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天候的学科教师
2022-11-20汤立宏
■汤立宏
我以为,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优秀教师要善于做全天候的学科教师,即要基于本学科的教学需要,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特点与要求,适应不同场景与情境下的教学。全天候学科教师需要掌握哪些课型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课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呢?
一要明晰课型概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所谓课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换个角度来说,课型就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
就中小学各学科而言,一定的课型总是与一定的教学任务、学情以及教师的教学创意有关。加强课型研究,增强课堂教学中的课型运用及优化意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科教师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教师能动地教、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的有效教学,展现课堂教学的变化多姿与魅力。
二要修炼教学内功,创新实践五类课型。从教学内容分类,我认为学科教师应创新实践五类课型:学科新授课、学科拓展课、复习指导课、试卷讲评课、体验实践课,自觉做一名全天候的学科教师。
新授课的教学创意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话题,但许多教师习惯于同一模式、程序的新授课教学设计。对于一节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程序、学生学习方式等大同小异的新授课,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和抵触情绪。有创意的新授课应依据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恰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及科学的教学评价,来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步骤。
当下的许多复习课已经渐渐异化成应试工具,许多教师上复习课,只是对过去知识的简单重复、“炒冷饭”而已,这样的复习课自然不受学生待见。有效的复习课应将已学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并纳入整体的个人知识系统之中,复习课应该是贯穿于各学段学科教学诸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
很多老师认为试卷讲评课无非报报答案而已,难以体现新课改理念。这其实是对试卷讲评课的功能理解不准确所致,试卷讲评课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并依据不同的学情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一样可以有创新,一样能体现新课改理念。
对于学科拓展课,很多教师满足于“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学科拓展课更强调“将教材作为例子”,新课改关于学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以及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理念,正是学科拓展课的理论支持与存在价值。
体验实践课是一类相对比较新颖的课型,不仅是理科,文科的不少学科也有体验实践的学习任务,它将学科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在了一起,在生活中、行走中体验探究正是体验实践课的存在空间。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单元设计组织教学的问题,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高新课标下的单元教学实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化探究性学习活动等要求,上述五种课型的实践无疑显示了其各自的价值功能,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必需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