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总让人生疑,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读历史?
2022-11-19葛剑雄
文/葛剑雄
编者按:8月20日晚,上海书店出版社在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办了《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新书分享会,邀请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与到场读者聊聊他眼中的中国历史。在分享会中,葛剑雄教授谈到了历史的形成、发展,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引人思考。本期推送的文字,根据现场录音编辑而成,让我们重回讲座现场,发现中国历史的表与里。
我们现在看历史,并不是说把文字都读通,知道字面意思就可以了,如果仅是这样,学习历史并不难。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学习历史,这得从历史的产生说起。
最早记录历史的人,他们的目的是要向老天爷和祖宗汇报。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面对各种灾害,他们是渺小无助的,那么就需要祈求上天,请祖宗来保佑他们。像中国的神话,比如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都是在和天对话。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会结绳记事,有了文字就用文字记事。后来出现了一种职业,专门记录重要的历史事件,向天神报告,这便是史官。既然是向天神报告,就没法弄虚作假。可对统治者来说,他们一方面要掩盖自身的过错,另一方面又祈求老天爷的保佑眷顾,那么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去按自己的想法写历史,甚至篡改历史。
所以我们会发现,中国史学的传统有两个面相,一个坚持实事求是,一个是根据统治者的需要对历史进行修改。以唐太宗为例。他提出来要问史官看他们如何写自己的历史,起初史官们都不同意,照例皇帝是不能看别人怎么写自己的历史,因为历史记录下来是要给老天爷和祖宗看的,然而唐太宗破了例。
这里就需要提及玄武门之变。众所周知,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了他的哥哥和弟弟,迫使他父亲让出皇位。为了证明所获政权的合法性,唐太宗就删改了史书中对其不利的部分。我们要说的是,一部二十四史,记录的历史并不都是事实,修史的目的在于加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就像清朝的皇帝,在天下尚未坐定之时,便开始撰修《明史》,它修史的目的就在昭告世人,清朝获得天下乃是天命所归。而为了证明这一点,就还需要证明明朝的政权合法性,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会美化朱元璋。
那么有人会说,官方修史会有问题,非官方修的历史是不是没有了?并不是,也会有问题。私家修史,因为很难看到原始材料、公家档案,容易采纳道听途说的内容。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历史疑案——“烛光斧影”,讲的是赵匡胤之死。私修历史记载,那天晚上开封城下大雪,赵匡胤接弟弟赵光义入宫把酒言欢,当时屏退左右,在场的人只能看到他们兄弟俩你来我往,烛光闪动,忽地听到有斧头砍击的声音,之后一片沉寂。第二天上午赵光义宣告赵匡胤已死。这是很让人疑惑的事,在场并没有目击者,那么外面的人是如何知道的呢?看上去那些故事有声有色,其实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既然史书总让人生疑,那么我们还需要读历史吗?是需要的。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能从并不完全准确的历史记载中抽丝剥茧,尽可能复原历史现场,还原真相,还历史真面目。我曾开玩笑地说,要是曹雪芹当年留下了自己的日记,今天可能90%的红学家就要下岗了。恰好曹雪芹没有留下多少历史材料,这样就可以去研究,辨别材料的真伪,发现新的材料。历史学家所存在的意义也正是如此,探求真相,复原真相,并提供自己的判断依据。
在谈论“历史”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历史”是什么。历史的一部分属于科学,比如谈具体的人、事件、制度,这些是科学,比如一个人的生卒年月、成长经历,这些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有时候材料不完整。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就需要把这些不完整的地方补全。历史的另一部分属于人文,也就涉及如何看待历史,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很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人认为是罄竹难书的罪行,也有人会认为儒生扰乱社会秩序,应该绳之以法。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有标准答案吗?其实是没有的。这和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有关。
我在书中所写的文章,有涉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我只是提供我读历史的角度,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谈五代十国的政坛“不倒翁”冯道,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赞者有之,批评者亦有,我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现象。冯道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即便如批评者欧阳修,也没有否定冯道所做的好事。之所以欧阳修要否定冯道,是因为他不符合主流的政治道德,毕竟冯道一生历经四朝,曾向契丹称臣,为六位皇帝服务,是为不忠。然而五代十国乃是乱世,政权更迭频繁,如果愚忠侍奉,何人来管理国家,为百姓做事,所以我对此持不同的看法。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新书分享会现场。
会有人说,要是这样去解读历史,要认识历史可就太难。确实是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对我们而言,看待历史关键是要有基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很重要,它会影响你如何看待历史。另外我们需要用逻辑思维去看历史。
例如我写唐太宗的这篇,很多史事是从逻辑上推理的。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哥哥要加害于他,还是李世民反过来进行谋杀?我从逻辑上是这么判断的:作为兄长,李建成年长李世民九岁,早已被立为太子,且李渊并没有换太子的迹象,那么作为次子的李世民,若不采取非常手段,绝无可能成为皇帝的。
我再来谈谈郑和下西洋。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此庞大的船队,出动这么多人,最后把国库的钱都快花完了,这番兴师动众的举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与友邦保持和平往来,还是按传言中所说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亦或是宣扬国威?联系海外去对付当时的蒙古人?这些说法都有些依据,但又站不住脚。我的结论是下西洋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朱棣政权的合法性。这怎么去解释呢?因为朱棣获取政权的过程并不“光彩”,在传统社会被视为武装叛乱,而这是很难掩盖的事实,建文旧臣也都并不服他。朱棣与建文帝打了三年,最后从北京一路向南,打进南京城,这样的事,天下人都知道了,该如何去解释自身的合法性?朱棣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就把视野转向了海外。在他看来,万国来朝的局面有助其政权的稳固,百姓们看到各国朝拜的景象,会认为是天命归于朱棣,自然也就服膺于他了。
有意思的是,郑和下西洋带回了“麒麟”,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吉祥物,古人视为神灵。其实郑和带回的并非传说中的麒麟,而是长颈鹿,但是“麒麟”的真假并不重要,朱棣拥有了它,就是一种威慑,用一种形式来昭告天下,他的政权是被神灵所保佑的,这样他的政权合法性就大大增强了。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新书分享会现场。
书里也提到了另一位争议人物——王莽。说起王莽,传统史家都是否定他的,说他弄虚作假,是伪君子。在我看来,倒并非如此。王莽虽然篡取了汉朝的天下,但他确实表现出在当时看来高尚的道德品质。批评的人可以说他是一种伪装,但王莽自始至终保持着这样的品质,要装一辈子也是很难的。比如当时他的儿子因为杀了奴婢,被王莽迫令自杀,这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王莽的家风很严,别人到他家去,看见一位穿着粗布短裙的女人出来接待,还以为是佣人,实际上是他的太太。王莽还把很多钱财用来救济穷人。如果说他是伪君子,这些举动又如何解释呢?就因为王莽的行为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就一概抹杀他的所作所为吗?这显然有失公允。况且即便是王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仍然有千余人愿意跟着他死,那就说明至少他还是得到一部分民心的。
那么王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来是他不应自立为帝,连雄才如曹操,也不敢称帝,他宁愿等着儿子来做这样的事。从当时的时局看,王莽已是大权在握,仅剩一个小孩子做傀儡皇帝,对他根本构不成威胁,但他还是心急,连形式都不要,就取而代之了。
二是盲目复古,追求完美。王莽有些完美主义,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他想给每个人好处,那么到最后谁都满足不了,因为就那么点资源,是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比如他请知识分子到首都来,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知识分子们很高兴,那么问题来了,钱从哪来?王莽觉得奴婢太苦了,要废除奴婢,这确实是好事,但很多奴婢什么都没有,没有能力耕种土地,日子一久,原先的奴婢反而怨恨王莽了。王莽要平分天下土地,学以前的制度,但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中往往无法落地。
葛剑雄著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2年3月出版
此外,王莽还朝令夕改,随意变动行政名称和货币制度,弄得改革越改越乱,得罪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其实说实话,王莽的初衷按理说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脱离社会现实,没有政治智慧,最终酿成了悲剧。所以分析王莽的失败,并不从其个人人品出发,我的这些分析,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历史事实,然后去思考王莽失败的原因所在。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抵达历史事实的真相,但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想大家至少能够把那些虚假的“事实”摒弃掉,这样能让我们离历史事实近一些。我提出一些对历史的看法来和大家讨论,主要是提供一个来自我看历史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