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城市公园设计综述
2022-11-19瓦清玲罗建让
瓦清玲,罗建让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2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林业站,青海大通 810100)
随着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居住人口密度日益扩大,老龄化状况的进一步加剧,居民对城市公园品质提出了更高追求,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逐步转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习惯及需求。城市公园设计以使用者需求为核心,关注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与偏好优化空间设计,才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的价值。但由于城市公园往往呈现单线式设计营造,而忽略了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在公园建成后,设计与使用者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设计师的设想不被理解,使用者的需求不被满足,设计与使用之间的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通过调研使用者分布情况、行为特征,了解使用者需求,设计更加符合使用者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及公园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城市公园使用者行为在国内外学术界均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使用者
本研究中的“使用者”主要指在城市公园中开展各类行为活动、发挥城市公园具体功能的人群。从人群分类角度来看,主要分为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从年龄阶段来看,可分为儿童、青年、中年与老年人。此外,性别、教育程度等,也可作为使用者群体的划分依据。
1.2 使用者行为
本研究中的“使用者行为”主要包括4 种类型,观赏游玩类行为、运动健身类行为、文化休闲类行为和静态娱乐类行为。观赏游览类行为主要是发挥城市公园的生态美化作用,如摄影、观赏建筑、观赏植物等。运动健身类行为主要是城市公园使用者为了增强身体素质,利用公园内的环境和设施进行的活动,如慢跑、武术、健身操、球类运动等。文化休闲类行为的目的是丰富城市公园使用者的精神生活,如读书看报、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静态娱乐类行为则需要较为私密、安静的环境,如与朋友聊天、亲子活动、静坐、静躺等。
1.3 城市公园
对于城市公园的概念,当前尚无完全统一的界定标准。诸多研究者从多种角度,探讨了城市公园的概念,国外学者蒙·劳里(M.laurie)[1]从产生原因角度进行阐述,城市公园是工业城市空前发展过程中居民期望回归自然的现实表达。奥姆斯特德[2]还从城市公园功能性、生态性方面入手,提出城市公园是城区内非灰色地区的功能性公共绿色空间。国内学者陈植[3]在《造园学概论》中认为,建设城市公园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是帮助城市安保、承担避难功能的公共场所。在一些行业标准设计规范中,对“城市公园”有较为客观的定义,如在《公园设计规范》中定义为“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具有较齐全的服务设施和良好绿化的公共绿地。公园是完善城市居住、交通、工作、游憩4 项基本职能中的提供游憩场地的主要功能空间,同时也是完善城市生态功能的关键部分”[4]。
城市公园的定义包涵了3 个方面:第一,从使用主体角度而言,城市公园的使用者主要是城市居民和游客等[5]。第二,就功能而言,是城市居民开展休憩、文化娱乐活动等的城市绿地。第三,从城市价值角度而言,城市公园兼具娱乐价值、生态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城市公园游憩理论
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公园建设热潮在国内兴起,研究者的视线也聚焦在公园设计上。石金莲等[6]通过研究北京市玉渊潭公园设施使用状况分析使用者需求,总结了我国公园设计的优势。莫秀玉[7]根据游憩活动特征,将使用者游憩活动分为观赏、静态、动态、水域休憩、集体锻炼、亲子活动、自然生物7 大类;王海霞[8]则根据游憩活动状态将其分为静、动态游憩。巩得强[9]调研游人游憩体验及其行为方式,以杨凌区、西安市4 个城市公园为实证案例,阐述了游憩场地选择及体验在公园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2.2 环境行为学理论
我国对环境行为学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稍晚,自20 世纪80 年代才引进“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并进行早期研究。由李道增教授[10]所著的《环境行为学概论》,是我国关于环境行为学出版最早的著作,书中阐述了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设计者如何运用环境和行为的关联性进行空间设计。徐磊青等[11]的《环境心理学》则将环境、行为与心理学相联系,并应用这一理论研究于探讨城市规划方面。2009 年,由李志明等[12]所著的《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则详细阐述了运用环境行为学进行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
2.3 城市公园使用者行为——空间关系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的差距,尚处于探索阶段。田国行等[13]认为景观设计者应从使用者心理需求出发,设计人性化、满足使用者行为习惯并体现文化塑造的城市公园。贾艳艳[14]深入研究公园中女性使用者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认为女性在游园时比较强调情感的满足,而对心理需求要求较低,并认为公园设计要强调安全性、舒适性及感化性。曾庆丹[15]从使用者行为视角出发,调查研究了冬季的拉萨城市公园休闲空间构成。王克宝[16]基于环境行为学等理论,实证研究城市公园使用者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园空间活力评价产生的影响。胡一可等[17]则探究了城市公园内城市居民与游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现象,提出了“城市公园空间——行为”“共处”的空间概念,并总结了“共处”模式的特性和判断方式;刘瑞雪等[18]则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公园植物性景观空间与使用者行为特征的关联性,分析了使用者对植物景观空间的行为偏好。
3 国外研究现状
3.1 城市公园游憩理论
工业化城市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作为兼具娱乐、休憩、防灾、生态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园也应运而生。城市发展早期,城市居民游憩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并不明显,直到城市化问题逐渐凸显,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不可代替的游憩才开始被人们思考和重视。由约翰·纳什(John Nash)设计的摄政王行宫受限于经费未能建成,于1838 年向公众开放并成为伦敦最大的供市民开展户外休闲活动的公园[19];1847 年,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作为主设计师,肯普(Edward Kemp)进行种植设计并监督建设的伯肯海德公园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20]。19 世纪中叶,“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设计并负责修建的纽约中央公园(New York Central Park)将城市道路与中央公园环形园路分开,园内游客可以随意开展游憩、娱乐、休闲等活动。中央公园的公共性也将公园设计理论代入到了普通居民的生活中,城市平民的期望也在公园中得以表达,标志着公园服务于普通大众的时代到来,中央公园的建成获得巨大成功,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公园运动[21]。
3.2 环境行为学理论
西方对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研究起始于20 世纪50年代,并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 世纪70 年代,一本名为《环境与行为》的杂志发行,空间设计与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也进入发展高潮。在西方的理论界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如Christain Norberg·Schulz[22]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建筑设计中,提出了“存在空间理论”;Venturi[23] 也关注到了使用者行为、心理和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作了详细的阐述;Jan Gel[24]则关注到了人对空间环境的需求,评价研究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城市的空间设计,并针对如何设计和打造舒适、实用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3.3 城市公园使用者行为——空间关系
国外学者对城市空间使用者的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展较早,经过长期发展,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对城市公园使用者行为的相关研究。在早期研究中,大部分是从使用者的基本行为特征出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学者William·H·Whyte[25]通过研究城市公园中的广场空间利用率,指出适当增加城市公园中的休憩设施,划分尺度适宜的休息空间,可有效提升公园利用率。再如20 世纪90 年代,Albert·J·Rutledoge[26]在研究中提出,调研使用者行为特征,分析使用者的景观偏好,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中不同的空间类型,是当时较为前卫的理论。
随着理论发展,一些学者不再局限于对使用者基本行为特征的研究,而是更加广泛地联系其他因素。如一些学者将使用者的种族作为影响其行为特征的因素之一,丰富了对使用者行为特征的研究内容。如Paul·H·Gobster[27]对使用者行为的研究中加入了对种族因素的考量;Ching-hua Ho[28]则综合性别因素与种族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
杨·盖尔[29]的《交往与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公园游憩行为理论研究的里程碑——阿尔伯特J.拉特利30]的《大众行为和公园设计》,克莱尔·库珀·马库斯[31]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等著作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探索了使用者行为及需求。
4 结语
国内外针对使用者行为与城市公园设计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3 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公园中使用者行为的时间、空间分布进行的相应研究,包括由于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等不同因素对使用者行为时空分布的不同影响。二是使用者对城市公园空间的评价研究,一般针对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进行满意度调查、使用评价、感知评价等。三是“空间——使用者行为”的关联性研究,包括不同景观、不同功能设施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然而,如何通过量化研究及分析,为使用者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模式提供更有利的依据,如何将行为学成果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