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异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2-11-20郑毅平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27期
关键词: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郑毅平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谈道:“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1]当下的中国,虽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我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改变。我国想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辈更比一辈强”。加强“马原课”教学改革,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出一批批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

一、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推动学科区域一体化建设

我国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培养了众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和文化支撑。但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教育投入比仍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为了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育优秀顶尖人才,建设国际一流的院校,我国不得不集中有限的资源,使一部分学校优先发展起来。这也造就了我国教育资源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推动教育公平,促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但区域之间、不同高校之间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仍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的显著差距,更体现在优质师资构成的软件设施上,如双一流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在“马原课”授课过程中,高中与大学部分教学内容重合也是一大难题。由于有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在知识点讲解上已经十分透彻,这就导致了很多高中曾学习文科的大学生对本门课程兴趣缺乏,也不重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增进区域联动,强化学科建设:一是党中央对思政类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强化学科建设提供了条件。2020年1月,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各地高校按思想政治教师与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比1:350的比例配齐思政教师队伍,并设置专门的思政津贴提高思政教师待遇,为强化学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作为思政课程根基的“马原课”更是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关注,该学科在全国大部分高校相继成为重点学科。二是东西部和相邻区域高校之间应该加强联动。为强化各高校“马原课”建设,发挥其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引领作用,应由一些著名高校牵头,搭建共建共享的平台,如成立各类课程研究会、创建“同课异构,协同创新”交流群、开设各种学术论坛、组织跨区域跨阶段的学科备课会等,为各校教师交流、探讨提供机会,促进学术争鸣,共商学术疑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三是同区域高校间要推进学科一体化建设。摒弃相互攀比、敝帚自珍的思维局限,相互取长补短,在软硬件上推动优质资源的互换和融通,必要时给予其他高校帮助,探索学生一体化培养新模式,推动整体发展。如各协作高校可邀请优秀教师组成精品课程讲师团,分工协作,录制“马原课网络课程”,编制相应优质辅导材料,供各协作高校学生共同使用。并不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类教学讲座、学术沙龙等,邀请著名专家和教授到本校参与相关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补齐能力短板,提升业务功力

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但要做到理论彻底却并非易事。一方面,“马原课”的内容理论性强,深奥难懂,增大了学生们接受的难度;另一方面,整个课程设计课时少,内容多,依次详细展开,44学时很难讲完,部分的教师就会讲到哪儿算哪儿;也有的教师只挑自己擅长的板块讲,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体系的整体性,使得授课比较破碎化。同时,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专业背景相对比较单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技哲学专业居多,部分教师擅长哲学,对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则研究不够,哲学部分讲解太深,超出了本科生的接受范围,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则讲解太粗略,导致学生听不懂。还有部分教师对一些深邃的哲学问题自己都理解不透,对时势把握不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对一些理论前沿的问题避而远之,自己都不敢讲,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

因此,教师要补齐短板,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苦练内功,加强对“马原课”相关知识的学习。既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研读,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也要不断拓展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世界历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厘清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时代背景,更要将马克思主义照进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当下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魅力。二是要处理好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正如詹宏伟教授在2020年重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教改研讨会上所说:“应合理分配授课时间,尽可能保证详略得当,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不能不讲,不仅要讲,而且还要讲清、讲透。”三是要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学术研究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展自己的思维眼界和思考深度,并将学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积极向课堂授课转化,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璀璨,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积极总结,举一反三,将教学中的困惑转化为科研的动力,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互动。四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品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4]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教师信仰是否坚定,品德是否高尚,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受度。教师先要自己信仰坚定、品德高尚,才能借助多种渠道旗帜鲜明地讲真理、传大道、解困惑,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信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学生。

三、打破思维定势,改进教学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新时代“马原课”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思想及其形成缘由,做到因材施教。当下的高校校园中,有些大学生出现了思想迷茫、精神空虚、价值混乱、心理脆弱等多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占比不断扩大,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升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城镇化进程加快,留守儿童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很多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思想缺乏引导,容易走向极端。二是部分学校德育工作弱化。虽然我国极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真正适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应试教育在很多地区很多学校依然十分盛行,德育工作却比较弱化,很多孩子出现了思想、认知、作风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思想容易迷茫。三是社会变革加快。整个社会的利益结构不断调整,思想观念不断革新,青年人想要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并非易事。加之一些媒体不断宣传各种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事例,更是把青年人的思想推向了浮躁。四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在更大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许多错误的资产阶级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也迅速在青年人间传播开来,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价值观混乱,无所适从。

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改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讲好思政课程,推进课程思政,用马克思主义进行治疗,守好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思想防线。一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是“文化的活的灵魂”。[5]讲授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而空谈,既要对当下的时政热点进行有效剖析,又要勇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做坚决的斗争,将其形成脉络、把逻辑缺陷、利益诉求等讲深、讲清、讲透。二是创新教学手段。既要会灵活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也要根据教材不同板块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风格特点、与时事热点契合度等,选择不同的课程讲授方式。如在讲授教材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与发展的规律性”时,由于其逻辑性强、难度适中,便可采用问题链式教学方法。在讲授教材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时,由于大部分内容通俗易懂,和时事结合非常紧密,便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推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教师的亲身经历,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讲好马克思主义,也鼓励学生在互动环节、课堂展示环节讲述自己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四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课程微信群,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互动,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悟体会。也可以开展系列线下活动,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日常的交流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四、促进多学科融合,打造魅力课堂

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6]想要将“马原课”打造为学生喜欢的、有价值的精品课程,并借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容易。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我们讲授的“马原课”有思想深度、历史厚度、现实效度、情感温度,而这些则需要借助不同学科的融合才能得以实现。

首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原课”课堂。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历经战乱从未中断,指引中国人民走过一次次苦难,有着无数的文化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众多相似之处,有着内在一致性。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时,可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进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名言警句、俗语、寓言故事等来佐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深邃道理。

其次,要推动历史融入“马原课”课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独有的创见,他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视角中找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在讲述“马原课”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时,便可大量引入古今中外的历史史实来进行论证,增进学生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让历史唯物主义更加丰满,增强课堂的历史厚度。

其三,要推进新兴时事热点进“马原课”课堂。任何一种理论只有拥有照进现实的力度,才能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与接受。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100多年前,但是它并没有过时,反而穿越历史的帷幕熠熠生辉。在讲述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时,可充分结合当今世界中发生的各种热点事件加以分析论证,让马克思主义照进现实。

最后,要推动中国精神,尤其是红色革命精神融入“马原课”。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百年探索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为那些想要快速发展又想维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下,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资本主义“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演化的终点’和‘人类政体的最后形式’,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终结’”[7]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因此而动摇,而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让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锻造出了伟大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在讲授教材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时,就可以充分将中国精神融入“马原课”。

总之,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马原课”教学改革是时代之需、发展之要。既可以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可以为党和国家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知识才干卓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建设仍面临众多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估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要拥有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又要保持接续奋斗的耐心与恒心,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相信“马原课”一定能建设得越来越好,承担起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朋友,马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
20份快件里的秘密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