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内隐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22-11-20刘慧慧
刘慧慧
外显行为指人类观察到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的活动、动作和行动构成。[1]人的外显行为都是由心理动机支配、推动的,并指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人的特定需要。外部环境的刺激或内部生理活动的变化,形成人的心理活动反应和变化,进而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2]内隐心理是个体对事物所持有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3]外显行为是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外显活动。从外显行为可以推测出他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并能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的解释或预测。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外显行为背后的内隐心理。从学生的外显行为觉察他们的内隐心理是心理健康教师走进学生内心、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法宝,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咨询中“洞察”学生的内隐心理
心理咨询中的“洞察”指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与透彻分析。心理健康教师敏锐地洞察学生内心可以让学生感觉“被看见”,准确地洞察学生的想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信任心理健康教师,有助于实现心理咨询目标。
笔者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高三女生向笔者倾诉(已征求当事学生的同意)。
学生:老师,我长大后不想结婚。结婚意味着我要多照顾一个人。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洗衣、做饭。后来,弟弟出生了,我和父母一起照顾他。我一直都在照顾别人,我觉得婚姻就是累赘,结婚意味着我又要多照顾一个人。
教师:老师能感觉到你在家里承担了很多责任,并且很多责任不应该由你承担。
学生:老师,我都习惯了。我还有一个苦恼,就是我弟弟早恋了,我特别担心他。
教师: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要担心弟弟早恋?你为什么总是要照顾弟弟?
学生沉默了10秒钟。
学生: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这可能是我的习惯吧。
教师:你从小到大都按照父母的要求照顾弟弟、承担家务,你内心仿佛有这样一种声音——爸爸妈妈,我已经按照你们的要求照顾弟弟了,你们能不能多“看见”我一点,多爱我一点。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你们的爱,被你们“看见”啊!
听了教师的话,学生的眼泪夺眶而出。
透过表面现象洞察学生的内隐心理是心理健康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直指学生心灵深处的洞察,可以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实”。为了更好地洞察学生的心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专注同在”与“悬浮倾听”。
“专注同在”指心理健康教师在开展心理咨询或与学生交流时,用心倾听学生说的每句话,切身体会学生的苦恼。[4]在上述案例中,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做到与学生“专注同在”,才能捕捉到学生的内隐心理。“专注同在”是洞察学生内隐心理的前提和基础。“专注同在”不仅可以帮助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还可以助力心理健康教师全面地倾听学生语言、肢体动作传递的信息,从而洞察学生的内隐心理。
“悬浮倾听”指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对听到的所有内容保持相同的关注度。[5]“悬浮倾听”能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警觉性,帮助心理健康教师注意到学生的所有信息,从而做出相对准确的洞察和判断,给予学生准确回应。“悬浮倾听”是准确洞察学生内隐心理的关键。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在“悬浮倾听”之后才向来访学生提问:“你为什么要担心弟弟早恋?你为什么总是要照顾弟弟?”进而引发学生思考。
2.“感同身受”与“用心若镜”。
“感同身受”即共情,指心理健康教师如同亲身经历一样能够共情学生的感受,并用适当的语言或动作表达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到被理解。[6]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师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时刻牢记不能完全融入学生的角色中。心理健康教师“感同身受”的是学生的情绪、认知、想法等。“感同身受”是洞察学生内隐心理的前提和基础。在上述案例中,心理健康教师正是因为对学生的遭遇感同身受,所以才能“看见”学生的内隐心理:“你们能不能多‘看见’我一点,多爱我一点。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你们的爱,被你们‘看见’啊!”
“用心若镜”即内心要像明镜一样,客观地反映事物。[7]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要保持“用心若镜”的状态,“照出”学生的内隐心理,不能夹杂自己的主观投射。心理健康教师若把自己的情绪、价值观投射到学生身上,这就是违背了“用心若镜”的原则。在上述案例中,“你从小到大都按照父母的要求照顾弟弟、承担家务”这句话“照出”了客观事实。如果心理健康教师认为帮助父母照顾弟弟是学生应尽的义务,那么就无法“看到”学生的内隐心理。由此可见,“用心若镜”是洞察学生内隐心理的关键。
二、在课堂上“看见”学生的内隐心理
心理健康教师不能仅用眼睛“看见”,更要用心“看见”[8],只有心理健康教师真正“看见”学生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时,学生才会感到被理解,进而向心理健康教师敞开心扉。“看见”是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建立深层联结的前提,“看见”是培养学生积极情绪的重要因素。在一次心理辅导课上,笔者带领全班学生开展活动,大多数学生都能闭上眼睛认真参与活动,只有一个学生一直瞪着眼睛看着笔者。该学生在活动中的做法与平日表现大相径庭。笔者快速判断该学生可能因为不愿面对父母而拒绝参与活动。拒绝参与活动这个外显行为透露出他可能和父母的关系并不融洽,并不是真正想要与教师对抗。因此,笔者并没有批评他。后来经笔者私下了解,他和父母的关系确实存在问题。从学生的外显行为可以觉察他们的内隐心理,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向心理健康教师敞开心扉。正因为“看见”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读懂”学生的内隐心理。
三、在聊天中“意识”到学生的内隐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由意识控制,其他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主宰。潜意识主动运作,人却无法觉察。无意识行为往往是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而许多人却不懂它、忽略它。[9]内隐心理就是潜意识的一部分,如果学生能把内隐心理意识化,开始自我觉醒,就可能改变外显行为。
曾经有个高一男生在咨询中向笔者袒露心声。以下是笔者与该男生之间的对话(已征求当事学生的同意)。
学生:在我来这所学校之前,我妈妈花了七千多块钱给我报了一个管教班,但没有任何作用。从小到大,不论我做什么我妈都要管,我想做什么她都不支持,这让我很郁闷。
教师:妈妈的管教方式让你觉得没有自由吗?
学生:是的,所以我就和她对着干,她越不让我做什么,我就偏要做。
教师:所以你放任自己不学习,也是在反抗妈妈吗?
学生:是的,老师。我拒绝学习就是为了反抗她。
教师:你现在长大了,所以不希望妈妈还用管教小朋友的方式对待你,是吗?
学生:是的,我希望妈妈能意识到我已经长大了,能改变对待我的方式。
心理健康教师帮助学生“看见”自己外显行为背后隐藏的内隐心理,这是“意识”到学生内隐心理的重要步骤。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意识”到学生内隐心理。
1.倾听学生话语,唤醒学生“潜意识”。
心理健康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要从学生的语言、动作中捕捉学生的“潜意识”,感受到学生的内隐心理,并给予反馈。同时,心理健康教师需要适时向学生反馈信息,确认自身判断的准确性。在反馈信息时,可以采用以下2种句式:一种是疑问句式,如“听你这样说,我隐约有一种感觉……,是吗?”“听你这样表达,我仿佛感受到……,是吗?”另一种是肯定句式,直接向学生表达心理健康教师理解的内容。当学生愿意直面真实的自己时,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使用疑问句式,因为此时使用疑问句式有助于学生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当学生犹豫是否要面对真实的自己时,则可以选择肯定句式,因为使用肯定句式会赋予学生力量,让学生可以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
2.引导学生觉察内隐心理,反思自身外在行为。
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外显行为中意识到内隐心理,学会反思自己的外显行为,觉察自己的真实需求,将外显行为和内隐心理建立联结,帮助学生成长。首先,心理健康教师需要树立榜样,可以通过示范内隐心理案例,让学生觉察、体悟并探索自己外显行为背后的内隐心理。其次,心理健康教师不能直接反馈意见,要启发学生自我觉察,让学生觉察积压在自己心中、不能被合理表达的情绪。最后,心理健康教师要学会等待学生“觉醒”,并不是所有被启发的学生都能第一时间学会自我觉察,心理健康教师要带领学生多练习和体验,锻炼他们的觉察力,学习如何通过外显行为觉察内隐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