可完全实现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构建[29]。李俊清、卢小平针对新疆民族分布存在的碎片化和部分民族严重固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选择、公共服务供应等多领域入手促进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优化调整[37]。乔国存等人以浙江省KT社区和ZL社区为例,分析当前社区民族关系的现状,总结相关经验[38]。屠丽以贵州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贵州省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结构进行梳理和分析,针对贵州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39]。何绍明以红河州为例,对当地立体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认同进行探讨[40]。

目前有关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研究成果较多,就研究内容而言,目前大多聚焦于空间互嵌的研究上,而关于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的其他互嵌研究成果较少。空间互嵌居住是民族互嵌的基石,而民族互嵌社会结构的建立并不仅仅是涉及居住空间方面,还可以扩大范围,从而形成更深层次的互嵌研究,特别是心理和关系的互嵌,更应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因素和现实诉求。此外,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关于民族互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其中大多以新疆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民族互嵌的研究不能只局限在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尽管民族聚居区是研究民族互嵌的重要领域,但关于民族互嵌研究,还需要放眼对非民族地区的研究。

5.关于民族互嵌与民族关系的研究

一是关于互嵌式民族关系的实证研究。王平、严学勤以新疆地区塔城市为例,对新疆塔城市地域和民族作出系统解析[41]。罗意以新疆阿勒泰市红墩民族互嵌型社区为例,主张在“民族互嵌型”社区中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定性研究,对日常生活场域的族群关系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42]。王抒泓在对霞浦畲族村落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主张在地理空间和精神文化方面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43]。高央以拉萨市八廓街为例,在概括当前八廓街互嵌式社区基本情况基础上总结互嵌式社区的相关经验与发展不足,推动互嵌式社区发展[44]。张凤娟则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运用“嵌入”理论分析我国民族关系状况,主张构建良好社区环境,优化发展动力机制,完善文化教育模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各民族嵌入发展[45]。

二是基于民族互嵌视域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扈红英、张俊侨从一带一路视角出发,倡导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加强“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方式,共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46]。陈宇对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互嵌型共同体加以总结,探讨在现代化变迁中,中华民族复合互嵌型社会格局建设路径[47]。罗彩娟通过对广西象州县纳禄村进行实地调研,阐述了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态历程以及互嵌式民族关系形成的路径与经验,丰富有关民族互嵌理论的内涵与认识[48]。王荣通过宁夏银川GX社区的个案研究发现,空间互嵌、关系互嵌、生计互嵌、文化互嵌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49]。陈纪、蒋子越认为应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四个方面,创造并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50]。

当前关于民族互嵌与民族关系的研究,侧重于长期固定的居住空间研究,缺少对民族互嵌的历时性研究。民族互嵌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推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研究静态空间时还必须强调在民族互嵌视野下对民族关系的动态追踪调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流动速度加快,民族间的交流交往越发频繁,因此涉及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民族互嵌研究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无论是民族互嵌视域下互嵌式民族关系实证研究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都需要把握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面,在研究静态空间的同时加强动态空间研究。

三、“民族互嵌”理论研究展望

1.立足国情,加强“民族互嵌”相关研究

在梳理“民族互嵌”相关研究成果时笔者发现,“民族互嵌”提出背景与中央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的密切相关。“民族互嵌”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于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多次提到“民族嵌入”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学术研究离不开社会实践,学术研究最终也要服务社会,因此今后“民族互嵌”相关研究也需要紧密围绕现实社会需要,立足国情,把握时代脉搏,在集中于宏观角度的定性研究基础上,还要从微观角度出发,因地制宜,注重探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具体个案研究。不仅要分析国家相关政治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还要结合我国国情展开相应研究。

2.多元探讨,促进跨学科交流

从目前的主要学术领域来看,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统计学、人类学等方面。但已有研究成果较为单一,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研究体系,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力度尚显不足。因此要推动各学科跨越互动,注重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的深入交叉研究,并共同构建民族互嵌程度评估的指标体系,形成系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研究态势,填补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空白。

3.通力合作,发挥研究机构群策群力作用

当前研究机构目前多集中于几个民族院校,其他高校参与民族互嵌的相关研究积极性较低。因此在今后研究工作中要提高高等院校的研究参与度与积极性,发挥各研究机构的学科建设优势,建立共商共享合作机制。提倡以双一流高校带头,各高等院校通力合作,建立“民族互嵌”理论研究智库和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民族院校对“民族互嵌”理论的研究力度。社会各界要给予研究机构一定的基金支持,各高校应尽快建立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创新。

4.丰富内涵,推动研究内容创新性发展

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目前关于民族互嵌的理论研究还带有“概念伞”的性质,还处在对政策解读和概念分析的初级阶段,对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要注重理论的深层次解析,立足国情加强基础性研究。通过跨学科交流方式,从多角度分析国家政策和理论概念,推动研究方法创新性发展。

其次,要深入分析民族互嵌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实践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精炼相关理论。注重对“民族嵌入”实践研究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实际探寻民族互嵌社区的可行路径,这样才能丰富民族互嵌的研究内容,使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第三,注重研究角度的创新。对“民族互嵌式社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民族互嵌与民族关系”的研究要从多角度入手,不能局限于居住空间的民族互嵌研究,还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多领域进行研究,特别要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深刻意涵,将民族互嵌理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因素和现实诉求,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第四,研究视角不仅要集中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构建,还要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进一步加深对乡村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考察和研究。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在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同时要借鉴国外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成功经验和相关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各地区的实证研究,达到整体于部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第五,要注重历时性研究。民族互嵌是一种动态过程,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促成民族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民族互嵌不能仅仅从空间上进行考察研究,还需要追根溯源,探寻某一民族或者某一地域的历史沿革,强调民族互嵌视域下对社区、社会结构、民族关系的动态追踪调查,使得该议题的研究更有内涵和说服力,以免研究成果陷入表层式的局面。

5.扩大范围,探寻多地区民族互嵌结构

目前对“民族互嵌”分为宏观和微观研究,即整体性研究和区域性研究。整体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对我国民族互嵌概念和理论价值进行整体剖析。但对海外华人华侨之间的互嵌以及海外族际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相对还很少,未来则需要扩大研究范围,在探寻其他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于政策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从地域性研究角度看,目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多,对非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与西北、西南地区,对中部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民族互嵌相关研究有所短缺。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创造不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迁移流动速度加快,整体呈自西向东流动的趋势,人口迁移促使不同地区人口结构和民族关系产生变化。因此未来需要在加强边疆地区民族互嵌社区和社会结构的研究深度的同时,要扩大民族互嵌研究的空间范围,因地制宜,进一步扩展实证研究的广度。除了对新疆、云南、贵州等地的民族互嵌社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对西藏、四川、青海、宁夏等地的民族互嵌社区进行地域研究;在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同时,还应探寻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互嵌形式,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以利于有关部门在掌握大政方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猜你喜欢

民族社区研究
MINORITY REPORT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传承 民族 文化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