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芒市澳洲坚果主要性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2-11-21罗一然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671003沈德周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
罗一然(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671003) 沈德周(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
芒市为云南省德宏州州府所在地,全境以中低纬度山区为主,海拔800~2400米,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持续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20℃左右,几乎不出现极端低温,冬季白天最高气温仍能保持在23℃左右。全年降水量充足,冬季迎来干旱期,平均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各种热带与亚热带果树生长。
作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之一,澳洲坚果产业已然成为发展建设的焦点。芒市是云南省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的重要地带,近年来,芒市加快澳洲坚果基地建设,涌现出多家从事澳洲坚果种植、加工经营的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底,种植规模已覆盖全市11个乡镇,种植面积接近19万亩,鲜果产量3700吨,产值达4400万元。澳洲坚果已经成为德宏州的核心产业。
1 主要性状
1.1 生长习性
澳洲坚果树体最高可达9米,在10~15℃便可以开始生长,生长状态在20~25℃达到最佳,温度低于10℃或者高于35℃时树体就会停止生长,澳洲坚果能短时间忍受-6℃的低温。澳洲坚果栽种地的年平均气温要求在17℃以上,年日照时数>1600小时,年降水量1000~3000毫米为宜,以1500毫米左右最佳,且分布均匀。适宜在雨季旱季分明及暖和无霜冻的地区生长,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性好,pH值在5.5左右的沙质壤土生长最佳。澳洲坚果侧根庞大但主根系不发达,所以抗风性能相对较差,要求年平均风速<1.5米/秒,阵性大风<9级。
1.2 植物学特性
澳洲坚果有多个种能生产可食用果仁,但用于商业性生产的品种仅占少数,只有光壳种和粗壳种以及2个种的杂交后代。光壳种叶缘3片叶轮生,叶缘有少量刺,有的无刺,叶片宽2.5~5.5厘米、长9~15厘米,嫩叶为翠绿色。粗壳种多为4片叶轮生,叶缘有锯齿状尖刺,叶片最长可达60厘米,嫩叶多为紫红色。粗壳种种仁率和含油量都低于光壳种,产品质地和风味也比不上光壳种,且加工产品易变成褐色,但含糖量高于光壳种。澳洲坚果为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近辐射对称,花枝下垂与其叶片等长或者更长,雌雄完全花,开放时裂片反卷,花序长,花丝短,花小,两性、成对,有花130~400朵,但果数极少。一般从开花至坚果成熟需要260天。果实有坚硬外壳,7—9月为果实成熟期,核果类似球形,不开裂,直径3厘米左右,单胚,偶见双胚,未成熟果实种皮为青绿色,成熟时为褐绿色,外果部为皮肉质,内果皮厚而坚硬,种仁球形,在一根长满的茎上有10~30个坚果。栽种后3~4年进入始花期,6年左右开始稳定产果,10~12年进入盛果期,结果期在50年以上。澳洲坚果通常白天开花,当光照充足时,花从顶部开向基部,光照不足时,花从中部或基部开向顶部。在开花12天左右后,大部分花开始脱落,剩下不脱落的大多数子房已成功受精。大多数澳洲坚果品种为自花授粉结果,但其本身高度自交不孕,其花粉管在花柱内发育停滞后,经由花粉管近顶端的小孔释放出的内含物形成胼胝质,使花柱生长时受到花粉管内胼胝质的严重阻碍,从而导致自花授粉不亲和,结实量低。生产上往往采用杂交授粉解决坐果率低的问题,2个品种以上混合种植时,可促进品种之间杂交,其结果产量相对提高,但种质可能会下降。
2 主要病虫害防治
随着澳洲坚果栽培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频繁,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害芒市地区澳洲坚果的主要病害有斑点病、褐斑病、溃疡病及白绢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环蛀蝙蛾、蛀果螟及橘粉蚧等。
2.1 病害防治
(1)斑点病。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零星出现黄点,病斑扩散后,黄色加深,呈褐色斑点,果实发育畸形,部分果实成熟前即发生脱落现象。防治措施:用25%环丙唑乳油600~1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00~800倍液喷施,幼果期喷药,每个月喷1次。另外,注意选用充分腐熟的果壳作肥料。
(2)褐斑病。为害叶片和果实,病株先出现浅棕色病斑,后转为深色,病斑不规则,持续蔓延导致叶片韧性下降,表面光泽逐渐暗淡,直至脱落。防治措施:喷施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1500~3000倍液、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8000~12000倍液或20%抑霉唑水乳剂800~1200倍液。注意通风透光。
(3)溃疡病。症状主要出现在树体枝干,早期局部流出暗褐色胶状物,随着感染区域蔓延,出现极度皱缩、凹陷的病痕,造成树皮开裂,形成层损坏,严重时大量落叶,树体干枯死亡。防治措施:喷施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也可用刀剔除感病组织,将药剂与白漆混合涂刷感病部位。日常可采用石硫合剂进行涂干预防,园地做好排水,避免土壤积水。
(4)白绢病。受害部位主要是幼苗根部,病部有水渍状,茎基部组织表面分布白色的菌丝体,逐渐由茎秆向上延伸,后期菌丝覆盖植株和四周地面,变为黄土色或咖啡色,造成苗木死亡。防治措施:用0.3%四霉素水剂800~1000倍液喷施全株,或将枯草芽孢杆菌兑水200~500倍对根茎或叶面进行喷施。该病主要发生在连绵的阴雨之后,因栽培环境湿度过大导致,要注意树形的塑造,保持通风透光,避免在黏土地、排水不良的土壤种植。清除病株后,土壤使用氯化苦、石灰氮等药剂进行消毒。
2.2 虫害防治
(1)蓟马。为害嫩芽、嫩叶及幼果,以锉吸式口器刺破组织表皮吸取汁液,使叶片出现卷曲、质地脆弱,降低光合作用,影响花果正常发育,果实产量下降。防治措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国光毙克)1000~1500倍液、10%啶虫脒乳油4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喷施。蓟马昼伏夜出,应在下午喷药,还可配合蓝色粘板进行防治。
(2)蚜虫。为害嫩梢、嫩叶,多见于嫩叶背面,刺吸汁液,引起嫩叶卷曲、皱缩,新梢、花穗发育不良,形成虫瘿,严重时大量落叶,树势衰退,引发褐斑病。防治措施:对嫩梢、花穗及幼果喷施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10000倍液。蚜虫在秋末产卵,越冬时节卵孵化,此时为最佳喷药期,可配合黄色粘板进行防治,注意对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昆虫的保护。
(3)环蛀蝙蛾。为害苗木和幼树茎干基部皮层,后期蛀入木质部,阻碍苗木水分和营养吸收,导致幼树茎干树皮环状受害而枯死。防治措施:喷施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5000~8000倍液。成虫期防治可在果园内配置黑光灯诱捕。
(4)蛀果螟。为害果实,幼虫蛀食果皮,幼果则能钻入内部取食内果皮及果仁,受害后果皮出现开裂干枯现象,引起熟前落果,果仁品质下降。防治措施:采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施。由于害虫蛀藏在果皮内部,对成虫的诱杀是防治的核心,可利用糖醋液诱杀成虫。
(5)橘粉蚧。为害嫩梢、嫩叶、果柄,吸食汁液,引起枝干节间缩短,叶卷缩变形、落果,其分泌物易造成煤污病。防治措施:99%绿颖乳油300倍液兑水喷雾或喷施40%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果园管理时,要及时清除感染枝条和叶片。
3 小结
针对上述病害,要结合澳洲坚果的生长习性并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防治。除了常规的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还可以加强土肥水管理,采用“禽-果”种养结合的新模式,既可为果园补充有机肥,还能增加经济收入。澳洲坚果病虫害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理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生产绿色优质的坚果,把控好质量关,才能避免类似核桃、茶叶的产业乱象,使其成为果农脱贫致富的一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