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历史学科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探讨

2022-11-20福建省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亚太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历史

福建省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方 彦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开展思政教育,对中职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促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育。中职历史课教学必须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始终坚定地贯穿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实现职业人才有效培养。

一、中职历史学科渗透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薄弱

中职生的年龄和身心尚不成熟,思想品德尚未完全定型,亟须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但在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下,中职生对历史、思政等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普遍不高,历史课堂中创新学习意识并不强,学生参加思政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低,常常无法达成教育目标。特别是在开展历史探究活动中,许多学生并不自觉地接受思政教育,甚至对加强思政教育存在抵触的心理,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历史综合素养教育。

(二)教师融合教育理念滞后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实施职业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中职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教学理应内含着思政教育的培养要求。但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忽略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他们只重视历史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探索设计出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形式和途径,极大地影响了历史课教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

(三)学校缺乏课程思政合力

在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育困难重重。历史教师只固守自己的教学范围和工作职责,缺乏有效把握历史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显不足;不能与学校德育部门、班主任、思想政治、专业课等其他教师共同努力,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无形中弱化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和效益。

二、中职历史学科渗透思政教育的实践价值

(一)提升历史学科教学实效

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积极渗透思政教育,既有助于激励中职生融入思政教育情境,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深入领会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锻炼其坚毅果敢、攻坚克难、勇于探索的优秀学习品格,培育中职学生形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能使学生进一步把握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将当前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就业和创业紧密联系起来,增强自己的才干,促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二)促进专业技能全面发展

中职历史教学渗透思政教育,能指引学生将历史学科知识与国家建设、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岗位和人生理想关联起来,促进他们学会自觉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社会对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要求,使其善于发现自己所掌握知识的差距,在融合学习进程中逐渐养成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创新学习等能力,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觉悟的新时代学生。

(三)深化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渗透开展思政教育,对促进中职生自觉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公民品德等规范,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素养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增强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职历史学科渗透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发掘教材思政资源,丰富历史学科认知

中职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案例、插图和链接等资源,是渗透开展思政教育的有益教学元素。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需要,应有意识、有计划地从教材中提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案例等教育素材,整合成思政教育学习资源包,引导学生借助素材、积极运用历史学习经验来深入反思社会问题,由古及今地反观现实事件。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好历史教材资源,而且可以在历史课程中适时引领教育教学活动,增添“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中国近现代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实施思政教育的极佳教育题材。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全面系统地研读、梳理教材内容,从中发掘出有助于实施思政教育的典型资源要素,融入历史课教学进程。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和新道路”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了解1927—1937年间的革命历史事实,适时提取并融入了“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根据地建设的实践”等具体教育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既领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我们党善于结合实际国情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解了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和斗争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渗透了国情教育,让学生真切地感悟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可见,依托生动有效的历史课教学,发掘利用各类有益的历史资料,渗透开展唯物史观教育,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史实,学会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辩证观点和方法来客观地评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培育其成为爱党爱国爱人民、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学子。

(二)创设课程思政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趣

思政教育应是历史学科教学中一以贯之的教育主题,课程思政情境就是在历史课教学中整合利用各种鲜活的思政教育案例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政史交融的情境中深入体验思政教育,不断激发学习趣味,激扬创新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开展“盛世景象与灿烂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便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精选、展播“隋唐时期文学和艺术”微视频片段,指引学生进一步拓展认识隋唐时期辉煌灿烂的文学和艺术成果,使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充分领略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信息化教学情境极大增添了历史课堂的乐趣,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了历史学习志趣,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如,英雄是我国浩荡历史长河的推动者,是国家光辉历史的印记,也是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历史英雄人物为例,借助多媒体来设计信息化课堂情境,发挥先进榜样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亲近英雄、认识英雄。同时,也可以直观链入网络中“恶搞英雄烈士”的微视频案例情境,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网络中出现的个别否定方志敏、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人物、歪曲历史事实的不良行为,实质上只是为博取眼球、制造噱头,从而使学生理解诋毁革命英雄烈士不仅是错误的行为,更是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利用历史课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真实贴切的探究学习氛围,不仅广泛宣传和弘扬了革命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加强了正面教育,端正了学生的革命历史传统认识,而且激励学生形成了铭记革命历史、崇敬英雄烈士的正确观念,有效达成了思政教育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将新颖生动的时政新闻、热点事件、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等时政案例引入历史课堂中,创建问题探究情境,将历史学习与时事政治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时事政治,增强历史课堂的时代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培养胸怀天下、关注家国的使命感和国际意识。

(三)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互动分享提升能力

中职历史学科教学还具有教化人生、引领价值和塑造精神的重要功能。实施思政教育不能仅依赖于课堂这一阵地,还要通过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大力提倡校园思政教育行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思政教育氛围,充分展现政史融合教育实践的魅力和亮点,激励学生在快乐的校园天地中熔炼优秀的品质。

结合中职历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巧妙渗透思政教育。首先,中职学校和教师要重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好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课程思政要求,自觉地将校园文化建设、历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增添各种富有特色的活动性课程项目,创新设计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搭建校园文化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引领学生融入校园学习教育活动。其次,要通过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思政教育。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历史兴趣小组、专题报告会、故事会等有效形式,激励学生一起探索和学习历史,进一步掌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政治形势和时代概貌,从而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使他们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再次,要重视开设历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融入校园综合实践学习活动,适时渗透思政教育。例如,通过开设历史研究性学习、校本选修课程等,结合各专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历史学习与思想政治、专业技术、技能实训等有机整合在一起,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最后,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在领悟历史的同时培育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协同校团委,通过开展新生军训、国旗下的讲话、“贺中秋迎国庆”游园、主题征文、“你的职业选择”校园问卷调查、成人宣誓、“一二·九”合唱比赛、五四艺术节、读史立志做跨世纪新人、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演讲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让更多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融进活动、贴近学生,更好地渗透、展现思政教育的功能,使学生在踊跃参与校园活动中更加明确站在政治高度学好历史、用好历史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思政和德育意识,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四)拓展课外主题实践,涵养历史综合素养

中职历史渗透思政教育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学科教学与课外主题实践相结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持续增强对历史事实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形成健全的历史家国情怀。

一方面,中职历史学科教学要紧密结合中职生的职业发展目标,恰当拓展课外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历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师在设计历史课程教学时应充分融入实践性内容,使学生既能体验到鲜活的实践场景和情趣,又能引申到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例如,本地区蕴藏着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烈士陵园等丰富悠久的红色教育资源,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博物馆等实践场所。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弘扬红色之光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历史研学旅行活动,融合红色旅游文化,师生一起游览红色景区、讲述经典革命历史故事。学生尽情徜徉在历史拓展学习实践中,积极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历史、追寻革命时代印记,既深刻认识了光荣的地方革命历史,领略到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又激起了勤奋学习、锻炼技能的热情。

另一方面,要联系中职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发掘地方性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应创新历史教育实践形式,摒弃传统“满堂灌”的说教方式,引领学生融入广阔生动的实践进程,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巧妙渗透思政教育。例如,带领学生深入酒店、旅游公司、餐饮公司等企业,进行参观和调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人才选聘制度和用工制度,了解企业未来就业等情况,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养成良好的品德,才有远大的发展前途。这样,通过参观、采访、学习等行动,为学生增添了无限的直观感受,使他们获得了珍贵的一手学习资料,增进了实践体验,增强了历史现场学习感悟,启迪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融合思政教育是提升中职历史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坚持创新历史学科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不断丰富思政教育手段,用好思政教育资源,落实落细思政教育成果,实现历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双赢教育目标,促进学生有效积累历史核心素养,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历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历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