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散步哲学视域,构建“儿童生长性文学圈”*

2022-11-20张静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南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散步文学

张静 (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南中心小学)

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提出了“散步的教育哲学”概念,主张如同“散步”般,在不经意间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这样的教学强调学生精神上的真正解放,促使他们个性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功利化的情况,学生常常只关注考试内容,而忽略了自主参与多文本慢阅读,提升理解、辨别、整合等能力。教师要基于散步哲学探究教学策略,构筑“儿童生长性文学圈”,组织学生在生命本真阅读和内需阅读的基础上,展开阅读、分享、内化、表达等一系列活动。这样能让学生保持自然舒适的精神状态,让他们能够在捕捉生命真谛的基础上构建“文学圈”,让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习惯与学习能力处于一个自由个性的发展状态。

一、自主建构小组,共学共升

(一)校内小组,促使相互帮助

文学圈的构建本身就不是围绕着学生个人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其关注的是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共生共长,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组成阅读小组,在阅读文本之后采取不同的方式、不同渠道进行沟通分析,实现对文学作品的个性解读与深度解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基于散步哲学的指引,文学圈小组的构建并不是被动的,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调查,鼓励具有同一阅读兴趣的学生共同构成小的“文学圈”,在把握共同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小组内成员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阅读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这样才有助于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与进步。

在阅读学习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等文章之后,学生对描写大自然的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不同学生的兴趣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喜欢描写小动物的文学作品,会被小动物可爱憨厚的形象所吸引;有的学生则喜欢描写景致的文学作品,会被一些优秀的游记作品或者是散文作品吸引。在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组成四到六人的小组,在课堂内外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文学作品。在这种带动之下,学生的参与感、融入感得到了提升,例如喜欢小动物的小组就分享了丰子恺的《白鹅》、叶永烈的《珍贵的熊猫》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赏析了这些作品的精彩之处,让“文学圈”的范围在无形中不断扩大。

在构建文学圈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责任进行明确,让他们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总结出文本的不同亮点,为后续交流互动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校外小组,构筑文学同盟

当学生在校内学习小组中体会到文学阅读和创作的快乐后,教师要基于散步哲学的思想,让学生“走”得更远一些,可以吸纳一些校外的人士,让他们也参与到交流互动中,形成文学同盟。为了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学生可以利用“江山文学网”等正能量的文学网站,发布文章,并寻找同伴,一起创作。

阅读了文章《大自然的声音》后,很多学生对自然类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推荐他们上网发布同类型的文章,并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有学生在网站上发表了文章《虫的故事》后,有人在他的文章下留言,谈道:“看你的文章,就知道你是十分喜欢虫子的,我也是自己养虫子的,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学生吸纳了对方,两人成为好友,此后小组还接纳了不少校内外有共同兴趣的人。小组成员不仅寻找、观察、饲养各种昆虫,而且还交流阅读相关的科普类文章,并将自己的探究所得写成文字,和更多的人分享。渐渐地,这个“科普小分队”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学生也找到了更多的朋友,同时,他撰写科普类文章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在校外小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吸纳更多的人参与活动,除了同龄人以外,还可以将家长等成年人也吸引到文学同盟中。这样小组的交流对象层次更丰富,交流的效果也更好。

二、形成对话模式,深化思维

(一)多元互动,对话他人

文学圈的构建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开展充分的分享与互动,因此对话的开展变得尤为关键。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往往仅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这不利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散步文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注重“我——你——他”这一和谐阅读关系的构建,对原有的对话模式进行丰富与发展,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生态化、持续化发展。

在阅读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单纯赏析这篇文本在语言与情感上的优美生动,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构建了“文学圈”,让小组中的成员分别从语句、词语等不同视角入手进行全方位的赏析,并且尝试通过文本描述沟通绘制相应的美术作品,在此基础上共同排练演绎,将诗词中的情感更加生动灵活地展现出来。在这种带动之下,学生在无形中实现了与诗词文本地对话,也加深了与彼此之间地沟通交流,用更加丰富有趣的方式展现了文本,在文学素养、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这些对话模式看似是自由的,但却不是随意进行的,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对话沟通之前做好充足地准备,能够侧重突出文本中的信息与亮点,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动向,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握沟通交流的规则,实现与文本、他人之间的真正互动。

(二)反思自我,对话自己

除了进行师生、生生、生本对话以外,对话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学生在“文学圈”散步的过程中,会接受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反思,很难把握住重要的信息,提升自我。

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后,学生在文学圈活动中一起阅读了《三国演义》。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参与“心灵散步”,通过冥想的方式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找出自己有什么值得提高的地方。如有学生发现:“我在阅读时参与度比较低,总是听他人说,但是自己却并没有积极发言。而且我在阅读时,觉得三国战争主题的作品,不够吸引我,所以阅读不够认真,这导致我和大家交流时,根本没有共同话题。我以后要避免这种情况,让自己的阅读面更广一些,这样和同学交流时也有话可说。”该生发现,这样的反思能帮助自己快速找到问题,有了后续的努力方向,对提升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心灵散步”的活动,通过冥想的方式回顾自己文学阅读、创作的过程,想一下有什么收获,找到不足之处。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话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三、创新混搭方式,培养习惯

混搭方式的创新指的是在自由的散步哲学视阈下,“文学圈”地构建应该推动学习方式的自由灵活,不要拘泥于现有的环境、团体与氛围,可以走出班级的限制,引导学生实现跨班级、跨年级地阅读组合,或者是带动学生走出校园,能够利用现有的家庭、社区、图书馆等不同的资源,构建更为广泛的文学圈。只有走出校园,融入生活,不断拓展文学圈,才能将良好的阅读行为贯彻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阅读习惯。对此,教师应该先实现自身视野与思维地拓展,从不同渠道搜集更多的阅读素材,鼓励学生的多元化交互,稳步推进混搭方式的创新。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较为注重“班班传递”“年级传递”与“自由传递”。在阅读学习了《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之后,很多学生就被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故事所吸引,教师特别组织了“我与历史”阅读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搜集到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打白骨精》等文学故事进行分享,书写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是尝试写一个不同的故事。在学生进行初步地阅读与分享之后,教师将其整理成合集,举办交流鉴赏会,引导其他班级、其他年级进行共同地观摩与鉴赏,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认知进一步传递下去。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力不同,可以让他们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更多地引导与带动,愿意在阅读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思考与情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搭建分享平台,内化认知

(一)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喜悦

在“文学圈”的支持下,学生地阅读与分享变得更加自由,教师不能以过去的字、词、句的鉴赏来约束学生地分享,而是应该在散步哲学视阈的影响下,本着生命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构建多元化的分享平台,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展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认知,推进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开展故事会、书签制作、话剧表演、连环画绘制、书评等不同活动,在加强学生交流的同时,实现“文学圈”活动内容、分享平台的拓展与丰富。

在学习了《猴王出世》一文之后,教师就观察到很多学生十分喜欢《西游记》中的故事,而且有较为强烈地表演欲,希望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理解表现出孙悟空等不同角色形象。对此,教师并没有局限于《猴王出世》这一篇文本,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西游记》专题小组,选择一个到两个《西游记》中的片段进行表演,以舞台剧的形式来深化他们对名著在语言、情感上地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认知其中的人物形象。在这种互动下,学生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感悟,阅读认知也得到了深化。

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让学生在“文学圈”地带动下,自主沉浸到文学素材之中,得到自由地生长与发展。

(二)交流观点,做到反思和提高

在平台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正向的、积极的观点,但是同时也有可能收到各种批评意见。如何处理好这些观点,做到反思和提高,也是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散步哲学要求让学生以自然的状态融入学习中,但是并不是说,让学生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坐视不理。相反,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分析,分辨哲学意见的对错,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修改方向。

如在学习《猴王出世》一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小组互动学习中,阅读《西游记》,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和同伴分享交流。在分享的过程中,有学生将自己写到了文章中,创作了《我和孙悟空的故事》一文,在探讨中,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的构思十分新颖,将‘我’融入到故事中,写得很有趣。”但是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在网络上有很多类似的文章,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我认为这篇文章也是胡编乱造的。”这样的负面评价让学生感到很难受,此时教师鼓励其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该观点是否正确。学生仔细思考后认为:“我的确是借鉴了网络上的一些穿越文。而且,我的改编并没有延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根据我自己的想法重新塑造了一个人物。这样的人物可以取任何名字,缺少孙悟空的典型性。”他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思考如何改进。

在分析评价观点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关心和爱护,但是也有可能会遇到批评。此时要分清楚这些负面观点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如果是善意的,还要思考自己该如何改正,要怎样调整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得到提升和发展。

五、推进多元评价,关注成长

“文学圈”的构建是在散步哲学视阈下关注每个学生地成长发展,对此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小组构建、沟通交流地开展,还需要开展科学合理地评价活动,通过立体式、服务式、多元式地评价,让学生获得更多地肯定鼓励,也让学生找到自身在阅读中的不足,能够从小组阅读中学习更多的经验,从阅读资源中获得更多的养分,从而实现长远地成长发展。

在学生进行名著《西游记》的舞台剧表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多元化地评价,说出自己在观看了这一舞台剧作品之后形成怎样的感受,对人物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有的学生不仅从表演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良好地建议,还结合了原本的文学作品,对其中的艺术魅力、文学色彩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赏析。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是评价主体的重要构成之一,既分析评价了学生表演的大胆之处,同时还给出了一些相关文学作品地推荐,让学生在这次活动之后依然能够学习阅读更多的资源,能够实现进一步地分享交流。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本位”,帮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的渠道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精彩,在“文学圈”地带动下有着更加良好出色地表现。

散步哲学要求将学生置于轻松、自然的教育情境中,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本真的领悟,而“儿童生长性文学圈”以合作学习为基础,基于学生自身阅读需求而自由组建,符合散步哲学的特点,能让学生进入到共生和共升的生长性阅读情形中。在“文学圈”中,学生能够自主组建、自由对话、自由搭配、自由分享、自由评价,他们的身心得到了自由释放,这样能让他们提升阅读体会,发现阅读乐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散步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我们需要文学
小赛去散步
小豆豆去散步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作品与数学
最美妙的散步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
弗兰纳里·奥康纳文学作品的多重审美空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