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传统名茶主产区在产业竞争中历久弥新
2022-11-20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文|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河南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2018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八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21年9月通过验收。园区以茶产业为主导,建设豫南地区现代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区、新型农业创新主体集聚区、农业综合改革先导区、乡村振兴样板区,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定位及特色
园区自创建以来,围绕其功能定位,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布局层次稳步推进,带动以茶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加速发展。
“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信阳毛尖以75.72亿元位列品牌价值十强榜单第三位,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三。
作为园区主导规划产业的信阳毛尖,屡次荣获国内、国际金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2020年12月,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信阳市也获得“中国毛尖之都”荣誉称号。目前,园区内茶园面积215.3万亩,茶叶产量达7.5万吨,总产值达130亿元。其中核心区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3.4万吨,涉茶综合产值86亿元。
核心区科学布局。核心区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采取“存量+新建”模式,重点打造了现代农业科技集聚区、文新茶叶科技园、林志(信阳) 高科技孵化园,形成一区两园、点面支撑联动发展格局。其中,现代农业科技集聚区规划面积59.66平方公里,建设有以农业创新创业、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农业物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区和以种苗中心、绿茶种植加工展示、智慧农业展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文新茶叶科技园占地面积300亩,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茶叶生产车间、半成品库、产品展销大厅和研发中心,同步建设数字化加工厂和信阳毛尖茶文化博物馆;林志(信阳)高科技孵化园占地面积209亩,已建成42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区、总部经济区、中心商务区。
示范区典型带动。示范区涵盖信阳市浉河区及平桥区部分乡镇,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生态茶产业科技发展、农特产品物流集聚、茶旅一体化产业融合等7大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内建成生态茶园54万余亩,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在全省率先实现茶叶绿色化、产业化、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市级25家,培育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15个。建设了占地面积526.6亩的大别山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积极融入全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日交易量达到3000余吨,辐射范围达200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镇1个、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1家,茶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
辐射区高效拉升。辐射区涵盖信阳市8县2区,辐射带动以信阳市为主体的鄂豫皖周边区域。目前,辐射区内罗山县、商城县、淮滨县、新县围绕有机茶叶、优质稻麦、特色蔬菜、苗花卉、特种水产、油茶种植业和加工业,已培育建设了109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实施了44个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贡献率超过61%,辐射作用明显。
科技成果转化及带动能力不断加强
加大园区科技研发投入。园区自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科技研发资金43.8亿元,年均增速达17.75%,高出生产总值增速12.54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区共投入涉农、涉茶和科研资金9.1 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00亿元以上。
加快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园区共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个,其中省级2个;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81个,其中省级29个;园区企业依托研发平台持续对茶叶良种繁育、生物萃取等26项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开展攻关。
加速技术研发成果和科技项目集聚。2018年以来,园区共承担和参与141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其中,涉农科技项目89项,带动申请各类专利14242项,有效促进了园区整体研发能力的提升。
加强科技培训。构建以“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科技特派员”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开展各类培训、咨询、技术指导3000余场次,培训农民及专业技术人员84900余人,培养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6000余人,提高了园区农民的生产水平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构建了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农民参与的农业试验示范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出了“科技人员+ 农民”“科技人员+专业协会+农民”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园区共培育市级以上星创天地45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5家、市级25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49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45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出了“1333”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6个、科技特派员259人,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340余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60余个。茶产业等3个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获全省考核优秀等次。
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核心区打造了区、乡、村三级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电商基础技能培训,与阿里巴巴合作,引进“天猫优品”服务站、菜鸟物流等项目,通过线上举办网络毛尖开采仪式、网络茶文化节等活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智慧茶园示范基地2000余亩,探索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全面推广绿色生态防控技术,茶叶绿色防控面积达20余万亩。
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园区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茶产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示范区实现增产增效,茶叶总产量达4.99万吨,涉茶综合产值86亿元,浉河区被评为全国茶产业发展十强县(区),位列全国茶业百强县(区)第4位(第一位贵州省湄潭县、第二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三位湖南省安化县)。园区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茶产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超过65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8年增长18%。采取“特色产业园区+农户”“茶产业+基地+农户”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发展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1952个,累计带动9.4万农户脱贫增收。
园区生态效益凸显,园区空气质量8项指标全部位居全省首位;12项地表水指标优良比例为100%,比全国均值高16.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42.28%,高于全国、全省近20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区和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70.1%,成功创建全国森林城市。
组织管理和政策创新释放活力
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主任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组建了以浉河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园区建设工作。
2018 年至今,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等27个政策支持文件,在主导产业发展、茶旅融合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税收、融资、科研等方面扶持,有力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园区内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1.53%。
尽管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其他先进园区相比,仍有一定不足。下一步,园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建好一个载体。用好政府专项债券,高标准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持续提升核心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为产业项目入驻夯实基础。
育强一个产业。以茶产业为主导,以茶旅融合为方向,坚持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形成集茶叶种植、加工、贮藏、包装、物流、文旅等产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招引一批项目。紧紧围绕园区建设规划、产业定位和优势资源,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的现代农业项目,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完善一套机制。定期邀请科技部门领导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学者指导,完善园区建设的专家咨询和指导机制,加强园区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