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壶《憨瓢》的造型与创作过程

2022-11-20吴兴达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苏东坡

吴兴达

宜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宜兴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赋予了宜兴天然的紫砂矿料,经过几十道工序将矿料演绎成了紫砂泥料,再经过紫砂艺人灵巧的双手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紫砂作品,经过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将紫砂文化发扬光大,以古朴典雅、端庄大气、生动形象的造型展现到示人的眼前,深受大家的喜爱与青睐。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光素器、筋纹器和花器三大类,其中光素器都是以传统壶形为主,又可以分为方器和圆器,以几何造型为基础,筋纹器和花器都是在光素器的基础上加以线条装饰或者雕塑装饰,把紫砂作品逐渐演变成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器具,给人活灵活现、细致入微的感受。

石瓢作为紫砂壶中传统、经典的作品之一,离不开苏东坡、陈曼生和顾景舟这三位的功劳。石瓢在最早期被称之为“石铫”,苏东坡先生被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的时候,发现在宜兴的紫色砂罐煮茶竟然比铁器和铜器的茶味、茶色、茶香更加好,苏东坡先生就地取材以金属铫子为造型创作出一把有壶嘴和提梁的壶,也就是被后人称之为的“东坡提梁壶”,其实这件作品与我们所熟知的石瓢壶的造型大相径庭,可以说是毫无关系,只能说苏东坡为紫砂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造型的石瓢壶是由陈曼生先生所创制而成的,如果说得更准确一点应该说是陈曼生先生设计了石瓢壶,杨彭年先生制作了石瓢壶,他们在创制这件作品以后,在取名上依旧沿用了苏东坡先生的“石铫”壶。到了顾景舟先生制作石瓢壶时,他认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应该称石铫为“石瓢”,从那之后大家都将这个壶型称之为“石瓢壶”,顾景舟先生也将紫砂文化的传统内涵发展得更加丰富。这件紫砂壶《憨瓢》完全体现了“壶中百变首推石瓢”这句话,以石瓢壶为基础,紫砂艺人经过自己的创作将整件作品演绎得更具现代感,更憨态可爱。整器线条自然流畅,骨肉匀亭,轮廓饱满具有张力,整壶保留了石瓢的形态,挺拔硬朗又加入了更多的圆润饱满,让整器更加柔和,把原本线条流畅具有张力的直流嘴刻画得更加短小可爱,更加耐看,惹人喜爱;壶把圆润有力,与壶嘴相互呼应,更加憨态可掬,壶身也更圆润可爱,上窄下宽,对比性更强,极具美感,雅韵十足。整件作品虽然是以光素为主,不仅不显得单调,而且将紫砂温润如玉的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古韵十足,惹人喜爱。这件紫砂壶《憨瓢》素面素心,优雅温润,给人一种古朴之美,将紫砂传统创新的审美艺术展现到了极致,经过茶水的泡养,这件紫砂壶《憨瓢》会更深入人心,陶冶情操,在品茗雅趣时增添更多的趣味,也将传统紫砂文化和中国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紫砂壶一直以来都是家中常见的紫砂器具,但是经过传承与创新,紫砂壶现在不仅仅是实用器,更是越来越有艺术价值,不管是从工艺还是造型方面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形式。这件紫砂壶《憨瓢》不仅实用、经济、美观,更是充满了艺术性,同时也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喝茶品茗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紫砂壶也被称之为最适合泡茶的器具,远离城市的喧嚣,泡上一壶茶感受紫砂的造型语言与文化魅力,感受其中悠然自得。

这件紫砂壶《憨瓢》在传统造型石瓢壶的基础上被紫砂艺人重新演绎,让整件作品不仅充满了紫砂文化的传统魅力,更是独具匠心,惹人喜爱。在制作这件紫砂壶《憨瓢》的过程中紫砂艺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精湛的紫砂技艺,更是将中华传统文化都展现了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紫砂文化和紫砂艺术,也让紫砂艺术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让紫砂艺术能够长盛不衰。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苏东坡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苏东坡突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定风波》
苏东坡学无止境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