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教育,让学生“活”起来
2022-11-20□任力
□任 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通过开展交往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潜在发展向现实发展转化,真正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交往教育就是在家长及教师一定的规范及约束影响下,帮助小学生构建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小学生后续的生长发育。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一生,同时,定性习惯行为属于后天交往的范畴,也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理念下,交往教育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后续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努力构建交往教育文化体系,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校园”。学校秉承“快乐交往,和谐共享”的办学理念,在交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构了“五多”交往教学模型。学校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改进学校“教”的行为,让学生“活”起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五多”交往教学模型
“五多”是指“多元化的情境、多样化的知识、多维度的理答、多角度的质疑、多层次的作业”。
“五多”交往教学模型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参与创设多元化的情境,教师创设师生、生生、生境合作的学习情境,建立合作机制,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二是学生学习多样化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认知规律出发,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展现师生之间共创共生的过程;三是学生参与多维度的理答(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教师引导同学之间对理答进行评价,话语中渗透包容和鼓励,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融入式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生长;四是学生参与提出多角度的质疑,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质疑—猜想—探究活动中互研互学,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五是学生参与设计多层次的作业,从“要我做作业”转变为“我要做作业”,有效促进学生与课内、课外学习资源的对话,展现学生的创造性。
二、完善交往教育的措施
(一)改进教师教学理念
在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中,为了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在交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开展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将学生作为教学游戏化中的主要参与者。
例如,在艺术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语言交流,使学生学习与人交流的正确方式。当前,运动观念与健康的生活观念是小学生素养培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体育竞赛这一游戏环节,教师主要是完成对小学生身体素养和生活观念培育的目标。为此,教师可制订周期性游戏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不同的体育竞赛活动中,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小学生分组进行抱球来回跑的游戏,使小学生在运动合作、比拼与相互交流中不仅体会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
(二)构建新型的课堂
新型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课堂交流互动。只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学生的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在交流互动中渗透教育。此外,特定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形成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通过展示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把学生带入直观情境。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并总结出不同季节的特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的交往内容变得更丰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有效开展相关教学内容,创设了更为直观的情境。
教师把实物作为教学活动的道具,创设对话情景。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把苹果、橘子、铅笔等实物作为道具带入课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组织每个小组自由开展游戏,学生直接提问各种道具的英语表达。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支铅笔、一个文具盒、一块黑板作为道具,让学习小组之间互相提问,可以要求被提问的学生测量某种道具的长、宽,以更直观的方式认识长度单位。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更便捷地学到课堂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师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场景反映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带入超市,了解商品的价格,在与售货员的交流中,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在品德教学中,把学生带到街头、商店、广场等公共场所,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增强对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的认识。
(三)构建平等探究的学习环境
交往教育理念指出,师生应该在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下学习,而课堂中的理答是课堂交流中具有反馈意义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反馈,是教师发现学生是否存在问题的重要判断。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理答方式分成不同的种类。教师应立足于多维度观照,积极探寻学生理答策略。
一是激励性语言理答。赞扬是缩短师生距离、改善交往关系、提升交往能力的重要措施。在课堂理答中,并不缺少可以赞扬的学生,唯独缺少的是教师赞扬的声音。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赞扬与否,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赞扬,是肯定,也是鼓励,会使学生的课堂表现更自信;不赞扬、沉默、否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提升性语言理答。理答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课堂呼唤有效理答、高效理答。对于性格内向或者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其在课堂上的交往、交流,可能存在声音小、胆怯等问题。对此,教师要引导其同桌或其他同学用提升性语言理答。学生接受了这样的暗示,立刻提高了嗓门,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提升性理答,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明显的激励效果。
三是发展性语言理答。发展性语言理答,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有发展性的反应,通过理答,学生能够判断自己的课堂表现是好是坏,并且对不好的表现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在学生出现认知偏差时,引导同学活用发展性语言理答,学生之间的交往会变得更融洽。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现在的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存在不想问、不愿问,或是提出问题时不先思考等现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教师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营造民主气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及加强思维引导等途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意识地启发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从而实现师生在交往课堂中的和谐共生。
一是肯定学生的质疑行为。所有质疑,都有价值。课堂上,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质疑都有生长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听起来像“胡说八道”的质疑,背后存在着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教师必须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坚守价值引领、理性引领的职责。
二是引导学生表达的欲望。质疑是建立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的,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表达思想且不会受到人身攻击和价值否定的环境。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和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充分信任、充分包容,为之后的引领打好心理和情感的基础。
(五)设计多层次的作业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与练习设计,不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更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设计了趣味性作业,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这些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一个孩子真正地聪明起来,最好的方法是带他走入大自然,让他去听鸟儿的声声啼叫,去看花儿的朵朵绽放,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与敏捷性。作为教师,要时刻记住留给孩子们足够的自由游戏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爱做、想做、乐做的事情。教师应积极尝试,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优化设计作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注重作业内容的思索过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有对知识的固化,也有对知识来源、原理问题的思索。这样的作业,既有趣,又有效,还能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等。[2]
近三十年来,学校陆续开发并实施了“学会交往”“链接式微型课程”“我和你一起阅读经典”“我和你一起玩转数学”“我和你一起enjoy English”“我和你一起成长”系列校本课程,形成了学校交往教育的特色文化,学校加强有针对性的强化引导,鼓励学生投入到交往教育的实践中,让学生“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