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
2022-11-20李少霞
李少霞,魏 莉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合力论。他在坚持经济因素决定作用的同时肯定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强调作为主体的个人的力量也有助于社会发展,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具有客观必然性,也具有主体选择性。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是具有内在逻辑层次的完整结构,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依据,从理论上保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性。深入挖掘这一思想的现实意蕴,可以为我们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提供精神动力。
一、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主要内容
19世纪末,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有意的攻击和歪曲,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只关注经济因素,忽视了政治、意识形态、人的活动等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一种僵死的宿命论[1]。面对这些攻击和歪曲,恩格斯意识到唯物史观存在一些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并对其做出补充和阐释,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2]591同时,他也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由单个意志相互冲突形成的合力推动的,“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2]592。作为单个的人,每个人追求自身的目的在许多单个意志相互冲突中形成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合力。
(一)社会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
恩格斯指出,“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2]592。他借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描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社会历史的演变与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它是由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相互影响的。“合力”不是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力量,这些因素相互干扰、相互制约、相互对抗,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根据力学原理,两个力的方向越接近,形成的合力越大。因此,当影响社会发展的两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度、紧密度和协调度越高,则两因素形成的合力就会越大;反之,合力越小。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各种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是历史的交叉点,这种约束是共生的。
(二)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在肯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2]591的基础上,恩格斯也指出,“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2]668。这就意味着,在多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且这一作用只能是追溯性地从长远来看。社会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无止境的运动过程,强调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从根本上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意志和心理动机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其中一些庸俗唯物主义者将历史唯物主义扭曲为“经济决定论”,教条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忽略了其他因素在推进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重视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为其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历史合力理论非常清楚地描述了历史过程是如何完成的:第一,历史发展不是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无数的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推动的。第二,历史发展是由综合力量共同推动的,在多种综合力量中,经济因素具有绝对性意义。换言之,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结构中,经济因素是最本源的因素,它虽然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力量是不对等的。第三,具体的生活条件是意志多样性的基础,同样,个人意志的实现程度最终与它反映历史规律的程度成正比,在历史舞台上参与创造历史的个人意志使历史的进程表面上呈现出特殊性和偶然性。
(三)从事实践活动中的人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指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与单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呈现相背离的趋势,但这并不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相反,这一理论肯定了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确证了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历史发展有重要贡献,都包含在合力里面。社会历史发展依赖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但是这些相互作用的合力并不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依靠那些具有自我意识、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来实现。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带有鲜明的主体意志,作为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他们虽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但是,每个人的意志与力量,无论其大小,均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恩格斯指出,“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2]593。为了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力量,使合力得到最大化,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强大合力,使中国梦的巨轮行稳致远。
二、历史合力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耦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实质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种社会心理,也是一种情感认同,是我们在新时代凝聚人心、推进各民族团结、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各项工作,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科学创举。作为提升全体社会成员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有团结合作意识、共建共享意识、以人为本意识和共同发展意识,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对照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理论耦合性。
(一)团结合作意识符合历史合力论中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也对社会发展有作用,因此,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因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因素,也不能归结为各种因素之间的均衡作用,而是由参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各因素相互作用造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形成一种合力,即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这一理论的核心要义在于强调历史主体各意志、各力量之间,历史客体各因素之间的交错和综合,以及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之间相互交错的综合作用。
团结合作意识就是指各民族互帮互助,彼此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相互帮助,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合作意识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始终将维护和保障民族团结作为基本原则,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团结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另一个维度是实现与国外各民族的联合。周恩来在坚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指出民族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批评的办法实现更高的团结。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坚持用制度保障民族团结,强调要缩小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提出了“三个离不开”[3]。胡锦涛把推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厘清了民族问题的主线,为我们处理民族工作确立了基本遵循。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民族团结问题,认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4],他从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出发,围绕民族团结合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为推进民族团结提出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为我们在新时代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引。
民族团结合作是形成历史合力、推动民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各族人民只有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共创成就、共谋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就国际形势而言,经济上,美国联合一些盟友,强力倡导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主张逆全球化,使中国经济依赖的外部市场萎缩;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范围内推销美国的普世价值,给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发展带来挑战;军事上,美国以各种借口对中国主权进行挑衅,插手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就国内形势而言,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的路上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需要包容多样,妥善处理好共性和个性、共同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享、共乐中守望相助,凝聚共识。
(二)共同发展意识切合历史合力论对经济因素的高度关注
历史合力论的首要观点“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2]591,强调经济因素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因素决定社会发展的趋势。经济因素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和原动力,对其他因素的发展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随着经济因素的变化,其他因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次,经济因素是决定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通过对社会现实和黑格尔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两者关系”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蛰居于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从而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经济因素是其他各种社会因素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结果,两者间是不矛盾的,前者强调的是推动历史发展各因素的力量是不平衡、不对等的,相较于其他因素,经济因素是最原始的、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后者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在于各种主客体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在肯定各种主客体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社会发展的时候,不能忽略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共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5]。只有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才能在发展目标上寻求最大的利益共通点,助力民族复兴。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突破口,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协调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没有发展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经济建设搞不好,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善,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没有缩小,民族团结就没有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没有基础。共同发展意识强调各民族在发展机遇、发展水平、发展福祉上的平等性和公正性,旨在追求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均是在发展中获得的。其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政治民主、生态文明的基础,只有经济获得发展,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各民族之间存在的差距才能消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发展意识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战略利益,通过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旨在推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强盛。步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党和政府的关注点。因此,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经济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产力,着力破解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推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心基础,在协调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增进国家认同。
(三)共建共享意识契合历史合力论注重激发人的意志作用
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取向。共建共享意识与历史合力论在价值取向上都注重激发人的主体意志,强调每个意志都对历史发展有贡献。历史合力论认为,历史发展是各意志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共同推动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此,要形成最大的合力,就必须注重激发每一个意志。恩格斯指出“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6],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人的自主自觉意志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激情,使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致力于改变现实世界。
共建共享意识强调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由全体人民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本质就是汇聚中国共识、集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智慧,激发各族人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每一个人的梦,让全体中华儿女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历史与实践证明,百年来中国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均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完成的。2013年,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在过去的9年中,数百万脱贫干部同群众一起努力、同甘共苦;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统筹“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带领人民开展了脱贫攻坚的人民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脱贫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使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7]。到2049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将会从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高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更大的勇气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各族人民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更多成果。
(四)以人为本意识适应历史合力论重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不仅是“剧中人”,更是“剧作者”,“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2]592。历史的创造与延续、发展和进步虽然不是取决于单个人的主观意志,但是单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终究是不能否定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者。这一理论包含丰富的人本思想,要求我们重视人的主体性因素,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对各族人民而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有本质上的内在逻辑一致性,是国家、民族、人民的现实性同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以人为本,使各族人民能安得其所、经营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才能使其客观公正、理性和平地把握民族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消除民族隔阂,在美好生活体验中获得集体归属感,进而激发各族人民推进民族复兴、提高政治认同、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共同夙愿和动力,以复兴的凝聚心态助力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愿景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让人民在找寻集体归属感中获得可靠的心灵依托和情感体验,在和谐相处、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中激发前进动力,以强大共识规避民族危机,以积极的姿态推进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8],“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以人为本意识这一价值理念深深熔铸于民族工作中。首先,将切实维护和保障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指南,使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0],为消除民族矛盾、凝聚人心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高扬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在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人民对环境、社会公平、和谐社会、优质医疗条件等方面的诉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总的‘合力’作出更大的贡献”[11]。再次,关照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导向,“用科学的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人民的思想和意志”[12],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激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各族人民的心灵得以寄托,情感纽带更柔韧,精神支撑更强大,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进程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各族人民认知互动满意度的提升和归属感的形成,将更加关注各族人民价值信念的意义性提升与关怀感的形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社会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以人为本意识是对历史合力论的丰富和发展,因此,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高扬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国家的强盛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历史合力论在强调经济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同时,丝毫没有忽略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保证了历史内容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坚持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坚持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有机统一。历史合力论的几层涵义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重新梳理历史合力论丰富的内涵,对于我们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求我们既要树立民族问题的整体观念,坚持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双向并重,又要加强党的领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在实处;既要广泛吸引各族人民参与,持续强化多元主体的合作意识,构筑稳固的合作框架,又要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汇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树立民族问题的整体观念,坚持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有效协调
在恩格斯看来,历史合力的形成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每个要素均对历史合力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但是,在这些要素中,经济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作用,相较于其他因素占据基础性地位。同时,恩格斯也指出,这些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必然性是通过一些偶然性实现的。因此,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民族问题的整体观念,既要注重经济因素,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非经济因素,要坚持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有效协调。
首先,要注重经济因素的核心作用,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经济因素是基础,只有使各民族的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汇聚起更大的合力。历史合力论强调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我们开展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价值信念,其可操作化的实践基础源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幸福感的提升。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均对铸牢共同体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各地通过开展一系列对口支援、横向经济互助、文化交流交往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协作计划,使得各民族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被不断引进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教育和服务均得到快速改善,各民族地区建立起了覆盖各个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这不仅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而且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的特殊资源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跨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得到不断完善,使民族地区人民的福祉得到显著提升。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如何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协调利益分配矛盾、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成为有效开展民族工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教育和服务、民生等领域补齐民族地区发展的短板,协调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就惠及全国各族人民,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协调民族利益,增进“五大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民心基础。
其次,注重非经济因素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作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借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原理”,认为历史发展的合力是由无数单个力量相互交错、相互冲突,共同作用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仅仅依靠经济发展是不能实现的,经济因素的必然性往往通过非经济因素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我们要对经济因素的作用给予辩证对待,不能将经济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唯一支撑。一切只追求经济发展,忽视非经济因素的片面观点都会导致民族关系的畸形发展。因此,要准确把握并理解生产力标准,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政治、文化、阶层、社会福利等因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发挥各种社会因素和力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避免出现过分倚重经济发展而忽视其他因素的错误倾向。要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等多方面综合考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如费孝通先生在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时,就指出要构建“安其所、遂其生”的“心态秩序”[13]。首先,就政治认同而言,政治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性因素,其本质就是公民的精神意志和实践活动要与主流的政治价值相统一,体现出个体对于政治共同体的不断趋近。在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中,政治认同是对公民主体认同影响最大的因素,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它能够为公民政治意识和道德尺度的培育框定标准,对于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就文化认同而言,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中华文化具有塑造、凝聚、整合功能,是规范个体认知行为、整合多元思想、汇聚价值共识的纽带,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只有不断增进文化认同,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而持久的力量。最后,就价值认同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不仅凸显着群体的属性特征,更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群体身份的刻画,具有规约社会成员价值选择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中华文化的润泽和浸润功能,通过整合社会思潮、彰显时代精神、形塑政治认同等方式,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培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份认同。
(二)加强党的领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在实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的显著优势,也是抵御各种敌对势力瓦解我国团结统一的基础、维护各民族团结的前提和保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14]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整体方向,是决策部署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障,也是发挥党动员全社会的核心力量、使党的领导始终都贯穿于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过程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强化和落实各级党委的职责和担当。各级党委肩负着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领导责任,要生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合力,就必须提高党自身的权威。第一,要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水平,提升对民族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使各级党委能够切实担负起运筹帷幄、把关定向,切切实实履行好领导和统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职责。第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自身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权威性与合法性,在制定合理政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创新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统筹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进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第三,各级党委要建立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科学体系,使基层组织中真正有人了解、有人宣传、有人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责任和职责落实到人,分解到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门责任清单和负责人,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真正落实到细节、做到实处、取得实效。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一项持久的战略工作,纳入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和专项督查清单中。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坚持和确立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多听听群众对党的政策的满意度,对政府工作、对党的服务方式、对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将民意转化为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科学政策和方案,使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更密切,在实现心与心无隔阂交流的基础上把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增加人民对党的认同和支持,汇聚起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另一方面,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队伍。习近平指出:“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15]作为党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各级党员干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因此,要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就必须从领导干部入手,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队伍。第一,要端正领导干部的党风和作风。党风和作风是领导干部的形象和精神风貌,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群关系与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因此,在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端正领导干部的作风,将保持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关系作为其核心,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第二,要强化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集于边疆地区,近年来,受西方分裂势力的影响,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相继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事件,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企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局面进行破坏,不仅影响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也引起了民族地区一些人思想上的模糊和错误认识,因此,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更强的迫切性。而培养一批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突出干部的政治素养培训,强化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品质,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政策把握到位、实践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使其成为民族地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核心力量。
(三)注重发挥人民的主体意志,提升各族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合力论认为,单个的意志对合力的形成和发展有所贡献,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创造着历史,为社会历史发展作出贡献。作为历史合力的组成部分,单个意志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干扰,最终汇聚相融成历史发展的合力,不论单个力量大小与否,它们均影响合力的构成和发展方向。历史合力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的昭显,这对于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我们要注重发挥人民的主体意志,提升人民的认知体验、关怀人民的价值信仰、调动人民的行为意愿,提升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要充分激发各族人民群众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传统的做法是将各族人民群众作为宣传教育的被动接受者,没有突出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这不利于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各族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体地位,才能生成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激发其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因此,要立足于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特殊性,以群众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民族团结互助为目标,切实帮助各族人民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要引导人民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让人民建言献策、尊重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需求,不断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要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意愿。第一,要使各族人民群众自发地内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同一切破坏国家安全和统一的行为斗争到底,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第二,要注重精神激励,提升各族人民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主体性。“解决好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15]对各族人民积极主动性的激发应该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关照现实的物质生活需求,更要注重精神激励。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砥砺和激发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创造力。另一方面,要树立榜样模范,加强宣传示范。大力表彰和奖励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有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体,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积极行动,形成团结友好、人人争做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先锋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各族人民主体意志的激发提供良好的条件。
最后,关注各族人民价值信念的提升。共善的价值信念是一个民族内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灵依托和归属之地,它跨越了阶层、族群和职业等的鸿沟,是厚植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全体社会成员只有将自己置于这一共善的价值信念中,才能生成共同的价值期许,延续和创生出一种关注民族命运的共善关怀。因此,要内化各族人民的这种共善关怀,形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凝聚。第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内化为各族人民的道德伦理。中华文化具有塑造和整合的功能,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贡献,只有不断增进文化认同,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而持久的力量。杨国荣指出,“道德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时也为这种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16]。激发各族人民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主体性的本质就是使自我与他者、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一种共善的道德凝聚关系,在与他者的互动往来中,能够关心和肯定他者,形成一种正向的人际互动关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崇人本、和而不同、和合与公义等文化信念,是各族人民和谐互动、有效沟通的主要途径,有助于人民主体意识的维护和主体意愿的激发。第二,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升各族人民的规则意识和现代公共关怀。在现代社会中,吉登斯所讲的“意义构成型规则”,体现为一种强烈的制约意识和规则意识,是形塑现代公民的基本价值规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种“意义构成型规则”,体现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不同的价值规约,为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提出了根本价值导向,是各族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所。新时代,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人民主体意愿的激发,规范公民的行为习惯,形塑有信念、有道德、有理想的公民。
(四)建构完善的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民生保障
做好民生保障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一环,事关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只有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做好民生工作,才能让人民没有后顾之忧,信任和认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首先,要建构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实现民族平等和社会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区域差距、维护社会公正的主要方式。进入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均衡发展是消弭民族矛盾、激发各民族主体合力的保障。如果民族地区之间的差距被忽视、各民族之间无法实现公平发展,则民族矛盾会滋生、民族之间的隔阂会加深,各民族之间积极正面的共同印象与评价也会被消解,不利于形成整体合力。亚当·斯密曾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17]要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就必须要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切切实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烦心的现实问题,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防止空喊口号。近年来,为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发展了落后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而且也修建了硬化路、通邮路,实现了偏远地区的大电网、光纤和4G覆盖,显著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进一步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就必须深入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和完善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的整合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持续强化和健全各族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不仅关乎公民个人的生活质量,更涉及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制约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的整合进程。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合力均无法激发。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短缺、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要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就必须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提高其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基础的医疗保障水平,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让各族人民切实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习近平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8]。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问题,通过普及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健全健康保障等服务,全方位、各领域、全过程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合力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最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合力的凝聚提供良好的社会关系保障。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各民族具有自身的生活习惯、历史背景、语言和文化习俗。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消除因历史差别和文化差别而产生的心理阻隔,是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日俱增,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的趋势也逐年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构建完善的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生产、交往的最主要空间,是构建良好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因此,我们要立足于社区这一重要空间,构建起互嵌式社会结构的体制机制,在各城市的社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社区)设立各种棋牌室、健身房、舞蹈厅、K歌房和书画室等,让各族人民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汇聚在一起,加强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减少因文化、习俗等差异形成的心理阻隔。通过互嵌式的社区格局,还可以使各民族由空间的嵌入转变为心理的嵌入,营造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生活氛围,增进文化上的共识和了解,培植互助友爱的公共精神和情感共融的文化认知图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而是要依靠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完成的关涉民族复兴的战略性事业,需要协调各方力量从更高层次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各主体明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提升强烈的政治认知、文化认知和情感认知,形塑各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意识,实现从认知维度到情感维度到实践维度的环节耦合和价值整合,形成巨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