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2-11-20李莉
李 莉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镇韦老庄小学 甘肃 庆城 745106)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小学阶段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学生通过字正腔圆的朗读,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字的意思,可以对文章的描写内容形成自己更加独特的见解,在提升自己整体阅读水平的时候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日常教学中朗读的正确引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提升语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
1.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1 能够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语言能力。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大多安排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默读。和默读相比,朗读则更有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由于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不够充足,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认识的字不多,此时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希望通过语文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通过朗读过程中,可以学生加深印象,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1]。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指导与及时纠正,提升学生的朗读准确性,避免出现读音错误等情况,提升学生朗读的通畅性。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有力的丰富了语文知识的储备,有力提升语言描述能力,更加准确的掌握文字发音技巧,熟悉文字的字形,不断的将自己的朗读技巧进行提高和强化,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水平,对于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提高也有很显著的效果。
1.2 强化语言知识体系。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丰富,收集了许多名篇,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材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字朗读技巧。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当学生出现读错字的时候,教师立即进行纠正,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印象。朗读作为语言学习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描述的景象,表达了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次阅读,让学生在心中和作者和文章产生共鸣[2]。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的文章和重点词语语句段落进行了解,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朗读掌握语言表达和语言写作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提升。
1.3 为语文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朗读的内容很多,如果没有朗读,会大大的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朗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文章学习、字词句掌握等过程都离不开朗读,只有学生具备足够的朗读技巧,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游刃有余,还会在学生后期的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指导,使他们能够正确的掌握阅读相关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力,让学生在通过朗读进一步丰富语文知识储备,形成全面的语文能力,让学生一生受益。
1.4 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到重点在于学生多通过大声反复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文章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体会断句等朗读技巧,轻松说出一整段话。因此,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提升朗读能力,通过重复多次的练习,让学生在循序渐程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语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为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帮。朗读渗透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从预习到复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朗读。通过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使用朗读,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
1.5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朗读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技巧,通过朗读可以将文章导文字表达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以及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3]。通过长时间的朗读练习,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在朗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理解知识,感受语言的精妙,体味到语文的语说魅力,从而调动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他们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通过朗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1.6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正确的朗读有益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尤其是朗读有节奏前后有呼应的文章时更为明显。如果一个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后期也会将这种习惯延伸至日常写作中,写出带有节奏的,有条理的文章。
比如再教授《姓氏歌》这部分内容时,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很有旋律的,比较优美,需要学生大声的朗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教师需要再指导朗读前和学生强调下几个容易混淆的字词,要求学生的朗读发音要够精准。朗读过程中要反复揣摩词语的意思,声音要有快慢节奏抑扬顿挫的进行朗读。通过不段的进行正确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吸收与理解变得简单易懂。
在进行有感情的有节奏的朗读中学生可以吸取文章的精华之处,运用到自己平时的写作中去,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有条例,还可以促进自己后期在写作方面有良好的突破。
1.7 强化学生记忆。小学生因为年龄因素的影响很适合进行一些强化型记忆的训练,当学生进行大声的朗读时可以增进他们的记忆思维养成,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绕口的文章也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印象增强对知识点,生字词的记忆性。
例如在教授《牛和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为同学们做一次争取的范读,之后去鼓励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并及时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一些小毛病和小问题,学生通过正确的朗读深入的了解了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加以感情的代入会更容易加深记忆。
反复的朗读不失为一种加深记忆的好方法,尤其是对于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小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也培养了自己的耐心。
2.当前小于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2.1 朗读时间不够。在一节语文课中的朗读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可以达到充裕的朗读实践,让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带入自己的情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是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朗读不够重视,一般通过全班同学齐声朗读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学生自主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足,教师也没有给予及时的纠正,学生在朗读时如果没有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很难达到很好的朗读目标。
2.2 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朗读教学的效果提升至关重要。作为朗读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实施者,教师则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正确的鼓励和引导,给学生更好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学生模仿来源,只有具备足够的教学水平,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影响到学生朗读的效果,更对学生朗读能力及语文素养提升产生的重要影响。但是当前语文教师朗读水平以及朗读教学专业技巧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没有对学生语音、语调等方面提供正确的指导,对于朗读技巧和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了朗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2.3 朗读形式应用不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基础的教师范读、学生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角色朗读以外,出现了更加有趣的朗读形式,例如朗读比赛、师生合作朗读等。但是,通过实践课程观察发现,语文教师对于朗读教学形式运用存在许多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停留在齐读和个人朗读上,对于其他朗读形式运用的比较少[4]。其次,部分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花了很多心思,采用了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但是没有文章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朗读方式,影响了朗读效果的发挥。同时,部分教师对于朗读的利用效果不佳,只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解,但是没有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探讨,对于学生语调变化、情感表达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指导,导致朗读教学流于表面,没有发挥深层次的作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大。
2.4 缺乏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教师通过对学生朗读的整体评价与总结,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制定出不同的改进措施。在进行朗读评价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根据学生朗读中情感把握、朗读技巧、朗读范围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朗读过程和朗读结果相结合,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但是当前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朗读行为时,更注重学生读音是否准确、断句是否恰当,对于学生语调的变化、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待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教学评价没有发挥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作用。
2.5 朗读文本的选择内容不够丰富。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很多教师选择的朗读范文不够丰富,对文本的处理也过于简单。朗读不单单是将文章读出来这么简单,需要教师针对文章的不同对朗读的指导也要具有选择区别。不能过于强调朗读的语速与时间,要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情感预设,鼓励学生融入思想情感,使文章内容变得更阿基丰富,学生自主朗读的积极积极性也能更高的提高。针对一些比较舒缓的文章一定不能过于追求速度,要引导学生放慢语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
2.6 教师的朗读技巧不够全面。教师在整个朗读指导教学中是起到模范的带头作用,教师自身的朗读技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范读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最快的调动起来,如果教师的范读不能将文章的精髓和奇妙之处示范出来,学生也就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正确学习到文章的朗读技巧,只有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能力,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自身的朗读技巧提升,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
3.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开展策略探究
3.1 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朗读是一个再创的过程,教师运用朗读引导学生对文章继续理解,把握文本的信息运用声音形象、画面和已经的活动。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文章已经,提升阅读兴趣,将朗读变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培养语感。
其次,制定详细的朗读指导计划,增加朗读时间。在朗读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要点,通过自由读、齐读、教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理解生词的释义,带着感情对文章进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在初读的基础上,利用齐读、个别都等方式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尤其重难点语句、段落。然后进行美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自己的深切体会,将朗读情感带入文章内容中,更加深入的会问文章主题。在默读之后要进行研读,对文章内容进行品间,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同各国不同文章的对比朗读,体会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全面的朗读指导计划,基于学生充足的教学实践,提升朗读教学地位[5]。
再次,丰富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同时要丰富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朗读探究,为学生提供指导。再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制定恰当的朗读任务,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饱含情感,提升听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3.2 优化朗读教学形式,提高学生朗读兴趣。首先,要加强学生合作朗读,提升朗读热情。合作朗读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朗读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合作朗读,让学生掌握怎么朗读,升读参与到朗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顺利完成朗读任务。
其次,利用跟读,丰富学生朗读情感。深厚的朗读情感是建立的充分领悟文章思想、掌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这对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利用跟读给予学生关键性的点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的参与到的朗读活动中,领悟朗读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大象的耳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先进行部分跟读,当教师再读到充满趣味的章节时,学生也会跟着转移注意力,对文章的朗读有了充分的学习兴趣。也会自主的想要去朗读,通过跟读和老师的范读学生对文章有的大概的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朗读,自己去寻找文章中的欢乐之处。学生怀揣浓厚的兴趣与好奇投入到自主朗读中,收获文章的精髓所在并且理解和掌握课文要传递的知识内容。
再次,利用范读带动语文课堂气氛。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可以吸引学生,调动起学生对朗读的热情,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朗读习惯。
3.3 声情并茂,融入思想感情。感情的融入是朗读的灵魂,没有感情的朗读只会是浪费时间,加入了感情的朗读会使原本生涩的文章更便于记忆和理解。对文章的知识内容的吸收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授《父亲、树林和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进行范读,将作者的喜悦,惊悚和庆幸之情表现出来,学生被范文吸引,进行朗读时也会自主的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学鸟叫的这部分,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模仿,学生的情绪高昂也会更有利于朗读的进行。
3.4 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朗读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基础的语文体裁有散文、语言、古诗等。文章的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散文朗读的技巧,对文章的结构、描写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文章的节奏,形成良好的语感。
例如在教授《村居》这篇课文中,教师要先为同学们进行文章的初步讲解,并进行范文的朗读,在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意课文整体的节奏感,具有呼应效果的词语要重音朗读加深印象,根据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朗读并鼓励学生多次朗读,不仅加深了朗读方法的记忆也对文章表达的意境做到了很好的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了深刻的体会。
3.5 尊重学生差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朗读教学的目的,对学生的朗读正确程度、流利程度、朗读情感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进行个性化评价,多关注学生个体,鼓励学生大胆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信息。最后用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指导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不断提升朗读能力。
3.6 以生为本坚持互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互换角色进行交流朗读也有益于语文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制定有效的朗读指导内容。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要比传统的朗读指导更容易接收和掌握。
比如,在教授《大自然的声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课前提问,和同学之间交流下大自然都有哪些声音,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时,发挥自己的声音特色进行有趣的模仿,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文中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老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可以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指导,胆子大的学生鼓励他们放声朗读,柔弱一些的学生鼓励他们融入更深刻的情感,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对朗读的理解更为深刻,也会知道通过朗读可以增进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各项学习素质。
结束语
朗读对于小学生语文语言能力、语文知识体系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当前朗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重视朗读教学,留给朗读更多的时间,优化朗读形式,明确朗读方法,同时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