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写促读:用文字之镜,引阅读之思
——以《蟋蟀的住宅》一文教学为例
2022-11-20陈瑶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陈瑶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语文教学,往往由读到写,理解了、习得了,再尝试迁移运用,这是常规的正向思维。事实上,阅读的本质,并非对内容信息简单汲取,而是洞察自我的一种审视。只有在经典文本的关照下,学生才能折射出自身思考的不足。在教学统编版四上《蟋蟀的住宅》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环节,用原生态的文字,记录和呈现他们的阅读理解,促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一、精准设置前置任务,在自主选择中经历本真表达
这里所谓的前置性任务,一是学生课前自主性的朗读预习,扫除课文阅读的障碍,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教师根据课文信息,遴选、策划出具有指向性的选题,给予学生自主性选择的空间,结合课文中了解到的资源,完成表达练笔。针对《蟋蟀的住宅》一文内容,可以遴选、确立选题:“蟋蟀为住宅选址的故事”“蟋蟀是个建筑高手”,聆听蟋蟀的琴声。
这些选题并非凭空产生,而完全产生于课文内容。同时,教师尽可能避免以问题的方式作为选题,如“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址的”“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一旦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无形之中就背负了“被质疑”的压力感,其思维必将受限。
这种指向性的问题,不仅为学生明确了阅读方向,同时给予了学生广阔、自主的阅读空间。学生初读课文之后,遴选话题,撰写故事,其内容无非源自两处:一是课文直接呈现的信息;二是自己在阅读中的想象。如“见识一下蟋蟀伟大的住宅”,学生要写好这个话题,就需要对课文中描写住宅的语句深入细读,同时避免对信息进行机械搬运。
事实上,作者在描写蟋蟀住宅特征时,所呈现出来的思维构思是非常精妙的。如在课文第二自然段,不仅展示了蟋蟀的住宅选择在“排水优良”的地方,而且还有“温和的阳光”,同时在第五自然段,作者曾经对蟋蟀住宅的外围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描写,而这些重要的资源,并不能受到学生的关注,他们往往习惯于抓住其中的一处,就认为获得了全部资源。在原生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价值信息,也只限定于其中的一面,而这些正是学生在表达和写作过程中与文本作者所形成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阅读的重要突破口。让学生真正从文本的这些信息中,洞察语言背后的写作方法和用意。
由此,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在汲取中加工,更在加工后输出,完全将原本机械的预习任务,转变成为了一种极具创造性的阅读,同时也将自己所形成的认知困惑,带进了课堂,形成了强烈而有效的阅读期待。
二、用思考阅读,审视自己的原生表达
学生在课前形成的文字,不仅是预习阅读的成果,更是走进课堂的“投名状”。教师无需依照固有套路展开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的学情,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推荐优秀作品,以展示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入阅读。还以“见识一下蟋蟀伟大的住宅”这个话题为例,在朗读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蟋蟀住宅”的:如何选择住址、怎样修建住宅以及住宅的外形和特点。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紧扣这三个方面,集体重回课文,寻找并圈画出课文描写这三个方面的语句,以对照的方式,找出课文描写的不同。探究此处的不同,绝不是要形成“课文高妙,学生低劣”的传统印象,通过对比,洞察不同表达所形成的不同效果,顺势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对两位作者不同表达的关注上。有些词句源自课文,学生是灵活运用,有的则是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这样的语文学习就脱离了纯粹性理解的层面。
如有位同学在表达中,虽然也提及了蟋蟀对于住宅住址的选择,但只用了“慎重”一词一笔带过,并未能将课文中的信息,整合进自己的文字之中。这是练笔中的一处遗憾,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扇窗户,一扇通向文本内容和表达秘妙的窗户。教师就此契机,顺势而为,引导学生结合刚才阅读时圈画的语句,并展开想象,以集体创作的方式,铸就了一篇更完善的阅读练笔。那教师究竟应该作何回应呢?教师需要抓住课文第二自然段当中一句非常重要的提醒:“别的昆虫大多是临时的隐蔽场,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之毫不可惜。”这句话虽然是描写别的昆虫,但对于展现蟋蟀住宅的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正是蟋蟀慎重选择住址的一个重要体现。从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信息来看,蟋蟀对于选择住址的慎重,一方面体现在对天然优势的智慧选择上,比如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住宅选择的自主劳动——那就是在选择天然优势的场所之外,还要通过自己一点一点的挖掘。而这些资源之所以没有真正融入学生自身原生态创作过程之中,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发现这样的语言背后,正是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有效印证,同时更是蟋蟀对自己住宅选择和铸造的“慎重”体现。
纵观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将课文和学生的原生态文字,作为教学的素材,以互文对照的方式,感受不同作者在素材选择、遣词造句上的构思和用心,在明晰异同的过程中,将学生从被动吸收的角度,转化成为消化之后的积极运用。而对于创作文本中的不足,则鼓励学生以课文为源头,以品读、遴选和补充的方式加以完善,使得其他学生一起转变成为创作者。
三、基于对比两种阅读趋向的深度洞察
不同的取向和用意,会造就不同的阅读行为。一般情况下,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理解维度下,用纯阅读的方式去教阅读;另一种是以表达为目标,用学生写作的文字来教阅读。
以“理解”为目标,较为常见,确定关键词语、品析语言内涵,洞察表达策略,以期达到理解内容和习得表达的效果。学生的获取,只能定位于信息、概念的肤浅层面,仅仅是对别人认知、理念和方法的搬运。当然,这些在阅读初期,都是必要的,对于一些相对简单浅显的课文,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有所体悟。
比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时,只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掌握修建的过程,感受蟋蟀的聪明、勤劳和坚持,则是远远不够的。充其量,有的教师还会相机渗透类似于“拟人”“想象”等写作的名词,或者独特的典型句式,其本质也是将教师一厢情愿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而已。
以“表达”为目标的阅读,更加聚焦于“掌握”,且绝不是以机械灌输的方式,强行硬塞给学生,而是从课文内容中提炼出原文的话题,引导学生将自己贮藏在意识中的阅读所得,转化为显性的语言文字。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纯表达,还是学生用文字表达的方式来阅读课文的支撑。具体教学中,学生创作的原生态作品,也不再是应付教师检查的一项“作业”,而一跃成为了可以与课文并驾齐驱的“教学资源”。无论是被学生“揉”进作品中的课文信息,还是被忽略掉的课文内容,都可以作为学生后续品读、交流的重要对象,为学生深入洞察和感知教材文本中的内在魅力奠定基础。
由此,学生之写成为了学生之读的牵引。写,然后才能知不足。课堂中,学生根据评价和交流,明晰自己存在的问题,完善自身的创作,这也是进一步重读课文、深化理解的过程。纵观整个过程,学生首先进行自主性阅读,然后再自由地写,了解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维度和程度,掌握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其次,重新再读,一方面品读学生表达的精彩,另一方面则是品味和鉴赏作者表达的精妙;最后,理解之后的完善表达,使得自己的作品日臻完美。
用自己的文字来推动阅读,绝不是要站立在“理解性”阅读的对立面,而是本着发展学生阅读力、提升学生表达力、历练学生思考力的原则,这种方式更具有优势。有了阅读力,学生才能对文本形成敏锐意识,高效洞察其中的表达秘妙;有了表达力,学生才能最简洁地将自己的情感、观点展现出来;有了思考力,学生才能把握读写联系,促进读写再上新台阶。唯有三力齐发,才能真正推动学生表达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