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2022-11-20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宗晓荣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 宗晓荣
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组织科学、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全新教学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能实现教学的多样化,保证学生数学学习体验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多项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行性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给广大的读者带来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有价值、有亮点的教学内容。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强化实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的数学能力通过活动获得高速的发展与提升。
一、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为学生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时,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出发进行认真的、深入的分析与考量。此外,数学教师需重点明确的内容是,为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在活动中获得提升,保证学生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凸显学习行为主体人的核心位置,也是希望学生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调动起来,提升自己思维的活跃性和灵活性,最终寻找到数学问题思考和解决的规律,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出发进行全面的考量,保证所制定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要区别于传统数学课
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运用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例如,六年级下册的“绘制校园平面图”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包含了学生之前所学习过的“图形与位置”“数据的收集”“测量”“比例尺”等知识内容。在展开该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方案制定—实验探索—沟通反思—评价自我”的完整活动流程,并将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将所学习到的点状知识连成线,再织成面,最终促进学生综合、多元地发展。因此,在该活动中教师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2.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曾经学习过的知识产生全新的体验和感悟。这一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相吻合,能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二、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所进行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饱含实践因素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教材与课本知识的限制,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空间。学生在这一空间中能进行独立的学习,在学习时,学生还会经历发掘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获取全新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为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应考虑所有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事可做”。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的“‘象征性’长跑”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设置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跑向北京”的活动,确定每个人每天所跑的路程,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活动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提升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使学生的活动感受更加深刻。
(二)积极地进行情境的创设
将所学习的知识置于它原本存在的情境中展开教学,一方面能体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为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一定要重点体现活动的“综合”性,将与数学知识点相关联的内容全部连接起来,并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为学生积极地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分扣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赢赢是一名一年级的学生,他在帮妈妈做家务时,一不小心将妈妈放纽扣的盒子打翻了。同学们,现在赢赢想邀请我们一起帮助他分扣子,你们愿意帮帮他吗?以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帮助赢赢,助人为乐的情境。接下来,教师再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扣子的照片或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细微,区别扣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领桌讨论的方式,分析最合理的分扣子方案,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证实猜想。在这样完整的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锻炼,促进学生的多维度发展。
(三)体现活动的趣味性
保证活动的趣味性,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注重在活动中增加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获得精神方面的愉悦与满足,最终有效地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凸显学生学习的核心位置。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班级旧物市场”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数学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通过观察后所了解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图片中所蕴藏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当自己拿到交易的钱或物品后,可以用它们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最后,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旧物市场”情境,开展“旧物交换”的活动。教师则需深入活动中展开巡回指导,及时点拨学生、指导学生,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在运用数学知识购物和交换时,也能更加真实地享受到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四)增进活动的思考性
设计综合实力活动的意义是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思维活跃性和思维灵活性的锻炼,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单一的活动设计理念,保证活动难度设计的合理性,让学生能充分地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能力的提高。例如,六年级上册的“反弹高度”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的是学生选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始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前做好计划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其次,教师可以邀请每一个小组代表站在讲台上进行小组实验方案的展示,说明设计意图。其他的学生需要根据方案提出问题,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进行方案的调整,保证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学生自主选择实验的工具后,展开具体的实验,并进行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对比分析。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理性思考,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同时学生还可以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和数学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注重学生的交流与讨论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只有进行良好的交流与讨论,才能获得能力的显著提升。从一方面来说,进行良好的交流与讨论能刷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另一方面来说,进行良好的交流与讨论,还能活跃活动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高效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培养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讨论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的“设计秋游方案”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策划与讨论秋游的全过程。在小组合作讨论前,教师可以和小组学生一起制定组内成员的不同任务分工,保证组内学生都有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此外,教师还应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抛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各抒己见,确保讨论与交流的高效性,最终使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六)保证教学氛围的民主性、和谐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与师生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这一主线,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高效的数学学习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且始终在课堂上践行民主的教学理念,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归纳与总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在每一节综合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组织归纳与总结的活动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把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提升到理论认知的高度,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得大幅度的提高。例如,在结束三年级上册“校园中的测量”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在活动中运用了哪些测量方式?这些测量方式还可以运用到哪里?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获得了哪些收获?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在活动中运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等。归纳总结的环节可以由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小组长必须把组内所有学生的收获与想法记录下来并交给教师,教师则需认真阅读,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想法,还可以将其作为提升活动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展开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只有对综合实践活动展开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学生是评价与反馈的主体,在进行评价与反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活动感悟,并将自己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分享出来。比如,在结束四年级上册“滴水实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搞清楚了哪些问题,对什么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对活动有什么全新的想法?在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觉得活动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教师还应及时的根据学生的评价与反馈,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棒”“你讲得很有道理,说的内容非常具有价值”等,这样的鼓励性评价既能激励到学生,又能不断提升学生评价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勇于参与活动的自信心,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四、用多元、综合的评价把握实践活动课程
(一)改正目的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陷,获得全面的发展,而不是进行比较和淘汰,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评价时,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目的性评价,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基础,对学生展开有价值的评价。当学生没有达到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后,教师不能只关注目的是否达成,而是应以大局观的眼光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评价,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进步,这样才能使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
(二)加强情感式评价
加强情感式的评价,其实就是多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积极地对学生展开正面的引导,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一定要注重保护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不受到伤害,一切从学生出发与学生一起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运用倾听式评价
倾听性评价的本质是充分的尊重、理解、欣赏学生,和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连接。在倾听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提升自己准确识别学生表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与感受。此外,教师还应保证自己教育敏感性,善于观察学生和倾听学生,从细微之处出发,捕捉学生真实的反馈和诉求。
(四)经常进行反思性评价
反思性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指的是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情绪、行为、言语,进行活动设计有效性的评价,思考这样的活动设计方式是否能沿用。如果在完成评价之后,学生表现与自己预想的情况相差甚远的话,那么教师就应认真反思,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改正。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还应积极地进行创新,想一想怎么样才能使活动更加完整,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能力提升。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获得发展,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