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2-11-19褚思真万劲波
褚思真 ,万劲波
(1.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191;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3.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
创新链、产业链相关研究已经很丰富,其中有关产业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较多,中国知网中以“产业链”为题的期刊论文有1.65万篇,博士论文有181篇。对创新链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创新链”为题的期刊论文有436篇,博士论文仅有5篇。以“创新链”“产业链”为题的更少,期刊论文有141篇,博士论文为0篇(2022年9月15日查询)。创新链研究多偏重于实践经验总结与对策研究,只有少量对理论逻辑与结构机制的探讨,如代明等(2009)[1]、刘家树等(2022)[2]等。对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研究也多偏重于实践经验总结与对策研究,如匡茂华等(2020)[3]、盛朝迅(2022)[4]等。对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理的研究较少,如韩江波(2017)从理论逻辑与机制设计角度分析了双链融合[5],王荣(2021)从要素视角分析了双链耦合机制和促进对策[6]。综合分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利于统筹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协同产学研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并加快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附加值和国际分工地位;有助于我国稳固国内经济循环基本盘、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总之,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的关键举措。因此,对双链融合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对创新链产业链的概念内涵、结构特征以及两者在社会生产中的位置与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然后从战略层面、结构层面和演化发展层面探讨双向融合的机制与路径,既包括由产业链向创新链的延伸融合,也包括由创新链向产业链的延伸融合。
1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概念内涵与逻辑关系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一种双向融合,既要考虑由创新链向产业链的延伸融合,也要考虑由产业链向创新链的延伸融合。因此,对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的探讨需要建立在对创新链与产业链概念内涵、链条结构及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也需要对创新链与产业链在社会生产中的位置、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1.1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概念内涵
创新链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最初主要指创新过程,随着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创新链的概念也逐步向源头拓展和向末端延伸,包括从创意产生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研发链条。通常认为创新链是围绕某个主体的创新活动所形成的功能性链状结构模式,既包括创新内容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主体,也包括创新内容产业化、经济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和主体[7]。创新内容包括基础科学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不同创新链之间可能会彼此影响并发生交互作用,在社会生产时空中,所有创新链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非线性网状结构,从而与外部创新条件与创新环境一起,共同形成一定时空下的社会创新生态。
产业链概念的形成源于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内部基于一定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而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形态的企业群。产业链上中游产业向下游产业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产业则与中上游产业交换价值并反馈应用信息,在劳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之上,各方在商品、价值、供需以及信息、空间等维度彼此对接且互相影响,形成紧密关联的价值交换关系。狭义的产业链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是指从原材料供应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完整链条;广义的产业链则是向上游拓展进入相关基础产业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延伸则进入市场开发营销等环节[8]。
1.2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结构特征
1.2.1 创新链的结构特征。按照创新主导主体的不同,创新链可以分为政府及科研机构主导的创新链、科技领军企业主导的创新链以及其他主体主导的创新链。不同主体主导的创新链其链条结构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有区别,因而与产业链的融合机制也有所不同,且其涉及的创新内容通常也有所不同。
第一种是主要由政府及科研机构主导的创新链,这种创新链具有比较完整典型的链条结构,一般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试制反馈、技术改进、推广普及、价值实现等多个环节和步骤,最终形成一条结构完整、路线清晰的创新链。这种创新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基础科学的重大进展带动其他相关领域发生相应变革,其所涵盖的创新内容涵盖面最为广泛,既可以是科技创新,如具体的工程技术类;也可能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或组织管理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本身类似于供应链中供给的商品,创新链中的上游主体即政府或科研机构,是创新产品的供给者;下游主体即企业或终端消费者,既是创新的应用者,又因其可能就创新应用中出现的各种实践与体验情况做出反馈,从而令创新主体据此不断改进技术工艺,使该项创新的品质不断提升并渐臻完善,甚至有时推动催生出新的创新技术或创新产品[9]。这类创新链的优势是学科基础雄厚,涵盖内容及影响范围广泛且深远;短处是与产业链存在一定距离,且学研与产之间在价值取向、驱动机制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而在促进双链融合方面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第二种是由科技领军企业主导的创新链,这种创新链的链条结构比第一种创新链要短一些,且因其为企业主导所以天然与产业链的融合更为紧密。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生产导向明显,通常与发起并主导该创新的科技领军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瓶颈等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创新内容通常是与产业应用相关的具体工程技术或生产工艺,有时也包括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等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这种创新链的链条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创新项目并整合创新要素,开展研发创造活动,成果应用测试,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以及创新价值实现。即科技领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发展需求或政府导向确定创新项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开展创新活动,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以企业自身研发部门为主体组织开展相关研究项目;向具有相应科研优势的科研机构提出人力资源以及知识创新要求,并与之合作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再或直接从科研机构获取适用的研发成果或专利技术等。企业主导的创新链通常同时从多重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参与产品开发、设计、营销等一个或多个创新环节,最终形成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产品[10]。这种创新链实际上同时也是一条以科技领军企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活动为纽带,向上游研发环节延伸的产业链。创新链在此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并且为相关产业的技术迭代乃至产业更新和变革提供科技支撑。这类创新链的最大优势是与产业链紧密相关,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便捷且见效快,针对性较强,往往能够较快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缺点是发展后劲和长期延展性稍弱,与第一类创新链恰好形成互补格局。
第三种是由其他主体主导的创新链,由于其主导主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创新链的链条结构也具有不确定性,其链条长短以及与产业链的融合程度取决于主导完成创新任务的主体在创新活动中所处的环节和地位。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创新发明都出自专项研究,有时也会在中间或其他环节偶然迸发创新的灵感火花,由点及面,从而带动一系列的技术进步甚或产业变革。这种创新链容易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创新要素的时空分布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创新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二是创新链各环节主体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三是创新相关产业链上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外不同人员之间竞合关系体系的影响。这类创新链相对总体来说占比较小,但在万众创新的良好创新生态下,“高手在民间”,民间创新也有可能会对产业技术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也不能忽视。
综合这几类不同创新链的链条结构总结其共性,一般来说可以认为创新链是由要素整合、研发创造、成果应用和价值实现等4个主要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链基本环节示意图
要素整合环节主要是依据市场需求(或受市场需求影响的产业需求)、政府需求等导向或者科研主体自身的研究兴趣趋向,选择确定相关科研项目或创新主题,并按照创新项目要求整合人员、资金、设备、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组建科研团队或形成相应科研创新体系,即创新活动的筹备环节。研发创造环节是组织科研团队或创新体系按照项目需要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发现新知识、形成新技术、获得新成果的过程,属于创新活动的主体环节。成果应用环节是指在上一环节已取得的知识技术等科研成果的基础之上,将该成果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根据科研成果不同,可能是将新技术、新专利、新的组织管理办法等应用于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也可能是新商品的产生、推广与普及,甚至有时可能会促成相关旧产业链重塑以及新产业链兴起等。价值实现环节是指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领域应用,并产生相关经济社会效益的环节,也是创新价值的实现环节。
1.2.2 产业链的结构特征。产业链的形成原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创造及实现,同时产业链也体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价值分割。任何产业都能形成一条产业链,不同产业的产业链不尽相同,由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形式多样的产业,因而也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产业链,而且众多产业链相互交织彼此影响构成网状的产业体系。不同产业链涉及的生产企业不同,链条的具体构成情况也有区别,但综合来看一条完整的现代产业链一般都包含3个基本环节,即上游(各种原材料供应产业)、中游(关键主体产业)和下游(销售与应用等相关环节产业),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链基本环节示意图
产业链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产业链链条上各环节主体共同形成一个技术上高度关联的有机整体。例如,上游产业环节和下游产业环节之间以生产技术关联为基础存在着大量信息、商品、价值等方面的交换关系,且彼此间具有多样化的链接形式。二是产业链链条各环节呈现分离和集聚并存的趋势。产业链不同环节在技术层次、产品技术附加值以及价值分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常一条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包含着关键核心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属于该产业链的关键主体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出于社会分工精细化的需要具有分离趋势;但同时又受社会化生产协作影响,一些大企业为了确保各环节运转顺畅、降低交易成本、稳定原材料供应和销售渠道等,倾向于自己建立相应分厂和销售部门,或者促成相关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链不同环节又具有一定的集聚趋势。三是不同产业链之间彼此交织,呈现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一条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有可能是另一条产业链的上游;一条产业链的产品乃至副产品可能是另一产业链的重要原材料等,因此产业链之间彼此交互影响,同时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都会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11]。
1.3 双链在社会生产中的位置及逻辑关系
1.3.1 创新链在社会生产中的位置。创新链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代社会。但创新链在社会生产中通常并非单独存在,而是根据其创新内容的不同镶嵌于社会生产的各个不同环节当中,并且借助社会生产尤其是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自身价值。从理论上来说,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之一,创新活动主体有可能是社会生产中任意环节的主体,创新内容也从理论创新到具体的技术工艺创新而多种多样,因此创新链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或者节点上都有可能生发出来。但从实践来看,现实中的创新活动仍然大多集中于生产环节或者科研环节(即科技领军企业主导的创新链和政府及科研机构主导的创新链)。结合前文对创新链结构的分析,以科技领军企业为主导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契合度相对更高,相应的双链融合度也更高,这类创新链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也更为直接。由政府或相关科研机构引领或主导的创新链,由于链条环节更多更长,因而与产业链的直接契合度要稍差一些,同时双链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影响因素也较多,在研究双链融合机制的时候必须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相应地,由于科研机构研究基础和学科背景更为深厚,且科学研究的独立性虽然使其具有与产业实践差异较大的劣势,同时却也具备不易受市场功利因素影响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优势,因而这类创新链对社会生产乃至经济社会的影响往往更为广泛、深入和持久。
1.3.2 产业链在社会生产中的位置。如果说纵向考察的生产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与横向考察的产业结构(两大部类或三次产业)是社会生产在宏观层面的表达,那么产业链则可以看成是社会生产在中观层面的表达,介于对生产活动的社会整体宏观分析与生产活动主体生产者的微观企业分析之间:产业链一方面将社会生产领域细化到不同的具体产业领域,如半导体产业链、汽车产业链等,同时涉及与该产业上下游相关的各个企业及其集群彼此之间供应链和资金链等方面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产业链的关注点却并非细化到具体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运作,因此其研究层次应该归类于中观层面。产业链包含了相应产业活动在社会生产不同阶段的产业环节(包括相应企业)彼此之间的链接,纵向上看包含了社会生产由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横向上看不同产业链分别对应各自相关领域的某种产业部门,既有可能包括了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生产部门,也有可能涵盖一、二、三产业的不同部门,并且不同产业链之间彼此交织,在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形成网状结构的产业体系。
1.3.3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逻辑关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技对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逐步形成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进的关系。创新链中涉及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新生产流程、新的组织管理方法等通常需要融入产业链才能实现其价值,并且在融入产业链的过程中会对产业链活动形成牵引,有时会进一步对产业链重塑、产业结构升级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相应影响;而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采用新组织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生产或开发新的产品线等,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市场竞争驱动下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产生进一步研发需求,从而又反过来形成了对创新链的需求拉动作用。双链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进的关系决定了产业链需要创新链提供的科技支撑,当创新链支撑力度不足时会导致产业链出现短板甚至局部链条断裂,进而影响生产循环;而创新链则需要产业链的实践检验与推动,产业链的社会生产实践为创新链提供需求动力和灵感源泉。
同理,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融合也是双向的,既有从创新链向产业链方向的延展融合,也有从产业链向创新链方向的延伸融合。前者包括创新链从前端研发项目以及创新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向产业链的趋近,以及在创新链后端产业应用中的价值实现和反馈改进等,其实质是通过创新活动对产业链施加影响以实现双链之间的深度融合;而后者则是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对创新的需求,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不同环节之间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运转流动,从而推动创新链实现更符合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的调整、发展和完善,最终达到双链间的深度融合。
2 创新链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机制
从历史视角来看,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对生产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推动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还体现在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新链和产业链主要有两类融合模式,一类是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自发产生的自动融合模式,另一类是政府主导下的主动融合模式。自动融合模式是在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中自发出现的,如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同时也都是产业领域的革命,这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自发融合的最好案例。二战后,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科技发展创新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纷纷介入并开始主导科技创新,主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政府主导下的主动模式成为双链融合的主流。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政府的主导下加速融合,创新链的发展变化延伸向产业链,促进产业模式、产业结构加速转型。
从历史发展走向看,政府介入科技领域并主导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当今世界由地缘政治逐渐步入科技政治时代,世界格局急速变化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的大势所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深度融合,对于优化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的影响因素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尤其是政府及科研机构主导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需要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其中不同主体对双链融合产生不同影响。埃茨科瓦茨(Etzkowitz)用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Model,即 TH 模型)描述政府、企业、大学或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在知识经济时代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关系[12-13]。其中,企业、大学或科研院所可归类于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中的内因要素,而政府则可归类于外因要素;此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市场也对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向融合产生影响,同样属于外因要素。
内因要素:企业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在创新链中主要承担中下游环节新产品或新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推广等活动,影响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经济化和创新价值的实现,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关键环节。大学或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在创新链中主要承担创新项目组织和创新活动展开等上游和中游环节的工作。企业面临的各种市场需求,结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和管理需求,是吸引科创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科创要素集中、科创资源丰富,研发活动密集,对社会生产(包括产业链)形成强大的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这两类主体之间互补互动,共同构成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发展的内因要素。同时,这两类重要主体由于价值理念和利益立场存在差别,彼此间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创新链和产业链进一步深入融合的障碍。一般来说,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主要由学术驱动和政策驱动,企业主要由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双链融合则受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共同影响。
外因要素:政府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宏观引导者,其主要作用是主导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与布局,引领并激发创新链和产业链两方面互相吸引、彼此趋向。市场则是通过需求机制、价格机制以及竞争机制对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向融合产生一种无形但又客观存在的影响。政府和市场外因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政策链、资金链、信息链等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来实现,间接对大学或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以及企业等市场主体产生影响,从而令其调整创新活动和产业活动,达成影响双链融合的效果。
2.2 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的基础机制
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的基础机制,可以从战略层面、结构层面以及演化发展层面3个角度进行分析。
2.2.1 战略层面的融合机制。战略层面的融合是指从国家宏观战略布局角度看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机制。政府通过调整宏观科技战略和宏观产业战略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从创新链和产业链两个方向共同发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向产业链方向主动靠拢,强调的是按照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安排创新链,充分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作用。具体是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发展需求、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业技术需求以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需求,对创新链进行相应任务的部署安排。在世界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尤其在当前我国产业核心技术尚未完全自主的前提下,充分采取以产业链需求带动创新链安排的发展逻辑,将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尽量优先部署在能够直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急需领域,加快实现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对于迅速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的产业技术瓶颈问题非常重要[14]。同时,在产业链对科技创新需求动力的驱动下,带动创新链迅速发展转化,再反过来推动产业链不断发展升级和重塑,双链协同共进,从而实现深度融合。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推动产业链向创新链方向延伸靠近并融合,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即国家或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布局按照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展开,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尤其是战略性科创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学技术除了肩负发现追求真理的重任外,还要为生产力进步和产业发展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这种以科技创新链引领产业链发展进步的发展逻辑,有利于促使科技成果的科研价值及时转化为实惠的经济社会价值,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种战略布局的逻辑线索是先由科技进步引起产品、工艺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进化,继而引致产业链的发展变化乃至产业革命,即由创新链的可持续发展来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优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双链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
2.2.2 结构层面的融合机制。从创新链与产业链各自的链条结构看,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机制一方面是创新链向产业链方向的延伸,即创新链链条可以从要素整合环节,以及成果应用和价值实现环节同时与产业链衔接互动,包括产业技术改进、升级甚或是产业链重塑等。另一方面,则是产业链向创新链方向的延伸,即产业链条上的各产业主体受市场机制等因素影响对创新活动产生需求,从而推动乃至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确立和展开;或者是在前期创新成果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或产生新需求,将其反馈给创新链并对创新链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不断调整、改进和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入融合必然是这两种延伸双向并进的。
考虑到现代社会中政府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中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出台并施行各种政策,如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投融资政策以及信息政策等,影响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等各种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流动与配置,进而对双链的双向融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机制还需要考虑到政府因素。如此,在不考虑创新链与创新链之间以及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交叉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创新生态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的基本情况大致如图3所示。
图3 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示意图
前文提到过几种不同的创新链,由于其链条结构不同,因此与产业链的具体融合情形也有所区别。其中,由科技领军企业主导的创新链由于企业既是创新链的主导者,同时也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因而双链融合度通常较高,融合的深度主要受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以及研发部门与其他部门协同配合的默契度影响。其他主体主导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情况主要与创新链的主导主体所处链条环节相关。同时,由政府及科研机构引领主导的创新链,其与产业链的融合情况按照创新内容的不同也有所区别。从历史经验来看,基础科学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与产业链的融合速度可能会较慢,但影响更深远,倾向于引领产业技术升级革新或产业管理制度变革,基础科学领域如果有重大突破还可能会带动产业链发生变革甚至重塑,引起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发生变革;而应用性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以及工艺创新对产业链的影响更为直接快捷,偏向于由技术升级带动产业变革,再由产业发展产生新的技术需求,从而形成产业革新与科技创新互相推动的双链彼此融合互动;组织管理创新则两种情况兼有。
2.2.3 演化发展的融合机制。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演化发展中的融合,并且双链在互动中形成双向融合的动态长效机制。这种动态长效机制是由创新链诸环节的各种科创要素与产业链诸环节的各种生产要素在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等驱动机制下共同作用构建出来的。政府的政策倾向、市场需求以及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等因素构成双链双向融合的驱动力,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资源在创新链和产业链各环节流动并得到合理配置。同时,双链在双向融合过程中形成各种要素链,如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等,这些要素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才是技术的依托,人才和技术价值的实现则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同时受信息链运转是否顺畅的影响,而资金获益则取决于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经济化。因此,各要素链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促进双链在彼此接续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演化发展,形成动态的多重互反关系。在多重创新链和多重产业链的网状交织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相应产业的创新生态以及整个社会生产领域的创新生态。而这种创新生态在演化发展中又成为影响双链双向融合的外在环境因素,反过来对双链融合产生影响。
3 创新链产业链的双向融合路径
当前世界产业链创新链格局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发展的结果,如从农业国与工业国分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工,再到产业内部不同环节、产品零部件的分工等,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是分工的基础。当前国际分工呈金字塔结构,科技与金融处于顶端,主要是创新驱动型的发达国家;制造与服务处在中间,主要是效率驱动型的新兴国家;资源与劳动力处于底部,主要是要素驱动型的发展中国家。从历史进程来看,仅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分工中实现了价值链升级。我国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完善,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有数量众多的产学研主体及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人才,具备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改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3.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现代社会中政府对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加强,对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大。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人才政策以及相关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可以引导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延伸并促进双链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科技创新按照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各项举措,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同时也应加强监督监管,确保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融合。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各类政策工具的优势,及时调整疏通双链双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堵点和瓶颈。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补贴、推行研发合同制等激励创新的措施,对创新链的前两个环节施加影响,引导并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按照政府前瞻性产业发展布局的需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创新链向产业链延伸;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政府对企业采用新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提供的创新补助,针对创新链的后两个环节发力,降低企业以新方法、新技术取代旧方法、旧技术所产生的高额成本,促进企业改变行为方式,鼓励并促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经济化,使产业链向创新链逐步靠拢[15]。二是政府可以主持搭建产学研用新型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等中介机构对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的联系纽带作用,加强信息链和资金链等要素对创新链和产业链顺畅运转并实现双向融合的支撑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技术交易所等,汇聚各类技术信息资源,匹配产业技术市场供需两方面要求,为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三是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的体制建设,包括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加强监督管理: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系统整合各类科创要素和产业要素,形成资源共享、技术共进、利益共赢、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一体化的新机制,或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先进科创系统,助力创新成果的产业应用与价值实现;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完善科技创新监督监管机制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和程序的监督等,避免创新领域出现腐败或骗取国家奖励资金及套取政府补贴等现象。
3.2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
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价值链中的地位。这就需要加快形成高科技产业链,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扩大关键环节产能保质保量供应,不断提高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价值能级。因此,在产业链方面要注重以提升产业尤其是重要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调整梳理产业链结构,不断健全完善产业链,补足产业链缺失环节,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延伸产业链使之逐渐向创新链靠拢,同时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各环节集聚,各产业链共进互推,共同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9]。具体措施可以考虑从产业创新涉及的诸要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产业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链。围绕各地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引才,例如,通过搭建各类平台、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营商环境、提供相应政策保障等引进国内外各类人才。此外,还须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针对当前产业人才方面的弱项及时调整教育结构,使专业学科教育与产业需求相匹配,为产业发展提供符合需要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支撑。二是健全完善产业链顺畅运转所需的资金链。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各环节合理布局资金链,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包括增加政府财政对产业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以及积极搭建能覆盖双链各环节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平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各界资金参与到双链双向融合中。以各国历史经验来看,基础研究阶段一般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中试阶段通常以企业自筹研发资金及风险投资为主;到下游批量生产阶段则大多以银行信贷或资本市场融资为主。
3.3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双链相融还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创新链的运转效率并向产业链方向主动延伸。一是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创新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要培育且强化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科学研究再到工程技术开发,最后到实现产业技术研发推广的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促进创新系统整体的目标优化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各创新主体互利共赢。不同环节层次的科研创新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对于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根基和源头,应用研究是创新的枢纽和关键,工程技术是创新链向产业链融合的关键要件,产业技术开发则涉及创新成果能否真正规模化生产并实现其经济社会价值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要重视创新体系整体的系统性建设,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强化创新体系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创新链运转效率的目的。二是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链条结构入手,强化创新链向产业链方向的延伸与融合。要尽量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或选择产业价值链中技术支撑的短板或弱项环节,设置科技创新项目并部署创新链。例如,可以对制约产业链畅通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多方创新主体、汇聚多种创新要素的集中联合攻关,不断以科技创新推动构建产业技术联合创新链;还可以搭建企业和创新载体之间的对接平台,如专于且精于某项产业技术的研究院或创新联盟等,集中攻克相关产业技术难题,推动创新链条向前端和后端延伸,以创新优势引导产业资源集聚,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经济化的效率。
3.4 构建多链融合生态,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创新链、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机制除了受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本身内在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社会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条件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健全有利于且有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各种创新条件,汇聚并优化各类创新要素,有效补齐并强化双链在对接过程中出现的缺失环节和弱项,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是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作为创新需求牵引者的积极作用。发挥市场需求激励企业竞相创新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二是健全和完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创新成果经济化所获得利益能否合理分配,会影响到产学研的合作效果,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由于科研机构与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两者在相关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贡献量化为价值量方面容易产生分歧。实际上也恰恰如此,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在利益分配关系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必须充分协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纠纷与冲突,完善创新分配机制。三是在人才环境方面。无论在创新链各环节,还是产业链各环节,人才都是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人类劳动所独有的创造性,正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因此,要真正形成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科创氛围,切实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开展和参与科研与技术开发活动。四是在资金要素方面。要优化投融资环境,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并逐步完善多元投融资体制,发挥市场的作用,为创新链和产业链提供充足且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4 结论与展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带来新的风险与挑战,我国“三新一高”、统筹发展与安全对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必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搞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布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别是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创新联合体和科技创新体集群;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发力,破解产学研融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以人为本、多链融合的良好社会创新生态,推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拓展深化国际创新链产业链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创新链、产业链国际分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