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2-11-20张中华贺玉君邹兰香
张中华,贺玉君,邹兰香
(安丘市农业农村局,山东安丘 2621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种植户在应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时,要切实做好种植过程中的蔬菜品质选择、大棚搭建、耕作、管理及灌溉施肥等几方面工作,促进大棚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序提升。严格按照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生态纺织、物理防治、药物防治、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发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我国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意义
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应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作为首要目标,严格按照大棚蔬菜种植的要求,从蔬菜品种、种植环境、天气等几方面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方案,促进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促进种植户经济效益的有序提升,确保生态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针对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应严格按照大棚蔬菜种植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运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降低病虫害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大棚蔬菜种植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增加经济收入。另外,在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还应加大现代化管理技术创新应用的力度,优化和完善现有大棚蔬菜种植模式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2 大棚蔬菜种植影响因素
2.1 气候环境
虽然我国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但工业产业迅速发展引发的海平面升高、全球气温变暖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打破了生态平衡,增加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难度。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违背了我国政府部门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对大棚蔬菜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大棚蔬菜种植对周边生态环境、土壤质量等各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种植户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土壤的含水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出现问题,会影响到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
2.2 棚内空气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蔬菜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健康生长,从而达到有效提升种植产量和质量的目的。该技术的有效应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由于大棚内部具有的封闭性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大棚内空气流通不畅,如果蔬菜长期生长在这种环境下,正常生长和发育会产生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因为化学反应而导致蔬菜出现腐烂的情况,影响产量和质量。
2.3 温湿度
种植户在采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时,应创造良好的蔬菜生长环境,为大棚内的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保障,提高蔬菜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大棚内部的空气流通较差,所以大多通过人工自主调节的方式控制温度与湿度。大棚内的温度或湿度过高、过低都有可能导致蔬菜出现生长发育不协调的情况,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此外,光照、水分等外界天气变化引发的大棚内温湿度变化,也是影响大棚蔬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如果大棚内气温过高,棚内土壤和蔬菜水分的挥发量会随之增加,蔬菜生长过程中水分不足,最终可能导致蔬菜出现枯死情况。
3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分析
3.1 品种选择
种子选择是蔬菜种植开始前的重要步骤之一,在选择蔬菜种子时,不但要充分考虑种子的质量,而且还应确保种植的品种和规格满足蔬菜种植的要求,确保蔬菜种植高效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对种植户来说,应选择正规渠道的种子,通过与信誉良好的蔬菜种子经销商的合作,采购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种子,才能达到有效提升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的目的。分析当前我国蔬菜市场发展目标及蔬菜种植技术等相关信息,选择符合种植要求的蔬菜种子。
种植开始前,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种子确定后,需使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浸泡种子,种子浸泡30 min左右,使用清水冲洗,然后采取风干的方式处理,为后续蔬菜种植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3.2 基地选择
首先,确保土壤肥沃以满足大棚蔬菜种植的要求,避免因土壤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影响蔬菜生产的质量。其次,合理区分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与其他蔬菜种植地,合理调配蔬菜种植面积,同时在蔬菜大棚中设置醒目标识。最后,在选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时,须做好土壤质量、肥力的监测与控制工作,避免因土壤农药残留量过高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在开展种植土壤的检测分析工作时,应根据大棚蔬菜种植的要求,采用最佳的技术转换有机土地的土壤,促进大棚土壤肥力有效提升,为后续蔬菜的栽培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须选择地势平整的区域。科学合理设计蔬菜大棚建设方案,由专业工程人员负责大棚的建设工作,确保种植过程中蔬菜灌溉、施肥、除草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品质。
3.3 栽培技术应用
严格按照大棚蔬菜种植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完善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优化大棚蔬菜管理方案,规范生产流程,保证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大棚蔬菜栽培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自然条件和生产设备,降低人为因素对蔬菜生长产生的影响。深入分析导致土壤病虫害问题发生的原因,合理采用轮作或轮茬种植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3.4 生长期间管理
严格按照大棚蔬菜种植规范种植蔬菜,合理运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保证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做好蔬菜生长期间的施肥和灌溉工作,为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采用的施肥与灌溉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种植户在大棚种植蔬菜过程中,须根据蔬菜品种,采用适宜的水肥管理方案,为蔬菜的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换茬方案,定期开展大棚的通风和杀毒工作,清除残留的秧苗和垃圾,为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为大棚内的蔬菜提供充足的营养,降低化肥使用产生的危害和影响。按照本地区气候条件合理调节棚内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如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因为温度过低出现菜心冻伤时,应通过在大棚内铺设地膜或安装火炉的方式,提高大棚内温度。
4 大棚蔬菜病虫害有效防治对策
4.1 农业防治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业种植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而大棚蔬菜规模化种植产业的发展同样也应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加大先进种植技术在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应用研究的力度,为大棚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蔬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虽然封闭性较强的蔬菜种植大棚内部的温湿度、恒温环境、空气流通等情况促进了蔬菜的正常生长,但也为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埋下了隐患。对此,种植户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病虫害发生对蔬菜正常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
首先,大棚内土地的深翻和平整。借助太阳光紫外线进行土壤的杀菌工作,同时要避免太阳光照射时间过长导致土壤水分流失过大,影响后续蔬菜的正常生长。其次,杀虫剂与营养剂的搅拌与混合使用,从源头上促进蔬菜抗病能力的有序提升。再次,严格控制农药喷施频率和间隔时间,避免因为农药施用过量而伤害蔬菜的茎叶。最后,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农作物自身的病虫害抗性属于一种生物遗传特性,即便是在相同种植技术、生产条件下,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4.2 生态防治
采用生态病虫害防治技术,就是合理运用生态学理念,保护蔬菜种植的土壤、水源、生物要素等,确保大棚的内部环境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最大限度地因降低环境因素而引发的病虫害问题。通过对大棚土壤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减轻病虫害发生对蔬菜生长产生的危害,促进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提升。
比如,部分蔬菜品种的抗旱能力较强,如果在水分含量较高的土壤环境中种植此类蔬菜,就会导致蔬菜根系发生腐烂、出现叶子软烂或发黄的情况,影响蔬菜种植的产量。对此,在开展大棚蔬菜种植时,如果发现蔬菜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大棚的通风及土壤水分的控制工作,避免因土壤湿度过高而造成蔬菜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4.3 物理防治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有序提升,不仅体现在病虫害防治方法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上,且与种植户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物理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应用,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也随之提高。物理防治技术操作简单且方便快捷,我国大棚蔬菜种植中常用的病虫害物理防治主要包括热、光、电、温湿度等,种植户必须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充分发挥物理防治技术的优势,控制病虫害的蔓延,提高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目前,应用效果显著的物理防治技术有以下几种:
1)人工捕杀害虫。针对危害集中、活性较弱且存在假死现象的如象鼻虫、金龟子、银纹夜蛾等害虫,可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人工捕杀措施进行防治。
2)使用光诱杀害虫。针对趋光性较强的地下害虫,可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3)毒饵诱杀。根据大棚蔬菜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害虫的趋化性诱杀害虫,提高防治效果。
4)高温灭菌防治方法。种植开始前,按照要求将蔬菜种子浸泡在55℃~60℃的温水中,从而彻底杀死种子表面或内部残留的病毒。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饮食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时,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创新和完善种植技术,合理划分种植区域,为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提供优质的土壤环境,选择抗病性较强的优质蔬菜种子,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在保证蔬菜健康生长的基础上,促进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序提升,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