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论治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探析
2022-11-21刘四顺王景黄伟
刘四顺,王景,黄伟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调查显示,中国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营养相关知识依旧有所欠缺,普遍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民营养知识及其水平亟须提高;二是各年龄阶层人群超重与肥胖的问题不断凸显,导致慢性疾病防控难度不断增加[1]。随着当代青少年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明显变化,青少年肥胖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聚焦问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已高达2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人数增长至5300万[3],给社会、家庭和青少年个人造成了巨大负担。
青少年超重或肥胖不仅有可能将肥胖状态延续进入成年期,导致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4],还会增加其自卑、封闭等心理障碍的风险,严重影响祖国未来接班人的身心健康。面对此种情况,以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为思路,明确青少年肥胖病因病机,提早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肥胖干预治疗,对保障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的成长,控制慢性病发展、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降低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1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病因病机分析
祖国传统医学对超重、肥胖早有认识,中医学普遍认为肥胖是因气虚和痰湿所致,并且应当以气虚为肥胖的根本病机,《石室秘录》指出“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即肥胖是由于气虚导致运化水湿功能障碍,痰湿凝滞于体内而成;《景岳全书》亦有记载“肥人多有气虚”,进一步说明了肥胖症的根本病机是气虚。结合中医学经典书籍《黄帝内经》关于肥胖的记载,分析当代青少年“静态、过食”的生活习惯,其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劳逸失衡、情志失调等方面[6-7]。
1.1 饮食不节是导致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直接因素之一
《素问·通评虚实论》提到“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膏梁”在此处指肥肉和细粮,也泛指各种食物,意为肥胖是各种饮食过度导致的疾病。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饮食结构中,猪肉、牛肉、油炸食物等畜肉类与脂肪类消费持续增加,精制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摄入较多,鱼虾、蛋奶、豆及豆制品类摄入不足,主食比如大米、面食等过于精细化,导致个体能量摄入增加[1]。如:精细大米实质上为粒状的淀粉,而过去人们普遍食用的糙米只碾磨去除了稻壳,保留了谷物的种皮、胚及胚乳,糙米中含有精细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B1,这种维生素B1可以帮助合成辅助酶,从而保证糖代谢正常,防止有害乳酸堆积,因此食用精细大米比食用糙米更容易发胖。再加上青少年饮食节制意识较弱,经常暴饮暴食,而人们机体需要的热量有限,当进食热量超过身体所需热量时,过剩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长此以往则滋生超重与肥胖;并且长期超负荷容纳、消化饮食,容易导致脾气受损,就如“机器过度使用后导致损耗”,脾胃运化功能也因此失司,大量膏粱物质不能正常化生为精气血,而转为痰浊油脂堆积在体内,导致外形肥胖。另一方面,青少年嗜食生冷寒凉食物,冰冷饮食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胃喜温润、脾喜燥恶湿,冷饮厚味会克伐脾胃之气,导致脾胃中阳不运,气化不利,津液输布、痰湿内生泛滥,此为气虚转而发展为痰湿型肥胖。
1.2 劳逸失衡是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类电子游戏、代步工具、外卖行业悄然兴起,滋生了当代部分青少年“久卧久坐不运动、外卖游戏不休息”的不良生活习惯,青少年长时间运动量与睡眠不足,劳逸失衡,导致能量消耗减少,体内精微物质无法正常消耗。此外,《素问·宣明五气》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时间普遍增加,耗气明显,气虚则无力化湿,痰湿泛阻滞,日积月累而成肥胖。
1.3 情志失调是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潜在诱因
首先,青少年时期人格系统尚未健全,学习压力较大,家庭、学校、社会“唯分数论英雄”的氛围与青春期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等慢性社会心理应激,导致青少年出现悲、喜、忧相互交杂的不稳定情况,《素问·举痛论》说:“怒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情绪不稳导致气机异常,尤其是气虚加重肥胖及身体病态。其次,青少年处于焦虑、紧张、烦恼等情志失调状况下,常会通过暴饮暴食甜品、碳酸饮料、奶茶等垃圾食品来减轻压力,过剩的食物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从而引发肥胖症,这也是情志失调继发肥胖的重要原因。再次,情志失调有损脏腑功能,脏腑功能受损,脾胃运化失常,则代谢紊乱,导致痰湿内阻,在外则表现为肥胖。
2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防治策略
《景岳全书》指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保持身体活力健康的基本保障,气足则百病不生,气虚则推动无力,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正是由于气不足导致而引发的病症,因此本文从“气虚”角度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联动防治青少年肥胖,并配案例举隅。
2.1 护脾气养胃气,强化家庭饮食指导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青少年脾胃之气是否充足、顺畅对其气血生化及青少年肥胖影响非常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需重视“健康减肥、营养先行”的理念,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养护脾胃之气。而青少年营养观念和饮食行为主要受父母或主要监护人的正向影响,家庭因素对改变膳食结构、饮食方式影响重大[8],因此,强化家庭饮食指导,树立饮食有节的营养观念,是护脾气养胃气、防治青少年肥胖的有效途径。青少年肥胖防治可以青少年年龄特点,加强宣传“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并以该行动中的“健康体重专项行动”为契机,教会青少年及其监护人员选择食物和端好自己的每日餐盘,平衡工作或学习与锻炼之间的关系。如通过大众媒体、社区入户等多渠道宣传强化家庭饮食指导,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塑造“饮食有节”的营养观念意识,提倡“七分饱”进食量,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寒凉生冷食物的摄入量,以家庭健康饮食氛围带动青少年优化膳食结构,护脾气养胃气再减肥。
2.2 生阳气化湿气,培养终生体育与劳动习惯
中医认为“动则阳气生”“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充足、精力充沛不仅能排解压力与坏情绪,更能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助脾运化,机体内的痰湿得运则肥胖自消;阳气不足则在体为阴,阴湿之体容易脂聚痰凝肥胖。学校层面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劳动价值取向,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管齐下、有机融合”,制度管理与政策激励双重保障,建立青少年校内义务劳动管理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内外锻炼、竞赛活动,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完善校园体育设备,充分保障青少年在校活动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实实在在地“动起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与劳动的习惯,促进青少年阳气生发、锤炼意志、健全人格,改善青少年肥胖状态。
2.3 疏郁气强志气,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氛围对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及情绪影响较大,社会层面应系统协调各处资源,与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协同防控超重与肥胖,主要包括三方面策略:一是净化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打造干净绿色的互联网环境,营造健康学习生活氛围,疏导青少年抑郁等情绪,促进青少年情志健康发展;二是丰富青少年社会生活,增强青少年意志,强化自行车道、健康步道、健身公园等设施的建设,改善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支持环境;三是加强肥胖防控知识技能普及,宣传中医药耳穴疗法、针灸、传统功法等自然健康减肥保健方法,帮助青少年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运用中医药的方法调和气血以减肥,防止青少年采取极端有害的减肥方法,降低肥胖症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减少情绪对青少年气虚肥胖的不良影响。通过以上策略疏解青少年压抑情绪,增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应对问题的意志,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 案例举隅
患者林某,男,17岁,某校高三学生,2020年1月20初诊。主诉:自觉形体肥胖3余年,腹胀纳呆2余月。患者3年前起因学习压力较大,静态生活时间延长,进食量暴增,嗜食甜食、油炸食品、奶茶及可乐等饮料,逐渐出现形体肥胖、神疲乏力、大便黏滞不爽。曾自服减肥茶、消食药之品,体重不减反增。近2月,患者自觉体重进一步加重,伴脘腹胀满、四肢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口淡不渴,进食后腹胀加重,大便黏滞,2~3日一次,小便清长,睡眠情况尚可,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既往无特殊疾病。查体:身高171cm,体重91.5kg,BMI为31.29kg/m2,腹围102cm,腹部膨隆。中医诊断:肥胖症(气虚夹湿证);西医诊断:单纯性肥胖症。治法:益气健脾祛湿。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组方:木香9g,砂仁6g,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黄芪20g,乌药10g,生姜6g;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天三次,餐后服药,同时配合营养与膳食治疗方案,嘱患者合理运动。
2020年2月7日复诊,患者体质量减轻2kg,现体重89.5kg,腹围101cm,体形肥胖,面色晄白,仍觉倦怠乏力、腹胀,偶有胸闷气不顺畅情况,食欲较前稍好转,大便黏滞稍有缓解,小便清长,睡眠可,舌质淡苔白,舌苔较前减少,脉沉细。结合患者目前症状,考虑患者患病时间较长,多次服用减肥茶等苦寒之品,损伤脾肾阳气,现兼夹阳虚,并顺应春季养肝的思想,调整中药方:在前方的基础上加柴胡10g,香附10g,乌药10g,淫羊藿12g,白芍15g,共14剂,水煎服。每天一剂,每天三次。
2020年2月23日3诊,患者体质量减轻1.5kg,现88kg,腹部组织质地转松软,精神好转,胃纳可,大便较前转软,不畅感稍减,小便调。舌质较前红润,舌苔白腻不厚,脉仍沉细。考虑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久病多瘀,气血不畅,加强祛瘀,调整中药方剂:去白芍、生姜,二诊方加炒山楂30g,川芎15g,续服14剂,日一剂,每日三次,继续配合饮食、运动调理。
2020年3月14日4诊,患者体质量减轻2.5kg,现85.5kg,腹部组织质地转松软,精神体力好转,胃纳可,大便较前转软成型,不畅感明显减轻,小便调。舌质较前红润,舌苔白腻不厚,脉较前有力。经治疗后患者气虚体质有所缓解,综合前三诊方案,处方:木香9g,砂仁6g,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黄芪20g,乌药10g,柴胡10g,香附10g,乌药10g,淫羊藿12g,白芍15g,炒山楂30g,川芎15g,10剂,制水丸,每次9g,每日2次。嘱患者定期复诊,继续加强运动、调整饮食。
按: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指出“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明确表示气虚会导致肥胖患者出现沉困怠惰的临床症候,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动力源泉,肥胖症根本病机在于气虚,痰湿为其标[9]。本案例中,患者有明显气虚的表现,如神疲乏力;其中又以脾气虚较为显著,如脘腹胀满、食欲减退;此外,患者兼夹痰湿之邪,如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沉细。故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芪等补气之品,香砂六君子汤最早可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以党参为君,黄芪、甘草等补中益气健脾以治肥胖之本,以白术为臣药,配以半夏、陈皮、砂仁、木香等理气醒脾化痰湿,白术与茯苓补气又祛湿,标本兼治、主次分明。后期顺应春季养肝的思想,柴胡、香附、乌药等药物,理气疏肝,调节患者情志;考虑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久病多瘀、气血不畅,因此加用川芎理血、山楂消食活血,加强祛瘀活血功效;再经治疗后患者气虚体质有所缓解,肥胖症明显改善,故改汤剂为水丸,方便患者调理使用,疗效显著。
4 结论
随着经济及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青少年肥胖症发病率日益增加,严重威胁青少年一代生命健康安全。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1],青少年阳气充足、气机调畅则身强体健,青少年超重、肥胖则国民未来身体素质堪忧。祖国传统医学对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具有独特的诊治理论体系,应集结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干预力量,聚焦青少年“气虚”导致肥胖症这一根本病因,兼顾痰湿之标,进一步发挥中医中药的巨大优势,充分利用其特色有效防治青少年肥胖病。当超重、肥胖程度较轻时,着重于从家庭、学校、社区干预入手,防治肥胖;当肥胖症较明显,兼夹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当配合中医药物治疗,主次分明,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