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级习作,我们如何“拾级而上”

2022-11-20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蔡金花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拖把日记习作

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蔡金花

笔者接手了六年级的一个班级。半个学期下来,发现学生们的作文不仅选材老套,而且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性。

比如写《一次拔河比赛》,有学生这样写:

第一局开始了,六年级(2)班抢先动手,拉动麻绳,导致我们班个个措手不及,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同学们,一下子醒了过来,每个人的脸都涨得通红,使上吃奶的力气。瞧,某某同学身体向后斜,正在奋力拉着麻绳。瞧,最后的某某,正蹲在地上,使劲地向后倒,好似固定的木桩,拉着绳子不松手。再瞧某某,在一边卖力地大叫“加油,加油,加油”。但是我们输了,交换场地再战,现在双方先休息……

在这一段的场面描写中,看似没有什么问题,既有点的描写,也有面的描写。但细细地看,就会发现个中问题:点面的描写目标不明确、不统一。所谓描写目标,就是指通过描写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在这段文字中,该生应该是想描写参赛同学奋力拼搏的样子,选段末句明显不能表达这个中心。

高年级学生的文章,先不说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单看某一段的描写内容,就要先确立一个中心。只有确立了中心意思,才能让文章之花长得壮、开得旺。

笔者认为,要避免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犯以上的错误,在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打下坚实的逻辑思维基础。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以抽象性为特征,撇开具体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训练的习作课堂有什么好处?逻辑思维的训练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基于逻辑思维训练的课堂,有两个外在表现形式:一是学生有意识地有序表达;二是学生有意识地有序习作。这两个“有意识”,能让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严谨性、深刻性、明晰性得到锻炼,为提升高年级的习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让中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有序表达,又如何有意识地有序习作呢?笔者有以下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主题日记,让学生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关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两点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尝试让学生写日记,但这种形式很少有人坚持下来。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让学生自由表达的目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有感兴趣的事情可写。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方式。写主题日记就是非常好的方法:绿豆芽成长史,蚕宝宝养成记,我是劳动小能手,我爱我家……可根据主题日记的周期再进行细化,每学期制定日记月主题,每月也可以制定日记周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日记形式的目的是让中年级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于此阶段的日记,学生能做到“文从字顺”就要给予肯定。另外,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评,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语言表达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引导发散,让学生乐于表达

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就要降低习作的难度。现在许多教师,尤其是一直教高年级的教师喜欢给学生布置一篇完整的习作,既要求文从字顺,又要求一定的字数,还要求辞藻优美。在这样的高标准下,中年级的学生很容易摸不着头脑。片段写作指导,是降低习作难度的有效途径。

以上文中“我是劳动小能手”月主题中的“研究研究劳动工具”这一周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做一系列的片段指导。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家研究研究劳动工具,能说说你们的发现吗?

生1:我研究了拖把,发现它有一根柄,还有一个拖把头。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1:拖把的柄有木头的,有塑料的,还有的比较高级,上面还有防滑的设计。

师:他观察得很仔细,拖把柄的材料他描述得很具体。他的发言中有什么地方你觉得比较好?

生2:他的发言用上了关联词:有……有……还有……

师:是的,表达时用上一些关联词,就会让我们的发言很有条理。你也能试着用关联词说一说拖把的材料吗?

生3:拖把的柄有木头的,有塑料的,还有金属的。

师:能在这个基础上再说详细些吗?

生4:拖把的柄有木头的,环保结实;有塑料的,光滑轻便;还有金属的,耐用坚固。

师:这个同学在讲清材料的基础上还把这几种材料的优点说出来了,很棒!

生5:拖把的柄有木头的,环保结实;有塑料的,光滑轻便;还有金属的,耐用坚固。有的拖把杆可以伸缩,这样可以让拖地的人调节长度,很方便;有的拖把中间包裹着一圈塑料,这样可以增大摩擦力,让拖地的人拖得又稳又快。

师:这个同学不仅说出了拖把柄的材料和材料的优点,而且还留意了一些拖把能伸缩和防滑的设计,观察很细致。

在自由表达时,学生的发言一般是自由的、混乱的。此时,学生的思维停留在线性状态,也就是说他们的认识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本质的理解上,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片面、直线、直观、直接的。教师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抓住学生发言的一个点,逐渐辐射开去,线性思维中的两个点会变成三个、四个,乃至组合成丰富多彩的思维图像。这样的引导,无形中将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锻炼。

三、思维分享,让学生有序表达

再看接下来的片段指导:

1.完成课堂导学单。

师:刚刚同学们抓住拖把柄的材料和特点,向大家展示了拖把柄的独特之处。如果让你来说一说你课后研究的其他劳动工具,你准备抓住它的哪些方面来写呢?先想一想,然后在作业单上填一填,最后可以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提提意见。

生自主完成课堂导学单。

2.小组交流补充。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介绍任何一种物品,我们都要有顺序。

此处的“导学单”是实现“深度思维课堂”的一个“脚手架”,基于这个载体,学生在初步获得一些学习能力后,其课堂学习活动就能有条不紊地展开。而基于开放学习活动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对“有序地介绍一种劳动工具”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在习作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外显形式就是习作和发言。因此,习作课堂上的发言也应该有逻辑性。这里的“逻辑性”有两个层次:一是有条理的表达;二是能与他人分享其思维方法。基于这样的表达与分享,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不只是单单停留在表象思维和线性思维上了,他真正掌握了方法、懂得了运用。

基于逻辑思维训练的中年级习作课堂,让学生在习作中目标性更强,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有条理,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清晰。如果我们能在中年级的习作课堂中时常渗透这种思维的训练,就能为高年级习作时的“谋篇布局”奠定基础,更能让中年级的学生在初涉习作表达之初,找到其中的乐趣与自信。学生的习作水平,自然“拾级而上”了。

猜你喜欢

拖把日记习作
小皮鞋和小拖把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