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地方文化资源让小学低学段语文课堂“接地气”

2022-11-20文/刘

名师在线 2022年25期
关键词:亳州接地气绘本

文/刘 慧

引 言

地方本土文化就像一处丰富的文化宝藏。语文教师要“用心课内,放眼课外”,善于挖掘并合理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将小学语文课堂和优秀地方文化进行巧妙结合,构建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笔者以亳州文化为例,将自己近年来的尝试一一列举,以期和一线语文教师交流分享。

一、地方文化让文本教学言之有物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1]。

小学低学段学生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人,由于其年龄、阅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不深刻、理解能力也不强。亳州文化灿若星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课堂内容之丰富、领略亳州文化之独特、感受中华文化之渊博。

例如,《中国美食》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一篇很有文化特色的课文,课文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将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展现在学生眼前,勾起了学生的“食欲”,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体会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是一种独特的地域饮食文化,而所有美食的集中展现又体现了整个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使这顿文化大餐“锦上添花”,笔者在拓展延伸环节,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一道家乡美食供大家品尝,你会选择哪一道呢?”这个问题难不倒这群美食小达人们,“香酥美味的牛肉馍、酥脆可口的油酥烧饼、回族小吃麻花与锅盔、浓郁醇香的古井贡……”紧接着,笔者利用课件展示亳州美食,引导学生用家乡方言说出推荐理由或是给它“打个广告”,一时间课堂如“炸锅”一般:“好吃类麻花,吃类笑哈哈”“牛肉馍,给啥都不换”“油酥烧饼,咬一口停不下来”……

在语文文本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亳州本土文化,让学生将视线从课本内转移到课本外,延伸到这片人杰地灵、文化繁盛之地。这样的融合方式能帮助学生从小关注地方文化大餐,细细品尝、美美回味、深深铭记。

二、地方文化让口语表达言之有理

语文教学要体现综合性与实践性。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关注亳州本土文化,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2]。

例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有一篇民谣《传统节日》,这首朗朗上口的民谣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风土人情。在课文讲解时,笔者以“热闹”二字入手,抛出问题:“同学们,谁来讲讲‘热闹’二字的识字方法?”

“说文解字”是学生的拿手活,学生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有的学生说一到节日时分,看看咱亳州的街市,人挨人、人挤人,出了很多汗,所以热是四点底;有的学生认为每当节日的时候,大家走出家门去街市逛一逛,这就是“闹”,人们都在街市上玩,就是“热闹”……

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想一想、说一说:“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们亳州有哪些让你难忘的节日风俗?”学生会反馈春节的花戏楼庙会、清明节姥姥送的柳条串烧饼、元宵节的灯会等。地方文化打开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话匣子”,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留心积累,让文化的气息萦绕在每一节口语表达的课堂上。

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亳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博大的文化资源应慢慢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透过语文课堂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将日常的点滴经历慢慢积累内化,并逐渐学会运用,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文字运用能力。

三、地方文化让习作教学素材丰富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世界,还是懵懵懂懂的,虽然可以架构作文的框架,但是作文内容略显单薄。而地方文化犹如一个万花筒,打开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语言变得丰满起来,也让学生的习作变得丰富起来。地方文化已经悄悄融进了学生的心里,只是学生还不能够运用自如。换言之,学生还不懂得巧用生活阅历丰富自己的文章内容,让语言变得生动、灵巧。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导语要求观察身边事物或者场景,引导学生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在上课之初,笔者引导学生从身边事物落笔。为了帮助学生锁定观察目标、学习观察顺序和写作手法,笔者出示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对象可以从家乡常见的事物中挑选,了解从身边事物出发、从家乡的事物着手,只要用心观察、细细感悟,就可以写出精彩的作品。有些学生对家乡的美食牛肉馍感兴趣,笔者便引导学生学习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作者描写杨梅时的写作手法,即通过细心观察,从杨梅的形、色、味具体描写杨梅果,课下观察牛肉馍的外形、味道等,让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

又如,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练习《这儿真美》中,学生在写景方面没有抓手,不知道如何进行景物的选择。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去过的美丽地方。由于学生对整体地方环境有很深的影响,因此笔者适时地引导能轻松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身边的风景上,如南湖公园、林拥城、花戏楼等就成了学生笔下描述的对象。

地方文化犹如饕餮大餐一般,为学生带来了奇妙又深刻的人生阅历,推动着学生习作能力的稳步提升,让学生的作文里闪动着文化的影子、充满生活的气息。

四、地方文化让绘本教学更具特点

儿童文学作家李学斌曾说:“文化是化在我们血脉当中的一种元素,我们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整体的表达方式,都和外国是不一样的。因此,中国的文化绘本,能够把中国孩子的童年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中国文化的方式。”[3]

近年来,中国原创绘本以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学视野逐步被广大读者认可。这些优秀的文化绘本凝结了中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小学低学段的学生提供了文化的养分。在绘本教学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联系当地的生活习惯及自身的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例如,《团圆》是一本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优质绘本,其画风与语言自然质朴,细腻地勾勒了三岁女孩毛毛在春节和父母一起过年的平凡经历,在书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当笔者把这本绘本带到课堂上的时候,学生安静、若有所思地看着书中的“自己”。

当笔者问学生:“我们在过春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会发生怎样让人觉得温馨幸福的事呢?”在学生的反馈中,笔者能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风俗的差异及生活经历的差别。有的学生讲述自己和爸爸妈妈在年三十包饺子的故事;有的学生分享自己和父母置办年货的经历;有的学生介绍自己收红包的趣事……绘本课堂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展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运用,还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与综合实践能力。

《一园青菜成了精》《荷花镇的早市》《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小石狮》等中国原创绘本,是笔者近两年在小学低学段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尝试,能够让学生透过绘本接受文化对心灵的浸润。这些绘本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叩响了学生拥抱文化的大门。中国原创绘本让小学低学段学生容易发现书中隐藏的文化美,也能够让学生透过绘本发散思维,创造更美作品。

五、地方文化让综合实践活动更显魅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师要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学会观察、善于运用,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亳州是一座人杰地灵、文化厚重的古都。在这里,老子、庄子的思想熠熠生辉;曹操、木兰的气概英勇不凡;曹植、曹丕的才华卓尔不凡;华佗的智慧流传千古……这里的艺术瑰宝花戏楼、地下长城曹操运兵道、名人故居华祖庵、风景秀丽涡河两岸、绿色青葱林拥城等,无不展现亳州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

在二年级下学期时,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夜游亳州老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由于亳州文化旅游的大力发展,晚上的亳州老街非常值得游玩、观赏。在课堂上,笔者展示了亳州老城区八步六条街的图片,以及重点的地标建筑图片,但并未说明这些建筑的名称。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父母一起手绘路线图,然后和父母一起边游玩边搜集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名称及坐落的街道名称,并把这些建筑大门上的对联抄写下来,在下次语文课堂交流分享所见、所得、所思、所想。

在三年级上学期时,随着学生文化阅历的积淀和古诗词的积累,笔者为学生设计了“飞花令”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本次“飞花令”以风、月、花、中药材为主题,在这四个主题中,风、月、花都是日常学习中常见的古诗句,但是中药材却在日常学习中鲜少遇到。

亳州作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药味儿”弥漫在亳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中药材交易大厅,还是城市展厅、华祖庵等,都能看到药材的身影。此外,流传千古的古诗词中也有着药材的身影。为了加深学生对中药材文化的感受和体验,笔者以中药材作为“飞花令”主题,帮助学生在积累古诗词的同时,增强对地方文化的喜爱之情。

在“飞花令”活动进行到中药材这一环节时,笔者展示一幅芍药图并介绍了清代诗人刘开的《城东关芍药歌》:“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透过这幅图和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亳州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文化氛围。接着,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一句句和中药材相关的古诗在课堂上大放光彩,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次“飞花令”活动中绽放,传统文化的渲染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起来。

基于亳州深厚独特的地域文化,笔者先后设计并开展了“我是小导游”“寻找写给亳州的诗句”“画亳州 话亳州”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随着一场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文化的气息渐渐浓郁,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受到了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也悄无声息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增强了班级的文化氛围并影响了家庭的文化氛围。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既帮助学生拓宽了文化视野、感受了文化魅力,推动了学生对文化深入理解和传承,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结 语

“文化让灵魂散发香气”,一线教师要多途径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用心设计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塑造健康人格。通过积淀增强文化底蕴,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浸润的语文学习历程中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亳州接地气绘本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谣言必须要制止
绘本
绘本
绘本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