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思考

2022-11-21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二者国防融合

李 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大学生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同时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目前高校的一大必然举措。国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课程,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防理论教学、军事实践训练为基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不难看出,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然的关联性。

一、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融合的理论分析

(一)教育目标存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化发展为目标,其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认知能力、道德品质修养。国防教育则是对大学生开展国防基础知识、军事理论及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在此过程中提高大学生艰苦奋斗、敢于作战、锻炼意志、严明纪律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热爱党和国家、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此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使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1]。由此可知,两者教育在目标上具备一致性,其教育对象均为在校大学生,都强调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思政教育中应该适当与国防教育进行融合,在思政教育中贯彻融入国防教育,在国防教育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两个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教育内容存在交叉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大板块,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国防教育则主要从完整性与系统性两方面着手,以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精神教育等为主,尤其是国防精神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包括了爱国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等。由此可知,两者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紧密交叉性,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重视从意识形态层面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及荣辱观等。

(三)教育形式存在互补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非常丰富多元,各门课程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发挥着课程思政的强大作用;而国防教育形式则以各类军事实践训练、国防理论讲授、国防知识讲座等教学活动为主,其中军事实践训练是每个大学生入学前必须参与的,此种教育方式发挥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强化育人作用。两者教育在形式上具备极强的互补性,尤其是军事实践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强制性训练项目,使其具备独特的教育训练氛围,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是国防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而这也正是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所欠缺的,因此将二者资源进行充分融合,才能使二者得以更好地互补发展。

(四)教育原则存在兼容性。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七章第四十四条指出“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与此同时,国务院所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原则,遵循教育自然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在此,尽管其中的“全民参与”和“三全育人”在教育方针以及教学规律的把握应用上并非完全相同,然而其内在涵养实则是一致相通的。

二、关于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几点思考

综上分析可知,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备极高的教育融合性,二者的融合程度将决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而要切实达到二者的深度融合,必须要从教育目标、内容、逻辑上进行高效互通。

(一)明确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青年一代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群体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一批人,其思想意识及行动自觉也直接关乎到民族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其教育价值都是培养新时期有思想、有责任、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大学生,从而为现代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坚实的中流砥柱,这也正体现出二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均为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推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构建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要以厘清教育目标为前提,明确教育目标存在的一致性,以此切实提高二者的融合效果,强化教育的亲和性,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强化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挖掘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

1.以爱国精神为切入点,激发大学生的凝聚力。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日渐上升,然而昆明火车站暴恐案、新疆暴乱、朝核问题、南海争端、中印边境冲突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时刻都在警醒国人:国内民族分裂势力不曾消失、国家边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国际形势依旧复杂多变。面对此局势,大学生必须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建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是一种情怀、品格、感情的综合体现,所以在融合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爱国精神作为切入点,以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剖析对象,给大学生传递爱国正能量,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态度;其次,以革命历史案例呈现出爱国英雄的伟大事迹,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防历史、爱国主义内涵的转变,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主动爱国意识和报国担当[3]。

2.以中国梦为引导,指引大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这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一位中国同胞的梦想,每一个大学生的梦想。而中国梦的实现一定是全民族同胞艰苦奋斗、辛勤付出的成果,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肩负起这一神圣使命。从古至今立志青年、少年英雄层出不穷,各个时期的民族青年完美地诠释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光辉信念。而以此为视角,中国梦就是新时代的理想信念,其中包含有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层次,是培养大学生思想进步、成才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标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得极为复杂,文化的多元化、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都越发明显,国家之间的综合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情况下人才的竞争显得更为重要,而大学生则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此,高校要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必须秉持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凝聚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三)尊重教育逻辑的共通性,构建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

1.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让大学生发挥共鸣性。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受教育主体是大学生群体,只有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二者教育逻辑的起点。所以,我们要以学生需求为主导,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体验性教学内容。一是教师要积极挖掘教育载体的情感附着点,主动探究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动机与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通融的地方,将此作为教学着力的重点来构建体制和框架。二是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可仅凭借单一化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要主动迎合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微信、微博等,通过图文、短视频、动漫等形式并结合健康的网络用语,让学生乐于接受和主动学习,以此达到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上的共鸣。三是要积极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点。高校可适当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瞻仰烈士陵园、观看战争纪录片等,以此坚定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

2.加强持续性,让大学生形成催动力。要让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强化大学生对二者融合的认同感,也就是要提高二者在教育中的融合亲和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之所以接纳某个事物同行都会历经图示认知、行为从众、局部认同以及结构顺应这四个渐进阶段[4]。基于此,教育的融合也应当遵从循序渐进的发展逻辑,在不同阶段给予大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从而推动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教育过程中的无缝接轨,提高二者融合的教育实效性。

3.增强协同性,形成强大的整合力。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一个系统化复杂性的教育工程[5],在整个过程中二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其整合作用。所以,教育机制的构建应重视教育有关的主客体、方式方法、教学环境等要素的有机整合,促使这些要素形成合力,以此超出二者单独教育的效果[6]。一方面要做好教育的顶层设计,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性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必须要有的放矢地将爱国精神、国防理念、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等意识导入教学中,或是开设必要的主题课程;同时也应在国防教育当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立场、道德规范,从而真正达到二者融合教育的最优化教学目标[7]。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目标一致性、内容的互补性和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两者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学活动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有效推动二者教育教学协同发展、助力高校优秀人才培育达成,夯实科教兴国的稳固性基础。

猜你喜欢

二者国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国防小课堂
《融合》
摇曳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Units 13—14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