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初中政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德育教育

2022-11-19刘玫先

读与写 2022年12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刘玫先

(甘肃省东乡县祁家学校 甘肃 东乡 731401)

引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了解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在策略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其中德育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策略的实际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涵养,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新课改的践行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关注对多种教育元素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了解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保障学生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发散、大胆想象,真正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步提升。

1.初中政治教学与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的理论性比较明显,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综合素养,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为基础,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及分析判断,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其中完善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三观最为关键,这一点也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以学生的知识内化和知识应用为核心目标,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良好政治素养的指导下自由实践,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以致用。与其他课程相比,政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明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教师需要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育人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与时俱进育人理念的全面落实关注,对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及研究,了解学科教学的具体变动,始终坚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策略育人理念、调整育人策略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照和支持。

素质教育为学科教学策略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及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较为显著,发展速度较为明显。教师也开始意识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主动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对于初中政治教育来说德育渗透非常关键,这两者与素质教育存在密切关系。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为基础,关注教学思路的合理调整。教师所需要根据新课改之后德育教育的新变动、新内容和新要求策略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认知以及政治立场[1],学会主动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实现自主反省和自我教育。教师还需要围绕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始终坚持激励教育,充分凸显德育教育的指导作用和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体制策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确保初中政治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

2.深化初中政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

德育教育直接关乎国家发展以及民族进步,为了实现综合国民素质的稳步提升,保障国民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改善,许多学校开始针对性的强化德育功能和价值,以心理素质教育和整体素质培养的基础,逐步推进初中政治教学策略。政治教师需要了解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严格围绕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心理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有效探索及认真剖析,保障德育教育价值的逐步提升。

2.1 有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人为本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主动调整教学思路,确保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来说,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深化非常关键,如果教师能够以德育教育工作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升级,那么对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践行将会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视角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确保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能够契合学生的真实需要,真正打造高效课堂、精彩课堂,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许多学校主动号召教师深入一线,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主动发现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矛盾,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实现对症下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心理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矛盾比较严重,尽管个人的人生理想非常远大,但是在与他人碰撞思维的过程中会感觉非常失落和迷惘,有的学生会陷入孤独和苦闷中。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来开展教育工作,那么对学生恐惧感和寂寞感的消除将会有重要影响,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这一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教学要求。

2.2 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十分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教学任务,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下降。在创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重新调整教学思路,深入分析不同教学策略的优缺点,在全面整合的过程中确保教学策略工作的优化升级。其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渗透以及积极落实对素质教育的践行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有重要的辅导作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围绕课堂教学的具体进度,通过对教学大纲中重点点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进一步策略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思路,保障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2]。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新生入学之初就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学生的认同感,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的角色,了解学生的技能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训练,以学习方式的有效调整为基础,避免学生在与外界进行沟通时受到束缚及影响。师生沟通也非常关键,这些离不开素质教育,教师会鼓励学生主动交朋友,关注学生的孤独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着眼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现实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心理健康讲座。这些都与素质教育存在密切联系,教师也会更加关注与后进生之间的合作及交流,严格遵循一定的转化要求,围绕学生来进行调整。

2.3 有助于策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创新教学策略深化学科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会进行不断反思以及总结,主动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积极策略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策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交流。在现代化育人理念的指导下与学生进行沟通,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目的、有意识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充分凸显德育教育应有的价值以及作用,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得更加积极和仔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打造高效课堂和精彩课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确保不同教学资源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教学模式的策略及创新离不开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优化,教师会以可变性的教学原则为基础,重塑学生的思想观念,积极整合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凸显德育的重要功能,逐步强化心理素质教育,着眼于德育教育对国家以及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教学条件的有效整合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因人而异最为关键,这一点要求教师以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基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兢兢业业和乐于奉献,始终保持性格开朗,宽厚待人,办事功德和自律自强,学生也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这一点对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深化初中政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策略比较系统,德育功能的强化非常关键,这一点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实质需要。教师需要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基础,了解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围绕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利用德育教育来挖掘学生潜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及原则,保障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发展个人的综合素质。

3.1 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结合中学德育教育大纲分析不难发现,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德育教育策略及创新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中心地位,关注对政治方向的有效调整,以正确人生三观的有效树立为基础,关注学生的良好品德,充分利用政治课来指导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政治课的重要性不容忽略,教师需要了解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但是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往往为了应付中考而教学,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下降,学生也比较被动及消极。为了避免这一现实矛盾,教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真正实现高瞻远瞩,这一点是推进初中政治教学策略的重点以及核心[3]。学生非常容易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教师则需要注重反复引导,了解波浪式前进的教学改进要求,通过针对性的教育以及肯定来指出学生的不足及优势,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让学生变得更加自尊和自信。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以及暗示非常关键,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调整,因此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了解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同能力,尽量缩小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始终坚持良好的师德形象。这些都有助于传统思想认知的有效转变以及摒弃,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进步。

3.2 深入挖掘德育素材。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需要关注对教学素材的有效挖掘以及进一步拓宽,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夯实课堂教学的基础,尽量避免教学资源的过度浪费。德育教育的深度分析以及透彻理解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德育的重要目标,关注对不同备课环节的分析以及研究,了解学科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准备好相关的德育素材,进而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针对性的使用。如果教师无视课程准备,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比较混乱,缺乏一定的说服力以及教育性。教师只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关注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提升学生的知识涵养,将学生的真实诉求与教材相挖相结合。在完成这一主体教学工作之后,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学生能够做好良好的准备工作。以学生的道德修养心理状态支持学习为基础,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以及交流非常关键,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真实诉求,关注对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加强对教材的有效发掘,通过对政治课教材的重新审视,积极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合理渗透。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时,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对各种污染问题的分析及研究,了解污染问题与自然资源不当利用之间的相关性,鼓励学生自主分析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所带来各种危害。然后引入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在专业解读的过程中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确保学生能够树立一定的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其中互联网、科技馆以及图书馆的利用非常有必要,教师则需要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由发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拓展以及延伸所学知识。

3.3 设置教学情境。新课改之后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策略更加丰富,教师会主动结合不同的教学思路,在统筹分析以及整合利用的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嗯理解压力及负担。灵活利用现代教学工具,精心设置不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知识应用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及帮助。学生也能够产生更多的能动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较为显著。思想政治课程十分关注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熏陶,教师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教育原则,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辩证的分析各种问题。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时,教师可以着眼于当前学生上网成瘾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习先进的文化,教育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文明上网这一核心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抵御住网络的诱惑,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经验看法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能够打造高效课堂。另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在感知情境的过程中学习其中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涵养,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不断发展自身的个性以及兴趣。教师需要以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基础,尊重学生,肯定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做到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热爱祖国,助人为乐。通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引导,围绕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规律结合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确保学生能够保持高涨的情感,在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下真正凸显个人的价值。

3.4 坚持知行合一。教师需要坚持学高身正,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对个人言行举止的有效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初中政治教学策略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为了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拓展及延伸,政治教师需要注重不断反思及总结,了解自身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性化成长规律,在策略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现知行合一,为学生的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指明道路及方向,确保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学生的知行合一也非常关键,这一点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努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反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制力,确保学生能够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学生情绪情感的引导以及控制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能够在这一素养的指导之下充满智慧的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挖掘个人的潜能。学生的高尚情感对个人的学习行为影响非常的直接,只有确保学生保持稳定的情感,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才能够积极消除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影响。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个人情感对自身行为的重要影响以及间接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知行合一,了解后进生的进步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形象,主动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以及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以耐心和爱心来与学生进行交流,确保学生获得更多的顿悟以及启发,逐步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整体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后进生的综合想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以及集体主义意识,让学生能够在良好情怀的指导下实现自主探究。这些都是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引导有重要的影响,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确保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探索。

结束语

初中政治教学策略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拉长战线,关注对多种教育元素的分析以及研究,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学资源的管理配置,调整教学思路,策略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