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 的城市更新

2022-11-20王鹏飞

中华建设 2022年10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棚户区城市更新

王鹏飞

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提升我国城市建发展水平。为了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效果,优化城市建设质量,本文以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进行简单的介绍。基于城市更新的类型特点,对如何做好城市更新工作,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率,做好国土空间的规划,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媒介。如何做好城市的更新工作,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质量,成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中面对的困境。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促使新型城镇化发展,本文就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进行分析。

一、城市更新与发展

城市更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与规律,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一种属性。城市在人类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包含文化、经济等活动,具有高度聚集的特点。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建设中,城市中的建筑物、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与人都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变化的重要组成,体现出城市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展示出时代发展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维持原有建筑风格,为城市注入新的功能,为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

就当前情况来讲,城市更新主要在存量建设用地、存量房屋建筑再开发、新使用,通过对房屋功能的开发与更新,实现城市的更新与完善,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其中,城市更新行动包含了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在城市更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内部空间的合理规划工作,加强房屋建筑的功能开发,为城市更新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市更新类型与特点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根据国土空间的属性可以将其分成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四类。其中城市空间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越来越重要,成为推动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提出城市更新相关内容,明确这一工作开展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人认为城市更新就是对旧城旧区进行改造,使城市焕然一新。实际上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旧城区的改造,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城市更新的成本收益与经济社会问题,通过科学的国土规划,发挥城市更大的价值。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大约为8.5亿,如果未来城市化率达到70%,那么城镇常住人口将会达到10亿左右。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做好城市的建设与更新工作,为人民群众提升居住的空间与环境,使其在更加舒适的生活氛围中工作与生活。

城市更新中,部分地区以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为主,部分地区以存量建设的再利用为主。通过对存量用地的功能、用途的开发,实现城市的更新与完善。通过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区域的分析,发现主要有城中村改造、存量工业厂房的更新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商场写字楼公共建筑的改造。

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对策

1.基于城市更新特点,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在国土空间规划下,若想做好城市更新工作,提升国土空间的利用率,为城市中的居民创建更加稳定的生活环境,需要以城市更新的特点为基础,就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利用空间规划指标与资源配置的优势,做好各个方面建筑的再利用与开发工作,丰富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为城市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棚户区的更新改造为例,我国每个城市中都存在棚户区,这类建筑区域具有被城市包围、建筑拥挤、基础设施薄弱的特点,缺乏公共空间与公共服务,环境秩序相对较差。对此类空间的改造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可以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传统的改造方式,就是拆建,对原有的土地征收征用。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改造方式已经不适合棚户区的改造与创新。实际工作中,需要改变传统的城市更新建设思路,利用棚户区的特点,建设具有优质空间品质的综合性社区,为城市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减少棚户区人民居住的压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化的居住场地与保障渠道,减轻棚户区发展的压力,为后续的更新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通过对人口密度与数量的控制,提升棚户区的运行效果,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长效维护机制,为棚户区的基础建设提供政策制度保障。棚户区的更新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长效发展机制,根据棚户区的建设情况,投入一定的资金,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将此作为更新棚户区建设的媒介,优化棚户区的功能;最后,加强社区建设,提升棚户区与城中村居民的发展意识,为棚户区建设发展提供人员支持,为城市更新与改造发展提供保障。

2.做好存量建筑更新,减低改造成本

存量建筑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以建筑为根本,发挥建筑的优势,控制城市更新改造的成本,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由于供大于需,所以造成了存量建筑过多的问题。通过对此类建筑的改造与完善,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利用率,优化城市的功能各个类型建筑的用途,提升城市服务质量。

以存量工业厂房场地的更新利用为例,工业厂房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都遵循基本的建设程序,具有建筑结构牢固、建筑质量高的特点。此类存量建筑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可保留原来的建筑,利用此类建筑的吸引力,对其外貌进行整改,将此作为吸引城市居民的重要城市建筑物,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对于存在污染的存量建筑,需要根据城市的空间结构,制定更新改造计划,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整改,以此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求。通过对存量工业厂房的更新,可以解决这一建筑群体占地且经济效益低的问题,能够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树立一道新的风景线,无形中提升其城市的经济效益,丰富城市的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娱乐空间。

3.优化社区参与制度,提升城市更新效果

城市更新与改造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解决社区服务与环境建设问题,目的是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升国土空间转化率。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建立社区参与政策制度,优化社区参与建设的途径,真正地展示出国家以人民为主的服务职能。通过社区的参与,能够了解人民群众对城市更新与改造的要求,可以保证各方的权益与利益,真正地提升城市更新建设的作用。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可以成立专门的社会参与机构或者队伍,增加社区与城市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势,满足不同群众的生存生活需求,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以老旧住宅小区的更新改造为例,这一建筑的改造与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很大的不同。该建筑物具有建筑质量好、有一定配套设施的特点。在时代发展下,部分住宅小区逐渐成为老旧住宅小区,运行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较多的问题,如建筑结构寿命、标准户型、机动车停放、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此类建筑物进行更新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社区的优势,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了解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更新,满足小区居住者的实际需求,真正地发挥城市更新工作的优势,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同时能够推动城市更新与改造工作开展,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与建设工作开展十分重要,是促使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媒介。实际工作中,基于城市的运行特点,做好存量建筑更新工作。建立社区参与机制,提升城市更新建设效果,使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为城市的更新发展提供保障,促使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棚户区城市更新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阳光照进棚户区
城市更新
美国兴起“棚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