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生命意义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2022-11-20魏琳诺耿希峰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个体心理健康意义

魏琳诺 耿希峰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从简单追求温饱,到关注生活的品质,并且以更高的精神需求引领自我的建设与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我们必将放缓脚步来思考文化发展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物质的需求,更是对精神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这也就是在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的原因。这是因为在文化复兴的过程中,社会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而文化发展的根基却并不仅仅是文化,更多的是一种从思想上的文化认同感。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相关教育,就成了一个时代的命题。

一、什么是生命意义感

(一)生命意义感的含义

对于生命意义感,学术界内尚未有一个权威且完整的定义,西方文化中将生命意义感作为衡量个体幸福感指数的一个重要变量,认为生命意义感包括对生命的整合感,生命的目标感等。弗兰克(Frankl)在《活出意义来》一书中提出,“生命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是个体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生命中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是特定的时间里感受到的特定的意义”。生命意义感与个体的追求与目标息息相关,换言之,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规划,就能够有更加强烈的生命意义感。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随着精神需求的提升,生命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获得物质上的财富,更多的是实现自我的价值,创造生命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的社会期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有重大意义,且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对于实现使命的追求,是时代赋予生命意义感的新含义。

(二)生命意义感的价值

首先,生命意义感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由于其生命意义感低下,在心理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觉得自己人生缺乏意义和价值,进而可能感到空虚,产生挫败感。尽管对生命意义感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具体方式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差异,但关于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却达成了一致,研究者们认为生命意义感是人生幸福的必备因素,在寻找生命意义感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幸福感在不断地升华,最终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其次,生命意义感能够使个体不断获得自我成就感,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生命意义感的精神内核有着强大的驱动力,能够促使个体树立清晰的目标、建立扎实的规划与路径,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鞭策自己,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自我成就感,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断付出努力,且这一目标更多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追求。

最后,生命意义感能够给予个体精神力量,间接帮助获得健康的生理状态。在临床医学研究方面,探究心理健康与寿命长短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生命意义感与健康的心理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们通过研究证明,生命意义感与心理疾病密切相关,生命意义感低的个体,患心理疾病的概率较高。缺乏生命意义感意味着没有明确的目标,浑浑噩噩的度日,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精神能量逐渐弱化。缺乏生命意义感,个体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淡然,不知道什么行为重要,什么行为有用或是有趣。

二、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表现及成因

(一)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表现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处在一个相对不是很明确的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生命意义感有着多元化的衡量标准,但总体而言,与“生命是有意义的”和“我正在追寻生命中的意义”这两点认知密不可分。生命意义感较弱的大学生,部分人是认为“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我也不需要追寻生命的意义”,部分人是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但自己并不想追寻生命的意义”,少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尝试追寻过生命的意义但却没有发现生命的意义”。在性别差异方面,研究表明男生的生命意义感略高于女生,女生在生活目标上有着更加明确的感知,但总体来讲,性别对于生命意义感的感知力影响并不明显,男女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为了表明先天的生理区别对于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这一表现证明了生命意义感是后期培养的,受到先天的影响是相对较少的。

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其生命意义感也会受到不同时段不同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微小的变化。不同年级段的大学生有着不同强烈程度的生命意义感的现象,如大三的同学在经历了一定的迷茫期之后,面临着进入社会找工作的挑战,因此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强烈感知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而大一的同学往往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也能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大学生活。但大二的同学却处于一个尴尬期,感知到大学生活或许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偏差,但又无法在实际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感。

(二)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表现的成因

首先,在现代和平繁荣的环境下,无法清晰地建立目标以获取自我成就感,是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中,对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教育比较匮乏,甚至有很多大学生在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对生命意义的感知也是相对缺失的。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中,也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实际上是对自我价值的迷茫,即“无法感知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无法感知自己工作与学习的价值是什么”。国难时期,周总理能够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自己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在和平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与拼搏的意义。

其次,对自我价值的感知缺乏加剧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低下。对自我价值的感知更多是需要在实际的行为中得以验证的,即让大学生能够从小、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会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价值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都生活在家庭的温室中,更多的是被呵护,而不是保护他人;是被父母养育,而不是以自己的力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学校中,老师的教育也往往是传授知识,而鲜少会教育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并回报社会等。种种的行为造成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感知不断降低,对生命意义感的感知也不断降低。

三、生命意义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从生命意义感细化的因素上来讲,生命态度、生活目标、生活价值等因素与心理健康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素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探讨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生命意义感的两大核心内核来说明,即自我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自我成就感的来源是对事物发展的把控感,即当大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控一些事物的发展时,就能够由此获得成就感。生命意义感中的自我成就感不仅是来源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更是将其内涵升华到了掌控自己的人生以获取成就感。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生命意义感强,就意味着能够不断获得自我成就感,意味着个体对于人生进展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节奏把握,同时也可以作为鞭策的力量——为了获得这一种自我成就感,必须加强学习,充实自我,增强自己的能力;且要保持积极的生命态度,有明确正向的生活目标,能够为自己的生命价值付出持续的努力,不断克服自己的一些消极情绪,如强迫症、过于敏感以及抑郁等。目标的确立与实现为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具有强大的力量并使得大学生对于目标的追求能够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并保持健康的心理。

自我价值感的内涵是“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己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作用”,自我价值感的内核是自信、自尊和自强。很显然,这样强大的正向心理暗示下,个体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进行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获得健康的心理。在高度的自我价值感的引导下,对于自我人格的肯定不断加强,个体的地位和声誉不断提高,个人的目标也能够不断提高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而获得更好的自我成就感,使得个体的心理不断趋于稳定和强大。

四、提升生命意义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加强相关课堂及实践教育

要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首先就需要帮助他们对生命意义感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树立人生的目标和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已经逐渐得到重视,学校应开展相关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一些讲座,或者是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之类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在了解生命意义感的含义之后,不断探索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认知感。理论和实践教育进行结合,帮助大学生不断发掘自身的价值。

(二)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提升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同样有利于提升其生命意义感,和平年代的使命感更加表现在以工作的形式展现出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在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不断深化了自己的生命意义感认知。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其一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合适的行业与岗位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其二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遇到困难以及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并接受,并且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而不是因此对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行质疑,从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辅导,提升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同样能够帮助其提升生命意义感,即实现生命意义感的方式与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依靠获得优异的成绩或者是找到满意高薪的工作,同样也可以在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样也是有着多元化的实现途径,不一定要做社会的英雄,也可以做朋友们的英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心理调节作用,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身的生命意义感,同时更有多方面的益处,如帮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见识,对于世界的多样性有深入的了解。因此,高校教育也应该加入人际关系处理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进行人际交往,如何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感。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是较为匮乏的,不少家长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只在基础教育阶段起作用,而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有着自己的判断,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因此家庭教育的相关作用就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家庭教育同样是贯穿人一生的必修课。有着强烈的生命意义感的家长,对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有着深刻的认知与感知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能够潜移默化地进行影响。因此,高校也应该与大学生的家庭保持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在个体的教育上,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来分析学生的一些行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高校也应呼吁家长与学校一起,参与到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建设中来,倡导家长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相关的实践经验来进行相关的指导,创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当人的要求不断提高,实现自我价值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时代对大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某些大学生却往往将这些要求当成是束缚与枷锁,这正是因为他们缺少生命意义感。生命意义感不是教导大学生成为社会的英雄,而应该是教导大学生成为自己的英雄,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己任。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着正向的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不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高校校方,应该从重视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感的理论教育、就业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以及倡导家校合作等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个体心理健康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