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二次开发”策略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11-20朱双进
■朱双进
近期,听一位教师执教《桃花源记》,教学流程大致如下:导入,简介陶渊明其人和写作背景;释句,教师串讲文章的字词解释;背诵,学生读背加点字解释;归纳,借助写作背景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拓展,阅读《五柳先生传》。
如上述教学流程所示,很多教师在组织文言课堂教学时,只注重文言词语的解释积累,然后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再总结文章主题,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对于传统文学经典,字词解释固然需要我们积累,但它的语言文学魅力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架构起通向文言文作品的思想桥梁,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呢?笔者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的相关策略,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必能让文言文课堂教学精彩不断,更具生长力。
一、巧妙“变形”,精彩绝伦
在教文言文时,教师通过增、改某些词语,将文本原文巧妙“变形”,能带着学生真正地亲近文本,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温度和作者的深情,让他们和作者产生思维的碰撞或共鸣。
下面是工作室的王老师对《周亚夫军细柳》的“变形”设计。
第一幕(细柳营 军门外)
天子先驱(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天子先驱下,使者上。)
使者():“传皇上口谕,吾欲入劳军。”
卫兵(从远处跑来):“得将军令,开壁门。”
第二幕(细柳营 壁门外)
壁门士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汉文帝命令车夫按辔徐行。)
周亚夫():“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周亚夫持兵作揖,文帝表情严肃,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致意。)
使者():“皇帝敬劳将军。”
第三幕(细柳营外 群臣惊愕)
汉文帝():“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这篇文章中的写人技巧很值得学习,比如擅长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制造紧张气氛;善于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等。教师将这些技巧展示给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而王老师将之“变形”,设计成课本剧,通过这个形式让学生想象当时劳军的场景,既变通了读文本的方式,也借此让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更好地去理解人物形象。
再比如,有教师在讲《记承天寺夜游》时,巧妙变形,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出作者见到“水中藻、荇交横”的惊喜之情。同时,教师让学生在空白处填写语气词,在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时,叫学生在前面加个“哎”字,加强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波澜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变形”也就是“调改”,是指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对教材中的段落、词句、标点等进行调序或改换,进而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一篇文章中,对段落的呈现顺序进行调整;一个段落中,对相关语句进行调整;一个句子中,对用词、语气、标点进行调整。这些都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常用策略。
二、抓住“字眼”,化“静”为“动”
我们会发现,一些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除了字词翻译及文学常识,似乎不知道还能从哪里入手。如果教师能找准句子或文章中的关键字,以此为切入点,就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让本来平静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教学《桃花源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渔人带着太守一行人去寻找的结果是什么?
生1:遂迷,不复得路。
师:同学们想一想,“遂迷”的“遂”,应该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2:疑惑,无奈。因为明明做了记号出来的,却寻找不到了。
生3:不甘,无奈。有这么好的地方,却不能居住。心虽向往之,却不可及。
师:是的,向往却无奈。前文也有一个“遂”,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当时我们读这句话时,觉得他们说得挺轻松,现在再体会一下呢?
生4:现在竟读出些许苦涩。
师:愿闻其详。
生4:他们是为了“避秦时乱”才来到了这个地方,因为战乱不断,他们只好“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其中不仅有苦涩,还有无奈与悲凉。
师:我们读出了渔人对他们的生活的向往,这位同学却从这个“遂”字读出了“只好”的意思,读出了这些人的无奈与悲凉。很好!回到寻找桃花源的话题上,继续往后读。
(生齐读。)
师:连这样的高尚人士也不曾找到,“后遂无问津者”。这里再次出现了“遂”,同学们又能读出什么样的感受呢?自己体会一下。
(生各自轻声读。)
生5:后——遂无——问津者。很无奈,有些悲凉。
师:具体说说。
生5:后来再也没有了,没有这样的人,没有这样的地方,这昙花一现的桃花源对于那时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罢了。
师:说得太好了!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凄凉的。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
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内部的深层艺术进行细致感受,有时候需要教师借助抓文眼、品关键字等方式去实施教材“二次开发”,以此方法去把握语言特征,必能咀嚼出具体字词句段背后隐含的意蕴。《桃花源记》中“桃源人”的“绝境”,“外人”的“不复得路”,都是无奈之举。这样的无奈,只有在深层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感受到。笔者引导学生巧妙地抓住了两个“遂”字,适时引入背景链接,让学生比较阅读,细细品味,品出了深层内涵。正所谓一个“遂”字,几多无奈,留给我们的是千年的感慨!
再比如,某教师在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提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并”能换成“皆”吗?教师巧妙抓住时机,增补了相关链接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一幅风景优美、人民和乐的桃源人生活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们认真阅读,细心揣摩,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孕育了情感。
教材“二次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课程目标的实现。“二次开发”不是对教材进行简单的技术加工,也不是教师随意的主观行为。它要求教师站在“课标”的高度剖析教材,深度研读文本,品词析句,适时地增删教材内容。
三、“读”透纸背,妙趣横生
这里所说的“读”,不只是朗读,还有品读;不仅仅是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的浅层阅读,更有立足于文本,对作品的言语内容和形式的精准阅读和深度阅读。学生只有反复地“读”,“读”透纸背,“读”出韵味,才能感到妙趣横生。
下面呈现我校一位教师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实录(片段)。
(生朗读第一小节相关内容。)
师:妻、妾、客分别怎样回答的呢?
师:妻回答——
生(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师:妾回答——
生(齐):徐公何能及君也?
师:客怎么回答?
生(齐):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师:大家比较着读一读,同样的意思,表达有什么不同吗?大家能不能揣摩一下三个人物回答的心理?
(生反复读。)
生1:妻子很爱丈夫,很肯定,用倒装句强调邹忌很美。
生2:妾有点畏惧邹忌,客人有点奉承。
师:客人为什么奉承呢?
生2:因为他有求于邹忌。
师:很好!下面我们分角色再来朗读一下,注意读出各自的心理。
(生分角色读。)
师:请同学们评判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2:他没有读出客人奉承的味道,我觉得奉承的语气不应该像他那样抑扬顿挫,应该要谄媚一些。
师:那你再来读一下。
(生读。)
师:很好!我们大家再一起读一下,注意读出那种偏爱、畏惧、奉承的感觉。
(生齐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三问”是很有特点的,虽然问的内容、回答的意思相同,但作者在文字的组织上不尽相同,这固然有避免重复的需要,但作者所要表达的,更多的是人物身份和心理的不同。如何让学生走进作品,感受那种心理?当教师找不到抓手时,就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教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指导阅读,比较阅读,那么,很多问题在“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反复地朗读,细细地品读,唤醒了学生的言语意识、审美意识,找出了文章前后的照应点,整篇文字读起来显得更加鲜活,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暖的清泉,弥漫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语文教学的艺术就在于给学生找到一个恰当的“入口”,带领他们探幽寻胜。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二次开发”相关策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课堂的探究点,这就等于“给学生找到一个恰当的‘入口’”。果真如此,我们必能带领学生在文言的世界里“探幽寻胜”,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将更为生动,文言文课堂教学必定会精彩不断,更具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