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2022-11-19王永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利用信息技术

◎王永宁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学区七十铺小学,甘肃 天水 741000)

一、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知识制作出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将问题具体化,丰富课堂数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更容易理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的发展目标.

二、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体验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实现图形的转化及公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中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技术为学生课堂体验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教师可以统筹电子白板等诸多技术,让学生既可以动态感知内容,又可以实际操作数学内容,进而在数学变化中了解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魅力,而不是将数学的认知停留在抽象的静止状态.信息技术对优化学生数学学习体验有明显的帮助,从课程的导学阶段到课程知识的讲解分析都可以进行必要的渗透,教师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信息化应用,做好数学课程的统筹与设计,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教育网络平台

网络授课使教师、学生群体都对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一定的适应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家长、学生、教师联系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搭建教育网络平台有很多方式,如学校自建的智慧课堂网络、钉钉网络等,这些都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利用多种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在线上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在线下以平台反馈为主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辅导等多种资料.

三、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理解数学概念

概念类知识以文字叙述为主,主要讲述数学知识的定义,但小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概念的理解容易存在一知半解,有的虽然可以熟练背诵概念,但在具体应用上存在明显薄弱点.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概念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以“多边形面积”为例,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记住S=ah的结论,a表示底,h表示高,且可以快速将公式应用到计算当中,但对于S=ah是如何来的,即公式转化的过程,学生并不了解,导致学生学习存在缺失,不利于后续的知识学习.基于学生实际,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视频的优势,让学生动态看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转化过程,然后利用白板笔实际操作一下转化的过程,通过白板笔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转化过程,通过微课+电子白板的方式去观察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等量关系,建立起长方形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在数学概念的整合、推理、应用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特点,做好课堂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并了解概念的推理过程,实现有效学习的目标.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明显优势,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问题的动态展示,以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联想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学生学习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指导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是小学生在高年级数学学习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思想.信息技术在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归纳、总结的逻辑内容转换为形象思维,便于学生了解和学习,从而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

以“数学广角种树”为例,有这样一道题“同学们在全长100 m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种1棵树且路两端都要栽树,求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在解答时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100÷5=24(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很自信.基于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栽树的过程,如可以先看看20 m可以栽几棵树,按照一般逻辑应该是20÷5=4(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如果20 m两端都栽上树可以栽5棵,显然这一结论与学生的理解存在差异,基于这一差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录:20 m两端都栽树情况下可以栽5棵,然后用白板展示30 m两端都栽树情况下可以栽几棵,学生发现可以栽7棵……通过对比进而发现20 m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是在20÷5=4的基础上+1;30 m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是在30÷5=6的基础上+1,然后教师在白板上展示如果是40 m呢?50 m呢?100 m呢?以引导学生结合白板展示的内容去寻找规律,在总结中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进行归纳,最终得出因为路两端都要栽树,所以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进而得出100 m长的小路,每隔5 m栽种1棵树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下,一共要栽21棵树的结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规律性.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高年级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与低、中年级所学数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很多内容都可以在知识迁移的基础上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最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时空

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应用外,还体现在教学时空的拓展.拓展教学时空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批改方面,信息技术已经初步构建起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从课前预习来看,课外预习的视频资料众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课堂应用实际进行必要的取舍.教师可提供的预习资料包括微视频、电子任务单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根据电子任务单的任务内容进行学习,了解视频中的内容并完成知识的整合.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微课的预习资料,学生在资料中可以看到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推理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所有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任务清单,学生可以看到关于周长和面积相关的基础题型,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周长、面积公式.从课后复习来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的学习平台,可以实现对学生作业的在线批改,系统可以针对学生错题提供批改意见并提供类似的习题,实现了对学生知识的查漏补缺,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教师通过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可以分析学生群体易错题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课后复习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搜集和整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建立起稳定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系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分享出来,其他学生可以看到分享的问题并根据自身能力给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集体反馈的结果进行统一讲解和说明,实现了在线知识的集体辅导.

(六)利用信息技术,指导数学实践

数学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看问题,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分析问题并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当中,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实践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有很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展实践化的应用,鼓励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学习了比的知识后,学生会想要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学校旗杆的高度,这些都属于数学知识转化的一部分,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时教师可以从学校智慧课堂网络平台中搜集相关的资料,也可以从其他渠道搜集资料,寻找测量的多种思路.学习了圆的知识后,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圆形花坛的直径来计算花坛的面积等.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圆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学会通过多种方式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关于圆面积的问题,掌握多种实践的技巧.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信息技术的指导工作,通过数学实践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发挥信息技术在拓展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素材方面的优势.

总结:使用信息技术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在课堂教学指导过程中应把握信息技术这一核心要素,切实做好数学课堂指导工作,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整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