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临方炮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022-11-21杨允爱

光明中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炮制中药饮片药材

杨允爱

中药临方炮制要求根据治疗实际需要和药物性能进行合理炮制,炮制操作由中药房或是中药店完成,需要遵医嘱将中药饮片进行临时炮制[1]。《中国药典“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方法分类探讨》[2]是对中药传统炮制的继承和发展,明确记录炮制方法和作用,炮制目的多是保存药性、便于中药饮片的调剂、贮藏和制剂。炮制方法多样,如捣碎和小炒等,中药经过临方炮制后能够提升煎药质量,使药效充分发挥[2]。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是随方组药和因病施治,以患者病情为标准,进行个体化用药。这种辨证论治思想对中药方的炮制技术提出高要求。现阶段,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多由中药饮片厂负责,但炮制品种多,厂家炮制难以满足中药临床组方的调配需求[3]。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药临方炮制工作。本研究将全面剖析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方法与临床意义,力求发挥中药临方炮制对于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1 临方炮制的历史沿革

中药临方炮制与中药炮制的起源相同,是祖先们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中药独特的处理方法,其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服用药物,需对其进行洗净、劈开、打碎等简单加工,而这些简单的加工技术逐步积累和发展成为早期的“净洗法”“切捣法”;火的应用是中药临方炮制形成的关键,使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应用于处理药物,为早期中药采用高温处理的“炮炙法”“药炒法”奠定了基础;酒、醋等作为辅料应用于药物炮制后进一步丰富了临方炮制的手段,促进了其发展。先秦和两汉时期中医临床用药的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特的临方炮制技术,如《五十二病方》中便明确记载了切、捣、炙等临方炮制方法;两汉至宋代,临方炮制的品种日趋增多,炮制辅料进一步丰富;金元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临方炮制理论,为后世中药临方炮制技术的进步、炮制方法的创新、炮制品种的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本草蒙筌》中记录了临方炮制的原则、辅料炮制的作用等;明清以后,在前期炮制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用时捣碎”“逢石皆碎”“逢子必捣”的临方炮制理论;发展至现代,党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方炮制技术,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5]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中药临方炮制不断融入现代新技术和新方法,已逐渐发展成为集传统理论和现代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2 临方炮制的现状

中药的临方炮制可直接影响疗效,炮制方法错误则会使中药失去性能,无法发挥治疗作用[6,7]。临方炮制方法是个体化用药的最佳体现,不仅能降低中药刺激性或是毒性,还能增强药效,体现辨证施治原则[8]。自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9]《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10]等相关法规,对临方炮制的场地、设施、人员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临床在中药临方炮制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炮制情况,如药品零售业或是院方为了简化炮制流程,直接购买粉碎后的中药材,缩短药材的存放时间,且会损失药效成分。此外,现阶段常用的炮制方法是中药饮片厂大批量加工[11,12]。具体操作流程为中药饮片厂在炮制规范和相关标准的基准上,对中药饮片进行统一化加工炮制,借助现代化技术在生产车间内完成批量生产[13]。该种炮制方法多生产用药频率高和使用数量大的中药品种,可保证质量一致,提高用药安全。但大规模生产的品种过于单一,具有局限性。中药临方炮制产生于临床实践,符合辨证用药需求,其操作灵活且批量较小,可为同种中药材提供多种炮制技术,进而发挥其差异化疗效,能有效弥补统一炮制的缺陷[14]。

3 临方炮制的方法

3.1 拌和部分中药材体积小但重量大,如果进行单个煎煮则会使其粘于锅底,无法煎出所需要的药物成分。例如朱砂的治疗作用是安神镇心,多将其拌和于远志、茯神中,再进行煎药操作[15]。

3.2 捣碎部分矿物、动物或是植物类中药材的质地相对特殊,而且形体小,不适合切制。在制剂亦或调剂前,多需要对其进行剪碎、打碎、粉碎或是研碎等捣碎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6]列出中药临方捣碎药材87种,这些中药材多个体坚硬,仅凭煎煮难以获得有效成分[17,18]。捣碎后能够增加药材浸提面积,进而煎出所需成分[19]。例如赭石、自然铜或是花蕊石等矿物类药材;杏仁、白扁豆或是桃仁等植物类药材和鳖甲、石决明或穿山甲等动物类药材都需要在制剂前进行捣碎处理。

3.3 截切有些中药材属于原活体,在使用前需要切割。例如鲜石斛在制剂前应该先去除杂质,将其截切成数个小段以后进行包装[20]。患者在煎服亦或泡服前需要先洗净,以防杂质影响药效[21]。部分中药材的体积过大,难以准确进行分量,需要切割成固定单位。例如丝瓜络在调剂前需要将其切成小丝块。

3.4 翻晒很多药材随着气候变化会受潮进而霉变,例如川芎、党参、当归和木香等。需要不定期地取出容易霉变的中药材,对其进行翻晒操作[22]。翻晒的又一目的是杀虫,如动物类中药材的蛋白质含量高,易生出乌梢蛇、土鳖虫或是蜈蚣,不定时烘晒可以防止中药材因泛潮而生虫。

3.5 小炒中药饮片的炮制品种虽较多,但通过常规炮制得到的中药材炮制品种不全,不能满足于临床需求,但治疗需要时,可以将生品药材进行炮制[23,24]。如醋炙芜花,将芜花和醋拌和后进行炒制;清炙茜草,用文火长时间炒制生茜草;米泔水白术,将白术拌和米泔水后进行炒制等[25]。

4 临方炮制的临床意义

4.1 便于药效物质保存与贮藏在同等环境下,饮片或是粉末的贮藏要求较原药材高,在根茎、果皮或是花果等植物类中药材经过中药炮制处理后,和空气的实际接触面积明显增加,在空气臭氧/氧和日光的作用下,中药材容易发生还原或是氧化等化学反应,难以长时间贮藏[26]。例如黄连、牵牛子等富含生物碱类;果实与种子等挥发油类;牛蒡子和人参等维生素类中药材更易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使其颜色改变,贮藏难度增大[27]。此外,中药材的粉碎程度越高,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丢失度和破坏度则越高;与日光的接触面积越大,药材的贮藏难度也就越大[28]。如挥发油类或是脂肪油类中药材在捣碎处理后,受温度等因素影响,会泛油或粘连,使其挥发性成分大量丢失[23]。因此,中药材在用时再进行捣碎等炮制处理可以保存药性,降低贮藏难度。

4.2 便于药性保存 预防变质中药材的完整性更利于保存药性,原因是药材外表具有保护性,能够阻挡温度、湿度和霉菌等侵袭[29-31]。而粉碎后的药材与保存环境的接触面增加,可能会使药性损失,进而变性。有研究显示,中药材完整贮藏5年后,外观完好,药性正常。但制成饮片后5年,药材伴有中重度虫蛀。例如龟甲和海龙等药材富含蛋白质,打碎后霉变几率高[32]。

4.3 便于药效发挥拌和与小炒等炮制方法能够体现随访组药原则,而截切和捣碎等技术可增加药材表面积,加快其溶解,进而溶出有效成分,提高吸收量。拌和能够防止药材粘糊锅底,防止干锅等情况[33,34]。多种临方炮制方法可保证生物利用度,进行准确调剂。例如延胡索和川乌等药材经过临方炮制后,有效成分的溶出量较原药高出0.2~0.3倍[35]。

4.4 便于临床辨证施治同一种饮片经过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功效也不尽相同。根据临床需要,通过临方炮制,可以加强或减弱中药饮片原有的升降浮沉或归经特性,使之更加适合病情的需要,为中医治疗方案多样性和个体化给药提供了支持。

5 结语

中药临方炮制的品种较多,批量较小,但成本高。中医药管理局可以根据院方中药临方炮制的成本核算结果予以政策扶持,激发其积极性[36]。中药临方炮制可丰富中医学的临床用药方案,高度发扬中医学的特色给药方式,并能在实践中探索出新型炮制方法或品种,为炮制工艺的多元化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炮制中药饮片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探究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我的梦想
选购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这些问题中药饮片,当心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探讨
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