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者与编辑深度交流沟通的意义何在?
——来自作者角度的反思与总结

2022-11-19刘俐俐

写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类号儿童文学论文

刘俐俐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论纲——兼及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发表,得到了学界的关注,论文作者自然欣慰。实话说,与编辑打交道之初感觉很累,对方过分严格苛刻,仔细过人。编辑与作者共同解决的问题包括:矫正错字漏字和标点正误;辨析、斟酌甚至重新选取语词;讨论句式工整与否,调整排列顺序;斟酌内容提要;商榷中图分类号的选取;尊重框架结构前提下的局部调整增添……毋庸置疑,这已属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深度沟通。那么,这种深度交流和沟通的意义何在呢?我特意跨越了现代和当代的编辑思想,阅读了阎现章主编的《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①阎现章主编:《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上、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目的是回到中国始于先秦的文史不分及其后延续的文史互渗的文化传统中,学习和体会传统文化河床中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文章家们论述编辑的思想,获得参照眼光,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作者与编辑深度交流沟通的意义。

一、规范汉语是充分体现学术风格的保障

学者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方向和学术风格。著述的文字表述各有特点,或者长于明快简洁的短句,或者长于一气呵成的长句,各有自己的句式偏好。我作为论文作者,始终确认学术和著述风格自由选择的权利,甚至认为风格乃第一原则,规范汉语从属于著述及其表达的风格。概言之,从未思考过著述风格与规范汉语的关系。这次和编辑交流实践,让我切身认可了规范汉语与学术风格相互统一,规范汉语是学术风格充分体现的保障。

让编校实践印证吧!

首先是对于工整的要求。论文句子应该工整,合乎汉语语法的规定性,句子和句子之间体现出清晰的逻辑关系。这些地方有欠缺之处,编辑一一指出后我均做了认真修改。比如,“(二)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探索”标题之下的“2.尊重‘同’与‘独’的各自价值,使开阔视野与具体领域相结合”,其中的“使”字为编辑提议所加,并列句变成了使动句,前后两句呈现了清晰的因果逻辑。工整除了指句子之外,还指小标题依次的两句,应该互相对应。“3.发散思维与凝聚思维相结合,反复参照抵达学术目标”,这个小标题是采纳编辑建议将原来的“环环相扣地推进”修改后的样子。修改后的小标题,与内容吻合的同时,与上句对应得工整了。其次是选词应细心斟酌,应该与句子以及全篇整体内容相符。如“价值体系必须有理想”,“必须”替换了原来的“需要”。再如“底线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必须引起注意”替换了原来的“由此被提出”。再次,应注意同一词性的语词不必叠加,避免叠床架屋的啰嗦。如“‘品质评价’标准在总体稳定中伴随着文学发展而调整与变化”,该句原来在动词“调整”前面还有一个动词“进行”,去掉了“进行”,意思更清晰简洁。这类的例子再如“致思方式在组织中践行,组织方式是致思的结果”,去掉“践行”前原有的“得到”,以及去掉了“组织方式”后面原有的“本身就”,意思表达不受任何影响,句子反而更加简洁清晰。至于避免出现病句则是最起码的要求了。

除此之外,如何让引用符合汉语规范,成为交流中被关注的问题并得到了妥善处理。《论纲》中引用了课题组成员田淑晶的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文学批评标准的限度及其限度超越——以钟嵘〈诗品〉的“误判”为中心的探讨》中的一段话:“但触及批评标准运用限度强以批评的现象也因此出现。”对于该句“强以”这个语词的使用,我始终感觉生硬和费解,也不太通用。编辑也不认可此句式,问我是否引用中出错了。通过细心查阅纸媒原刊,编辑确认的引用无误。怎么办?该语词处于引号之内,通过讨论,我和编辑达成了共识,将此句从引号内移出并改为转述:“由此容易引发批评标准运用限度强加于批评的现象出现。”巧妙地解决了生硬、不通用和费解的困境。

经过句式和语词的斟酌和打磨性修改,我发现论文依然保持了自己一贯的学术风格,即便屏蔽署名,也可一眼认出作者是谁。换句话说,著述风格在严谨规范的汉语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其实,编辑如此严格的句式和语词要求,与中国古代优秀的编辑思想不谋而合。在我国古代文论家文章家那里,文通字顺是对文字的首要要求。如孔安国概括孔子编辑思想为“芟夷烦乱,剪截浮辞”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4页。,即为文字表述方面的要求。

二、形式逻辑与内容逻辑的互相检验与完善

在本论题域中,形式逻辑指论文各部分段落布局,内容逻辑指论文阐述内容的深层关系。形式逻辑和内容逻辑都来自作者。在与编辑深层次的沟通中,编辑对论文形式逻辑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作者汲取、修改,我将此效果称作形式逻辑与内容逻辑的互相检验与完善,并认为编辑与作者在此方面的深度交流沟通非常有意义:编辑在章法结构的形式逻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论文内容完整规范的逻辑有着自觉的检验眼光,会提请作者修改处理得更加完善,甚至激发作者继续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

该篇“论纲”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一、理论基础与必要说明;二、功能论研究;三、标准论研究;四、后续问题与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等。编辑建议:正文之前宜加入四部分内容概述。我接受了他的建议,补入了下面一段文字:本论纲的第一部分梳理和介绍课题研究既有理论基础,又作出必要说明。理论基础包括以审美为基点、文学评论位置、价值关系中的实践属性等;必要说明包括文艺评论以文学评论为中心的选择理由、课题最终学术目标与实践研究的涵义、底线与理想的思维方式、整体研究逻辑及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的自觉意识等方面。第二部分是“功能论研究”。在文学批评理论领域,首次区分了假说功能型和实际功能型两种考察视角及其理论,分别考察探究了两种功能类型。第三部分是“标准论研究”。分为文学批评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围绕标准建构方法论、普适性与限度、资格评价和品质评价两者区分思路等展开;实践研究沿着“品质评价”方向,以中国政府文学奖为核心予以综合考察,旨在探究评奖的价值观念蕴涵与指向。第四部分是“后续问题与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总结归纳了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及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

反思和体悟添加这段文字的道理,就是孔安国接着“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之后而说的“举其宏纲,撮其机要”。举其宏纲,本论文属性本身就是“举其宏纲”,自然应“撮其机要”。“撮其机要”合理性在于,论纲关涉范围广,蕴涵信息量很大,况且每部分均有若干问题。概述一下内容分布,让读者先期有了总体内容的印象,便于阅读和把握论文全文。添加文字的第四部分并未如前三部分那样介绍。原因在于“摘要”部分有“大致概括为:……”,而且副标题“兼及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呈现”提示了这部分不是正面展开论题,而是在全文已客观呈现的基础上,对组织和致思方式的简要概括。

三、促进作者和编者双向思考

深度沟通能够促进作者与编者的双向思考。发现问题才能引发思考,而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刨根问底和不得过且过的认真态度。为了说明这方面的意义,我们展示几个点来看看。

(一)“举其宏纲,撮其机要”引出的思考和启示

接着上面的叙述,编辑提议正文之前宜加入四部分内容概述的话头,实话说,论文写作时确实没有这个考虑。事先没有考虑的还有:添加文字的第四部分并未如前三部分那样介绍。如今概括第四部分与前三部分的关系是:前三部分呈现的组织和致思方式,为深层次思考性质,第四部分则简要地将外在表现的组织和致思方式予以概括,形成与“呈现”的互补关系。反思编辑的建议和修改后的阅读效果,笔者意识到编辑出于方便读者阅读的自觉意识,从论文形式逻辑角度调整的建议更有益于内容逻辑的传达。

编者帮助作者获得了如此自觉的篇章结构意识,引发了作者对组织和致思方式概括的反思。经过反思,发现第四部分有深入修改的空间。诚然,论文发表之后才发现缺憾,当然遗憾,发表之前就解决了问题,很令人欣慰。引发的思考在于,致思方式就是思维运行方式,那么,总体思维方式源出何处?由此点出发可阐发为,怎样的思维、思想以及具体理路?当然,思维方式及其阐释,属于思维科学领域,存在于抽象层面。只有运用于具体论域,某思维方式及其思维、思想才能显示其生动有效性。作为论纲,虽然本篇论文从价值体系建设论域概括出来的几个做法和特点,稳妥合适,可以说,已有具体论域,但作者并未反思和寻觅采取该种组织和致思的方式,原出于何处,更未做过阐释以及阐发思维、思想的工作,暴露出作者思维及其思维、思想的不自觉。由此启迪我后续需要就重大项目建设的“思维原初及其价值”专门予以研究。如果此前即有这种自觉意识及其思考做基础,目前这篇论文的致思方式必定有更恰当深刻的表述。话说回来,当初因为课题尚未展开,没有任何研究经验,也难有深刻恰当的思维、思想。所以,研究经验与思维、思想互为因果。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永远在路上,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比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更令人欣喜。为此我感激编辑的提示。

(二)“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引出的思考和启示

编辑曾向我询问该论文提要和关键词下面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由此引发的思考更值得叙述。

以往我从未有过编辑征询“中图分类号”意见的经历。该论文责编问我:中图分类号可否定位在“I0”?我知道“I”所指为文学,“I0”所指为文学理论,这没有问题啊,我以往发表论文均如此标识。但该责编又逐级下移地询问了几个层级的分类号归属问题,越下移内涵越具体,距离本论文选题也越远。最后,我们确定,该论文的分类号确定在“I0”范畴。这个询问和商榷过程,却让我在刹那间意识到:论文已跨越了学科的综合性,跨越了文艺理论范畴,与哲学领域的价值哲学分支产生渗透交织,并且覆盖了中国语言文学其他相关学科。中图分类号定位在“I0”的文艺理论属性,既避免了偏执于纯粹抽象理论一端,又避免了偏执于诸如中国民族文学、儿童文学、古代和现代文学的任何一端。“文学理论”符合中国古代刘勰的“不偏执一端而圆通”的理论思想①详见田淑晶:《文心与禅心:中国诗学中的空思维与空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105页。,既不偏执于纯粹的价值哲学的一端,也不偏执于民族文学等四个实践子课题中任何一个分支学科的一端。于两极之间形成的论域内追求圆通圆融之一体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对文学理论概念的感受和体悟也更加生动了。

这给了我一个启发:纵向考察分类号,可以体认各学科之关系,尤其在建构中国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有些现实问题难以归入现有学科划分体系,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或者说,我意识到了中图分类号的定位,以及循级下移的尝试,可成为文学研究的考察方法。以实践性例子来看,自从带领课题组做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以来,每每发现儿童文学批评和研究缺少对应儿童文学特殊性的有效批评理论及其概念,此困扰已有很长时间。近期我与博士生一起萌生了建设儿童文艺理论或者文艺美学理论的念头,也已有博士生以此为博士论文选题。该博士生研究的第一步,即梳理既有儿童文学研究状况究竟如何,尤其想探究儿童文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情况。我把由中图分类号所获的启示分享给她,我们一起探究和推导如下:如果中图分类号以“I0”标识,那么,这些论文的所谓“文学理论”究竟是什么?于是,我们采取分类号逐级下移的考察方式:以“I0”为起点平移获得“I1”,该分类是世界文学,顺之下移则获得了“I106”即作品评论和研究,再下移则获得了“I106.8”即儿童文学。我们明白了此处“I106.8”的“儿童文学”,是归属于“世界文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评论和研究”。以“I0”为起点再平移获得“I2”,该分类是中国文学,顺之下移则获得了“I207”即“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再下移则获得了“I207.8”即儿童文学。此处“I207.8”的“儿童文学”,则归属于“中国文学”的“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中的“儿童文学”,或者说,是儿童文学的“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以“I0”即文学理论为起点下移,获得了“I05”即“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再向下移则获得了“I058”即儿童文学,此处“I058”的儿童文学,归属于文学理论范围之内的“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三个不同所指的“儿童文学”概念。经过2022年3月11日中国知网数据统计得知,“I106.8”论文有1083条,“I207.8”论文有6505条,“I058”论文有136条。第三种分类的儿童文学研究数量最少。以我自己题为《“以美均衡真善”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②刘俐俐:《“以美均衡真善”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期。的论文为例,刊物选取的中图分类号是“I0”。现在我更清晰地意识到,如果将标识进一步具体化,则应是“I058”,归属于文学理论范围之内的“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的儿童文学理论,列在“I058”论文的136条数据中,区别于“I106.8”和“I207.8”。初步假设,我们要建设的儿童文学理论应该属于此类。截至目前,我们自觉意识到,中图分类号作为梳理资料及其学科类属的路径与方法,有效、清晰且便捷。有待于后续尝试和总结。

在这个工作中还发现,分类号的错讹较为普遍。错讹有多种,试举一例。我们重大攻关课题组的儿童文学子课题负责人李利芳的《论发展想象力作为童年文学的主导功能》①李利芳:《论发展想象力作为童年文学的主导功能》,《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一文,该论文发表时的分类号为I106.8(世界文学—作品评论和研究—儿童文学)。其实,该论文是课题组文学功能研究环节的重要研究成果,刊物将其定位为所谓的“世界文学—作品评论和研究—文童文学”,可能因为文中的文献和资料,较多来自其他国家的作家作品,所以,被归类在I106.8,论文其实属于儿童文学理论的范畴。此类问题非常多见。原因既有前面谈及的儿童文学尚未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学理论,编辑难以有儿童文学理论意识,错把引述文献和论据,理解和定位为具有世界文学意义的儿童作家的作品评论和研究了,这是辨识的失误。还有一种情形,文章仅标识了大类中图分类号,无法呈现其下属的分支属性,这就不利于精准投送到目标读者群,此类问题非常多见。从便于检索的角度看,分类号和论文关键词的作用相似,所以有论者提出应该给一篇论文标引多个分类号:“图书分类标引主要为了排架或检索,便于找到文献即可。而期刊论文分类标引主要是为了检索,期刊论文一般涉及多个学科或主题,因此要尽量对其标引多个中图号,以提高文献检全率。”②王利君:《期刊论文中图分类号标引现状及改进策略》,《江苏科技信息》2021年第7期。

我国古代没有中图分类号,但有“辨章学术”的思想。“辨章学术”是汉代刘向的编辑思想。辨,辨别;章,条目、规程。辨章学术即在学术史基础上进行的学术分类工作,使各门各类学术辨别清楚,条分缕析。刘向该思想上承先秦诸子和司马迁、司马谈等。南宋郑樵从编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发,在《通志·二十略·校雠略》中说∶“古人编书,必究本末,上有源流,下有沿袭,故学者亦易学,求者亦易求。”显然,“辨章学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王利君《期刊论文中图分类号标引现状及改进策略》中说的“便于检索”和“提高文献检全率”。辨章学术则以“易学”“易求”表述。今人的中图分类号和“辩章学术”殊途同归。

那么,编辑询问这个似乎多此一举的问题,从编辑一方来看原因何在?事后反思,我意识到原因可能有二。其一,他编辑的论文遍布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等学科。按说一般以第一层级分类号标识即可,但编辑逐层向下询问,便于他更准确地把握论文具体学科领域的分支属性,给作者提出具体的有参考价值的修改意见,也可避免上面说到的“文章仅标识了大类中图分类号,无法呈现其下属的分支属性,这就不利于精准投送到目标读者群”,尽可能给出下移的更具体一层的分类号。概言之,责任心让编辑自动地确立了他这一始终遵循的编辑规则。其二,就我这篇论纲而言,因为辐射和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和儿童文学,他逐级下移询问中图分类号,有助于他准确把握其中关涉的这些学科分支,是从怎样的角度进入价值体系建设的视野和论纲总体构架的。当然,就中图分类号的讨论,引发了编辑其他哪些思考,我不得而知。但关于分类号的询问和讨论乃至建议,看似简单,其实对编辑要求很高。章学诚曾言:“非深明于道术之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能为之。”③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页。这仅是对书籍一类例子的论说,具体到某一篇论文,难度更大。文章分类号欲起到即类求文、因文究学的作用,需要编辑精微地辨析,审慎地操作。

(三)“文质相扶”总体要求以及“孤者辅之”的案例意义

这种促进作者和编者的双向思考,主要来自作者一方。我身为作者,无法得知深度沟通激发了编辑哪些思考。从文通字顺到形式逻辑与内容逻辑相吻合,编辑对作者的上述要求,可概括为编辑对论文“文质相扶”①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0页。总体要求的若干体现。必须说明,章炳麟概括的是“文质相扶”,但后人常写作“文质相符”。两相比照,统而观之,可以认为,相扶是手段,重过程和关系。由此处理妥当的相扶过程,达到“相符”的目的。我所说的编辑的“文质相扶”的总体要求,兼手段过程和目的两方面的含义。内容逻辑与形式逻辑不吻合,就是《论语》提出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问题。文通字顺,则如同古人扬雄所说的“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②支伟成编:《扬子法言》,上海:泰东图书局1923年版,第16页。;王充说的“外内表里,自相副称”③王充:《论衡》,陈蒲清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214-215页。;叶燮说的“然必须其人之发于喉、吐于口之音以为之质,然后其声绕梁,其调遏云,乃为美也”④叶燮等:《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霍松林注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等。也就是章炳麟概括的“文质相扶”。于是,编辑就会从各个角度努力实现“文质相扶”,即“文质相符”。当遇到前述“强以”这类句子,编辑感觉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就要想办法,将句子改得好读易懂。我们商定将“强以”从引号中移出转换成转述,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我理解,就是编辑的“文质相扶”总体要求之下的“孤者辅之”。古人说:“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⑤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页。意思是将杂乱的整理清明、孤证的辅以注释、呆板的进行灵活处理、直白的写婉曲、俗气的雅化、内容干瘪的补充使其丰盈。“强以”使用偏狭,不易懂,移到括号外面,等于给此“孤者”做了个注释,是追求文通字顺以及通篇“文质相符”的体现。编辑以“强以”句子为例,说此现象是编辑们常遇到的难题,编辑界尚未有定论,一直以来,他总想写篇文章好好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未来编辑就这个难题撰写论文,我们这一修改最起码可资例证。

遇上了较真的编辑是学者的幸事,学者要善于抓住如此深度交流沟通的机会,总结自己的优长和短板所在,在学术上不断进步。现在我隆重推出这篇论文的责编,他叫徐道春,笔名徐方闻。善作诗词。

猜你喜欢

分类号儿童文学论文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A Study of Chinese College Athletes’ English Learning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把云南儿童文学打造成“中国地域儿童文学第一品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