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
——基于返乡创业视角

2022-11-19宋耀辉

河北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民工人才人员

宋耀辉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一、引言

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实践中,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返乡退役军人等返乡人员,依靠一定的创业技能和社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实现创业就业,而通过乡村“双创”教育可以帮助返乡人员创业成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1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2020年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些指导性文件均明确支持农民工、农村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就业,要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发展。2021年,退役军人事务部、农业农村部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支持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人才资源作用。

返乡人员既包括返乡的农民工,也包括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企业经营者。返乡人员创新创业规模逐年增大,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的各环节、各领域具有重大影响[1],对于乡村人才振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时代需要更加重视返乡人员这种创业意愿,通过政策扶持加强返乡人员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发挥政府协调乡村发展与教育之间关系的作用。

从当前返乡创业情况看,大量返乡人员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针对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够及时加强创业培训,那么返乡创业将走向衰败或无从落实。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乡村创新创业人才被认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2]可见,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加速器。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对乡村人才振兴的促进作用,让返乡创业人员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促进乡村振兴,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二、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面对的现实问题

当前,乡村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返乡人员创新创业素质不高、创业技能普遍低,返乡农民工欠缺把握机会的能力,而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薄弱,限制了乡村创新创业活力的提升,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多类型、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始终没有建立起来[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参与意愿低、乡村人才供给短缺、供需匹配度低、返乡人员创业成功率低等诸多问题。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率低,创业后劲不足

以返乡农民工、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为主的乡村创新创业主体,返乡农民工占大多数,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工更愿意返乡创业。然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返乡农民工往往创业技术水平也较低,导致创业能力低、创业成功率低。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量返乡创业农民本身存在技术应用水平低下的现象,对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不熟悉。[4]尽管返乡创业农民工曾经历过市场的磨练,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资金,但受制于缺乏创业知识、创业技术应用水平低的影响,很多返乡创业农民工选择技术门槛较低的涉农产业、乡村旅游等服务业进行创业,创业项目的趋同化也加剧了乡村创业市场竞争,造成创业成功率走低。同时,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难招,创新型人才更难留,致使创业后劲不足。

(二)返乡创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创新创业层次不高

返乡创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既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层次的关键因素。现阶段,返乡创业人力资本水平低是乡村创新创业最突出的瓶颈。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2 139份调查问卷数据表明,返乡创新创业主体受教育程度仅处于高中或中专水平,大部分返乡主体没有受过专业性培训。[5]较低的专业水平以及缺乏创业培训,又对创业政策不熟悉,导致返乡人员创新能力低、创业技能低。而返乡人员创业知识储备不足,创新创业素质不高,欠缺创业机会识别与把握能力,创造性整合资源能力不足,企业发展战略模糊,导致创业企业存活期短、成长性欠缺[6],造成创新创业的层次不高,更多是为生存而创业,而不是成长型的创新创业或者更高层次的创新创业。

(三)乡村创新创业教育精准性不够,对返乡创业指导不对称

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返乡人员自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返乡人员在接受教育与认知的过程中,能够将创新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为后续乡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创业指导。但是从现实的乡村双创教育实际效果来看,双创教育针对返乡人员进行创业指导的精准性还不够,尚未真正融入乡村人才振兴体系中,更多是以政策宣传为主。而就返乡创业人员需求而言,乡村双创教育未能深刻解读出乡村人才振兴项目如何落实、乡村创新创业政策效用与帮扶机制,造成乡村双创教育不能满足返乡创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就乡村双创教育内容看,培训更多集中在理论层面,没有从创业技术认知、实践技能层面整合,这就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不对称、提供的指导不精准,对返乡人员创业未能起到实质性的指导帮扶作用。

(四)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能力薄弱,师资队伍建设乏力

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大多以兼任为主,主要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但是外聘师资不仅缺少足够时间,又缺乏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和创业实践能力,只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刻板地传授给返乡创业人员,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能力薄弱。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与地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求的匹配程度不高,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及产教融合方面与返乡创业主体的内在需求不吻合,又缺少多元化师资组合,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乡村双创教育的师资力量,又造成教育师资能力供给不足。乡村双创教育离不开既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创业实践能力的“双创型”师资队伍。当前,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能力难以完全满足返乡人员诉求,师资来源相对封闭,队伍建设乏力。

三、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应然角色

支持返乡创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是乡村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为培养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和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发挥着独特作用。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乡村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推拉理论最初研究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即影响人口流动的迁入和迁出因素。[7]人口迁出地存在主导的“推力”,迁入地存在主导的“拉力”,吸引人口的迁移。[8]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前返乡人口回乡创业的这种回流现象被视为“推力”“拉力”和政策保障的共同作用。推拉理论为研究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文章基于推拉理论逻辑分析了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供给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应然角色(见图1)。

图1 基于推拉理论的乡村双创人才有效供给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认为推动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供给是由乡村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拉力与返乡创业人员供给的推力以及乡村创新创业政策保障共同作用的效果,以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为目标,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乡村创新创业人才,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其中,乡村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是指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各方面均需要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关键支持,以便解决乡村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和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后继乏力的问题,最终保障乡村振兴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乡村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主要是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以及退役军人等返乡人员愿意回到乡村创新创业,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工比没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返乡创业[9],返乡人员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成长为乡村创业人才。乡村创新创业政策保障是指近些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发布一系列关于乡村创新创业的政策,旨在鼓励更多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就业,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回流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乡村创新创业政策是帮助返乡人员在回乡创业过程中获取创业资源的保障。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只有把乡村人才培育放在关键地位,从根本上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才能使乡村人才发展取得实际效果并形成长效机制。[10]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型创新创业人才。基于此,提出了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应然角色。

(一)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政策落实的基本着力点

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乡村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以及乡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需要的各类型创新创业人才。从政策上看,国家对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明确支持加大对各类返乡人员的创业培训,选拔培育一批优秀创意项目和创业者。为加快乡村创新发展,2020年下发的《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返乡创新创业层次显著提升,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从一系列政策文件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激起乡村发展活力,人才是关键,却离不开乡村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一种面向返乡人员、培养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乡村双创教育成为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政策落实的基本着力点。

(二)加快返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大量人才支撑。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培育乡村各领域创新创业人才,提升乡村人力资本质量,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手段。

返乡创新创业人才应该是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有创业意愿、懂经营、能创业的新时代返乡人员,以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为创业主力。调查显示,在1000名学生中超过25%的学生具有一定创业经验,且52%的大学生对于返乡创业的意愿度较高。[7]据国家人社部门估算,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接近1300万人[11],成为乡村建设中的“能人”,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经历,更愿意接受乡村双创教育,经过创业培训的返乡人员可以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不仅增加乡村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供给,更可以加快返乡创业人才队伍发展。

(三)培育乡村创新创业带头人

2020年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培育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力争到2025年,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100万以上,促进农村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吸引城市各类型人才回到乡村创新创业,要重视返乡人员的创新创业教育。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在培育乡村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解决乡村返乡人员创业素质低、创业能力低等问题上具有独到性、开拓性等优势。只有真正发挥乡村双创教育的人才供给仍用,才能培育出乡村振兴所需的创新创业带头人。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培育10万名农村创新创业导师和100万名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1 500万名返乡回乡人员创业。国家在不断加大乡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力度,未来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在培育乡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四)培育乡村双创型技能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党中央针对“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需要大量双创型技能人才提供智力支持。[8]创新创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培育双创型技能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功能。乡村创新创业教育需培育出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所需的双创型技能人才,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培育出乡村生态保护、乡村文明建设所需的高素质的乡村创新型技能人才,实施乡村发展规划和精准设计,改善乡风乡貌,推动生态宜居;培育出乡村治理所需的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治理人才,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乡村发展还需要一大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需要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培育双创型技能人才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四、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目标与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地方政府是乡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管理者和主要领导者,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对乡村人才振兴的促进效果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据此,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目标就是,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培养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强化对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而对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来说,多措并举提高返乡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显得尤为重要[12],如图2所示。

图2 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效用,既要培育一批返乡创业人才,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还要激发返乡创新创业主体的干事活力,才能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为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形成“新理念、新思维、新素质”的主要途径,据此文章提出了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路径。

(一)优化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提升返乡人员的创业素质

分析现阶段农民工、农村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返乡人员的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更多是返乡创业人员经验不足以及缺少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导致创业能力低、创业素质低。解决该问题,首先要优化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供给内容,激发返乡人员的创新思维。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重点培育返乡人员的新思维、新知识和新技能,持续影响返乡人员的创业行为,提高创业素质,保证返乡人员有意愿参与乡村振兴。其次,形成同返乡人员创业知识需求相契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业课程不仅要开展创业理论知识讲解,更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综合素质教育,提升乡村教育供给能力,保证返乡人员有能力规划出合理的创业路径,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最后,要优化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提升返乡人员创业技能。鼓励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乡村龙头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围绕返乡创业人员从事行业的具体标准,优化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以便从返乡创业全过程、全方面提高返乡人员的创业技能,增强其创业适应性,提升创新创业素质。

(二)细化落实乡村创新创业政策,增强返乡人员的创业动机

从返乡人员回流趋势看,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是一种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返乡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引发的人力资本回流乡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人员所呈现出的返乡创业意愿及动机是随着乡村创新创业政策细化落实而增强的,细化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乡村创造出新的创业就业机会。应通过对一系列国家、省和市级乡村创新创业政策的解读和细化落实,提高返乡人员对乡村创新创业政策的认知水平,激发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动机,同时强化创业教育政策落地落实,增强政策的创业驱动效应,将政策力量转化为返乡创业驱动力。通过细化落实乡村创新创业各项教育帮扶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保障政策,确保乡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够帮助返乡人员创业成功,更大程度地激发返乡人员创业意愿。

(三)大力扶持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人才振兴[13],大力扶持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必然要求,需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构建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和高等院校相联系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机制。结合地方乡村教育发展规划,设立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构,明确各方责任,形成各参与方联动的工作方式,统筹各类教育资源,谋划乡村教育发展全局,形成重点扶持、特色发展的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格局。当前,国家、地方政府均明确支持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成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围绕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发展需求,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加强与“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实行自主培育和重点引进相结合,推动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现有创业导师、农村能人和乡村振兴带头人到龙头企业、乡村创业园和基层挂职锻炼,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实力。可以引进“双创型”师资,聘请乡村振兴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有返乡创业经历的带头人等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弥补现有乡村师资队伍的不足之处,打造一支素质过硬、高水平的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四)开展社会性创新创业培训,引导返乡人员干事创业

开展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双创型”技能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才振兴的实际需求。乡村振兴为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人员和乡村新农人搭建了干事创业舞台,无论是返乡人员,还是乡村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基层人员等乡村人才,都可以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围绕地方乡村振兴工作总体部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培训形式,面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乡村基层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开展创业知识、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社会性创新创业培训,拓展创新创业主体视野,拓宽乡村创业路径。

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下和录播、直播等线上相结合的学习形式,重点围绕乡村“产业兴旺、人才振兴、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目标,针对乡村人才需求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训,激励返乡人员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通过培训形成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引导返乡人员创业。

猜你喜欢

农民工人才人员
人才云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