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育科研品质提升的基本策略*

2022-11-20钱家荣

江苏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选题学术研究

钱家荣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专业工作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教师教育的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都能证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然而,在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者群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与教师教育科研的热情相比,科研方法的选用、科研操作的规范等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教师的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是否指向教育问题的解决?能否科学地揭示教育发展进程及规律?教育研究结论是否经得起质疑与挑战?这些担忧已不再是教育科研生态自身的问题,而是影响教师育人本领提升和专业发展、学校高品质发展的重大问题。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必须上下齐心,共同发力,促进科研品质提升。

从教师个体角度,如何提高研究品质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炼科研初心,正科研品格——提升教师科研品质的必要保证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养与研究品质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科研初心和科研品格,即“立心”与“立信”两大素质。

“立心”要立的是教师的教育求真心,包括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的学术使命感。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才能在汲取教育理论精华、追求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改革创新诸方面,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敢于突破固有思维、超越自我。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既表现为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教书育人情怀和担当,也表现为追求教育臻美、创建独特的教学风格等方面;教师的学术使命感则体现在富有学术良知和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等方面。

科研贵在“诚信”,教师“立信”的重要基础是其学风与文风。教师的优良学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扎实严谨;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教师朴实的文风有几个检验标准:注重事实,信而有据;敢于创新,观点鲜明;文体通达,简洁凝练;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教育研究有浓厚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乐在其中,就不会为了真实而甘愿废寝忘食,浮夸风、功利心就会不期而至。其次,教师要实打实地为科研付出时间——查阅文献需要时间,设计研究方案需要时间,编制调查问卷需要时间,访谈需要时间,收集材料需要时间,统计研究资料需要时间,撰写研究报告需要时间……教师必须以坚持力的提升实现研究一事而成一事的初衷。最后,教师要学方法论、学思维方式,尤其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教师必须学会深入地思考,用怀疑推动科学发现,用验证探索教育规律。

二、学科研方法,树科研规范——提升教师科研品质的基本前提和重中之重

研究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不但赋予教师观察现象和发现问题的感知力,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教师在教育研究中,通过文献研究法,可以更好地梳理已有的研究,寻找研究的逻辑起点,为自己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做出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打好基础;通过调查研究法,可以更好地摸清实际现状,从而明晰问题,驱动解决问题的“大脑”,去寻找应对之策和最佳路径;通过实验研究法,可以更好地验证假设,探索规律,精准归因,精准施策;通过案例研究法,可以更好地检验设想,窥斑见豹,展示经验。

总之,方法是工具,是前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好科研方法是教师提升科研品质的重中之重,方法的精当操作直接体现研究的专业性,决定研究的质量。

三、实科研过程,证科研真伪——提升教师科研品质的核心

1.明确研究方向,选好研究主题

追求品质的过程,贯穿整个科研过程,也是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做科研的过程。教育科研过程,从选择主题、立项、开题、实施研究,到中期检查、结题鉴定、项目完成,一步紧一步,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每一环都必须做到高品质,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高品质。其中明确研究方向、选好研究主题是首要环节。

高品质的研究主题一定具有新颖性、前瞻性、独特性、可行性等特性,甚至需要具备战略性、关键性、唯一性,而科研视野的欠缺恰是我们中小学教师的短板,必须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磨练、提升。

选题方面的训练要考虑到如下要素:选题方向,即选题是否符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自己一贯的研究方向;选题难度,即选题是否适合自己的研究能力;选题类型,即选题是偏于理论研究还是偏于实践研究;选题创新,即选题是新颖、独特、前沿性课题还是重复研究,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内容上的创新,还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创新;选题价值,即选题是否针对现实教育问题,有实际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选题大小,即选题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2.强化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

围绕核心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方面中小学教师有热情、肯投入;但在具体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靠的主要还是经验,容易陷于日常工作,止于日常工作。所以,很多教师的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和检验。解决之道在于加强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突破创新的边界,通过实证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否则所谓研究还只是宽泛、朦胧与模糊的演绎,没有实际的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

推进教育研究范式转型,扎实开展教育实证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也是训练教师走上科研规范道路的必由之路。实证首先是一种理念,然后才是方法。必须从专业化的角度来提升实证方法运用的规范性,这需要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学习、消化、反思、沉淀和提升,将其内化为一种学术自觉。

实证最鲜明的特征是客观和量化,这就涉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解释、呈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当下教师提升科研品质最需要做又最难啃的“骨头”,训练的内容应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统计方法,以及Excel、Python、SQL 等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教师要将这些作为自己日常修炼的内容,合理安排,逐个消化,直到应用自如。“大数据”时代,教育研究一定要杜绝随意性,不能“凭感觉”;要增强科学性,学会利用统计方法和工具,用数据找真相,用数据讲好科研故事。

四、优科研表达,出科研真果——提升教师科研品质的重要抓手

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表达往往存在学术品质不高的问题,或倾向于过程描述、教学叙述,琐碎而失焦;或以日常语言赘述,冗长而乏味;或逻辑混乱,层次不清,难以理解。加强科研表达的训练,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品质,也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逻辑性、条理性,体现课堂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必须以表述力的提升优化成果表达,确立整体思维优势。

加强教师科研表达的规范性训练,一要训练教师构思富有逻辑性的框架意脉,在建构中让思想“立”起来;二要训练教师挖掘最“真”最“深”的意蕴,在酝酿中让思想“厚”起来;三要训练教师书写最“美”最“独特”的句子,在表达中让思想“亮”起来;四要训练教师严格遵循学术论文的表达规范,在文本呈现中让成果“神”起来。

总之,优化科研表达,就是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理性的学术思维、标准的成果表达范式,坚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让科研成果成为经典性的学术精品。

猜你喜欢

选题学术研究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期刊与当代学术研讨会暨《长江学术》发展论坛掠影
选题有误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