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的研究

2022-11-20吕新建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存货账款预警

文/吕新建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因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偏离正常范围及由此造成财务损失的风险。煤炭企业的经营运作,其最终成果体现在财务上,经营风险最终也体现和归结于企业的财务风险。为此,煤炭企业建立包括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重点指标预警报告机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等内容的财务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对风险进行数字化预警和事前防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在企业财务危机控制中,科学设立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它是财务风险防控预警机制的基础,财务指标的变化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风向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或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可采用反映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资产质量等4个方面10项财务指标。具体包括: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或有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反映企业资本结构;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反映企业资产运用效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信息化平台是企业开展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动态操作平台和重要技术手段,煤炭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以上指标进行自动计算、自动抓取,确保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2.明确财务风险测评方法

财务风险测评应采用企业实际值与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对比的办法,每项测评指标满分为10分,10项测评指标得分即为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测评汇总结果。测评汇总结果划分为三个档次:80~100分为良好值;60~80分为平均值;60分以下为较差值。

财务风险指标的测评汇总,具体方式是运用企业实际值与全国行业不同档次标准值进行对比,按照专家确定的相应权重和系数进行适当调整后,最终得出企业财务风险的量化评分,并通过可量化的测评结果,科学客观地划分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档次。目的是根据企业财务风险档次,确定监控等级,遵循风险防控的成本效益原则,采取不同的风险防控策略和风险防控措施对风险进行适当防控。

财务风险指标测评结果为较差值的,列为财务风险特别监控单位;测评结果为平均值的,列为财务风险重点关注单位;测评结果为良好值的,列为财务风险一般关注单位。财务风险特别监控单位及重点关注单位,需及时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一般关注单位,只需对财务风险进行关注并加以适当的控制。

3.设置财务风险指标的预警区间

根据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将各项指标在行业值较差值以下的作为特别监控指标;行业值平均值与较差值之间的作为重点监控指标;在平均值以上的作为一般监控指标。企业财务部门应每年根据《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对预警区间进行调整。

4.编制财务风险报告和分析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特别监控单位及重点关注单位,要针对财务风险测评得分较低的指标,定期编制财务风险报告和分析报告,分析原因,查找财务风险源头,研究防范改进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减少因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二、重点指标的预警报告机制

在财务风险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防范风险,加大监控力度,还应建立重点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重点指标的重点监控,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转效率和运转效果。

1.企业债务风险预警

依据各单位的决算数据,参照《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及企业实际,将企业债务风险划分为三个预警区间。

一是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属于债务风险特别监控企业。二是资产负债率介于70%~80%的,属于债务风险重点关注的企业。三是资产负债率低于70%的,属于一般关注的企业。

对属于债务风险特别监控的企业,应编制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分析原因,制定和落实应对措施;属于债务风险重点关注的企业,根据风险提示,制定债务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

2.应收账款占用预警

侧重于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做好应收账款占用预警,应建立以下预警指标:一是设置最高赊销额。按照客户资信评估情况,对主要客户分别设置最高赊销金额,如超过这一额度不能发货。对事实上高于设置最高赊销额的客户,每月的收款应大于供货,逐步压缩到最高赊销额以内。二是设置最长赊销期。由业务人员在到期前催收,如到期未收回欠款,应立即停止供货,组织追款。三是设置应收账款比例预警指标。规定应收账款总额不得突破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具体比例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四是设置应收账款总量预警指标。总量预警指标是对企业应收账款总额设定一个最高限额,不得突破。这一最高限额应低于各权属企业最高限额之和。企业销售部门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单独反映。五是设置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区间。参照《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按行业分为三个预警区间:指标在行业值较低值以下的(煤炭行业为3.7次以下)作为特别监控指标;在行业值平均值与较低值之间的(煤炭行业为3.7次~6.1次)作为重点监控指标;在平均值以上的(煤炭行业为6.1次以上)作为一般监控指标。

3.存货占用预警

侧重于存货控制和管理。存货占用预警,应建立以下预警指标:一是设置最高库存限额。库存材料方面,各单位以满足一定时期的生产需求为限;产成品方面,以销定产,减少产成品资金占用。母公司按所属单位核定最高库存限额,母公司最高库存限额应低于各单位最高限额合计数。二是设置存货比例预警指标。规定存货总额不得突破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具体比例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三是设置存货周转率预警区间。参照全国《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行业存货周转率水平,将存货周转率分为三个预警区间:指标在行业值较低值以下的(煤炭行业为8.1次以下)作为特别监控指标;在行业值平均值与较低值之间的(煤炭行业为8.1次~9.7次)作为重点监控指标;在平均值以上的(煤炭行业为9.7次以上)作为一般监控指标。

4.投资风险预警

侧重于投资风险的防控。做好投资风险预警,应建立以下预警指标:一是反映投资静态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指标。二是反映投资动态的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指标。通过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综合分析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对投资项目及时预警,对各项投资风险等级及时调整,落实应对措施。

5.重点预警指标报告

重点预警指标报告可分为以下报告:一是常规报告。内容包括一定时期内企业对财务预警指标的管控情况、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管控计划等内容。二是紧急报告。当某一指标突破或面临突破预警值时,应紧急报告以采取措施;当总量预警指标和比例预警指标突破或面临突破时,也要紧急报告。

三、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是发现风险、监控风险、预警风险,最终目的是防范风险。因此,在做好财务风险预警基础上,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风险防控的有效落地和正常连续运转,从而规范企业行为,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立风险防范责任机制

一是明确责任。要使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持续化,明确企业经营者全盘负责本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将风险防范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人员。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监控和防范进行分工,出现预警,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或减少企业风险损失。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找到负责对象,促使负责人提高警惕。

二是分工负责。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将财务风险测评结果向有关部门通报,出现预警时,各责任部门应根据分工编写风险报告,及时分析原因,拟定解决措施,减少财务风险。

三是考核激励。企业应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对各单位预警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便于各单位采取措施;建立警示提醒制度,对列入警示提醒的对象,随时跟踪督办,促使其限期整改;建立处罚激励制度,定期对各单位财务预警风险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或奖励。

2.建立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对属于债务风险特别监控的企业,应编制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分析原因,制定和落实应对措施;属于债务风险重点关注的企业,应根据风险提示,制定债务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

3.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

应收账款应注重事前控制,做好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对客户资信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采用不同的销售政策,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加强销售合同管理及执行情况检查,针对企业对外签订的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和检查,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以防账期延长或客户赊销突破额度;加强回款责任管理,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实现事前控制。

4.建立存货占用风险防范机制

存货控制和管理关键在于控制存货的占用总额是否合理,构成存货总额的各项存货所占比例是否恰当,分析查明企业存货占用不合理和形成积压的原因,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存货储备,降低企业存货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

5.建立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建立投资风险事件列表。投资风险事件列表是投资风险辨识的基础。在项目前期调研时,根据项目及其所处环境的性质进行风险预判,初步风险揭示,供项目立项工作参考。投资风险事件列表可包含目标项目主体资格、目标项目财务资产、目标项目运营、目标项目法律与合规、矿产资源类目标项目专项风险等内容。

二是建立投资风险评估清单。投资风险评估清单是投资风险评估的基础,是风险辨识的结果。根据投资风险事件列表开展风险评估,并综合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动态风险监测等多种技术和方法,评估风险等级,重点控制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投资风险评估清单可按照战略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其他风险的结构进行分类。

6.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一是建立内部会计人员回避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轮岗制度、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完善内部会计核算控制等制度。

二是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基础,逐渐扩展到企业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资产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等流程和相应的子流程,每个流程应包含流程概览、不相容职责、风险控制矩阵等内容。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刚性的制度约束,规范风险防范流程,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风险。

猜你喜欢

存货账款预警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统计学在企业解决存货问题中的应用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存货周转率分析中一个容易出错现象的解析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存货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践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