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俗见雅 入情入境
——诙谐教学素材的妙用对中学历史学习的促进作用
2022-11-19安徽省怀宁中学李序林
●安徽省怀宁中学 李序林
一、问题的提出
材料
波茨坦会议后返回美国途中,一名士兵问杜鲁门斯大林是怎样一个人,杜鲁门说:“我认为他是××养的。”接着,杜鲁门又笑了笑说:“我猜想,斯大林认为我也是这么一个家伙。”
这则材料鄙俗而搞笑,多少有点不登大雅之堂的嫌疑。但如果能俗为雅用,以俗的情感导入雅的境界,反倒可以出奇制胜、雅俗共赏,从多个角度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
二、学生对诙谐教学素材妙用的看法
本学期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的“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动力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学生对“你觉得历史老师影响你学科兴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学科兴趣的首要因素是课堂趣味性。另外,教师的态度、语言风格、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课堂趣味性与快乐氛围的营造显然需要历史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其中,教学素材的使用几乎贯穿整个过程。
三、诙谐教学素材的妙用对学生历史学习的作用及教学建议
1.引起精神兴奋,激发认知欲望。
高中历史教学注重规律总结和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理论化、概念化、规律化倾向明显,这很容易让教师专注于教学内容本身,而忽略呈现方式的丰富性、多样性。研究表明,成年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是30至40分钟,尤其对于单调的外在刺激物,成年人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等认知活动也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处于消极、抑制状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偶尔采用一些幽默、搞笑的素材,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脑神经,使其神经元、神经环路处于功能激活状态,而且这些搞笑的素材及教师风趣的语言也会激发起学生轻松、快乐的情绪,促使其中枢神经分泌多巴胺、五羟色胺之类的神经递质,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愉悦感,从而保持精神运动性兴奋,这会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乐在其中。斯宾塞说:“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课堂上偶然的愉悦体验一旦激活大脑的认知功能,则会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接下来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所以,诙谐的教学材料、幽默的教学语言会助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要学好一门学科,需要持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仅靠短暂的心血来潮是远远不够的。经常性地采用诙谐教学材料,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持久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对乐此不疲的勤学心理机制的概括。
大师们在自己的领域之所以能做出超越常人的成就,多数都是因为他们对之有着近乎本能的孜孜以求的兴趣,不断地钻研和探索能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激情和愉悦感。有了这样的内驱力,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一步步迈向成功。有些兴趣看似与生俱来,其实都可能跟个体的成长经历有关。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现实成功决定于这样的张力弧:企图心、雄心—天赋、能力—理想、目标。健康的企图心源于良好的母亲镜映作用,成熟的理想和目标则有赖于父亲稳定的理想化支撑,这样,偶然的天赋和能力作为潜力才能被不断激活,从而一步步迈向成功。镜映也好,支撑也好,本质上都是正性的情绪体验,那种共情式的回应和理想化支持会让个体感受到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无上欣喜和自信的力量感。
这一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引导恰当,就有可能充当潜意识的自体客体而起到类似的促进作用。“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每一节课都能有一两个引起学生情绪兴奋的刺激点,将可能产生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效果。蝴蝶效应提醒我们,课堂上播下一颗快乐的种子,也许未来就长成了参天大树。所以,千万不可小觑一则微不足道的教学素材的运用。
3.激活情绪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记忆是人最基本的智能活动,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历史学科的学习尤其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基础心理学将人的记忆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和动作记忆。其中,情绪记忆指的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及其相关经历的记忆。情绪记忆往往隐秘、深沉而牢固。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往事之所以久久难以忘怀,就是因为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论愤怒、羞耻、挫败,还是快乐、自豪和激动,都会使与之相关联的内容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所以,教师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尽量创设轻松的氛围,唤起学生愉悦、兴奋的情绪体验,可以使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能增强他们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常常会有毕业多年的学生再聚时,回忆所及,总少不了对一些充满奇思妙想、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片段的津津乐道。笔者在讶异他们如此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同时,也会反思这些长久记忆保留下来的影响因素,个中奥妙可以说与情绪唤起不无关系。
4.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意识。
关于教育的共识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创造性。毋庸讳言,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因为现实的局限,或多或少仍存在一些机械、重复、呆板、僵化的模式,这对于学生思维发散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作为人文学科,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这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见一斑。历史学本身也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多元而开放的研究态度成就了它的异彩纷呈。作为历史教师,更应以相对开放的态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素材的搜集和使用。守住健康、阳光的基本立场,标准就可以灵活、弹性一些。就像前文提到的,材料呈现后,学生哄堂大笑。看似粗鄙的一则材料,如此一来就成了神来之笔,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其实材料只是媒介,如何发掘其内涵,如何恰当地将其关联到教学内容与目标,精巧的构思与组织设计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智慧的。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在这方面多留心,多思考,经常采撷类似的教学素材,巧妙构思如何运用,既可以轻松自然地实现教学目标,又能够以身示范,展现另辟蹊径的思维灵动性和价值判断的多元开放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谓言传身教,这未尝不是鲜活的示例。
5.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人文课堂。
教育是以人性为灵魂,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的事业。家庭治疗认为,一切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客体关系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关系是人的本能需求。虽然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取决于早年母婴关系,一经形成很难发生根本改变,但此后获得的新的客体经验可以或多或少地对其产生影响。这也是教育之所以有效的原因所在。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认为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教学活动是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责主要是陪伴和促进。这就要求教师以平等、容纳的态度去创建人文课堂。
秉持这样的学生观、教学观,课堂教学就应该是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流动于其间的核心因素就应该是情感和体验。所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情感沟通,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不二法门。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相对健全的人格。自体成长较为成熟的教师,有着稳定的自我确定感和价值感,会显得比较平和而宽容,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也会更加灵活而开放,也更易于创造生动的人文课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可以学点心理学,通过自我觉察不断地完善自身人格,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局部着眼,有意识地打破固化的套路和模式,寻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方面的突破。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充满魅力的教师往往也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也更能引发学生的亲近意愿,其教育教学意图也能更好地得以贯彻。
综上所述,笔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巧妙应用诙谐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多重作用做了一点阐述,目的是从这一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着眼,为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和贯彻新教育教学理念而努力。当然,诙谐教学素材的选择和使用其实也是一个大命题,在实践中我们还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任何教学材料都只是手段和媒介,如何选择,如何组织运用,永远是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准,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人格成长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