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

2022-11-19☉赵

小学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拼音生字识字

☉赵 琼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更高阶学习的基石,所以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因为只有认识足够多的汉字,学生才能去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可以说,识字是学生进行其他学习活动的前提与条件。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里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学生的实际,识字教学的要求太低

人们经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般来说,小学生在入学之前,或多或少都会在家长帮助下认识一些最基础的汉字,比方说“火、水、月、土、日”等。因为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同,在入学之前掌握的汉字数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入学以后,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用“零基础”的眼光去对待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已经掌握了很多汉字的学生来说,就浪费了很多的学习时间。

(二)识字学习质量不高,生字掌握效率较低

识字回生的意思就是学生在掌握了汉字以后,由于没有进行巩固而逐渐失去了对该汉字的认知。如此,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识字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因为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很大,老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巩固学习过的汉字,而是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去让学生自主复习[2]。

(三)盲目增加识字的数量,不重视培养语文素养

因为低年级语文学习以汉字教学为关键,所以有的老师就把其解读成让学生学习大量的汉字。在这样不够全面的认知下,老师过于重视对汉字的记忆教学,比如采取课后对所学汉字进行抄写以及课堂上进行听写训练等方式,对学生的识字进行巩固。但是老师应该认识到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只注重汉字数量,而忽视了识字的质量[3]。

二、提高小学识字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初读课文,通过拼音认识汉字

拼音是学生学习生字的必要工具。小学一年级的所有课文中,汉字都是带有拼音的,所以学生只要充分掌握了拼音的用法,就可以进行课文的阅读。在学习的时候对不认识的生字,通过拼音去认读,进而准确地记忆生字生词。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拼音拼读去认识汉字,一边朗读一边写出汉字,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

识字卡片也是学习汉字的方法之一,但是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生要自主地找到生词,之后通过识字卡片等工具感受汉字,然后教师把拼音去除,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二)再读课文,通过拼音读准字音

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阅读一遍课文,将生字词拼音找出后,就不会再进行第二次阅读,丧失对阅读的兴趣。这个时候,老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识字再次进行教学,并重视汉字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学习。

比如在教学《清澈的湖水》课文时,老师让学生先简单地通读课文,之后利用拼音认准汉字的读音,再让学生把生字词记下来,最终由老师讲解与总结。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和效率。在学生阅读完毕后,老师对学生有疑问的汉字再一次说明与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汉字,最后,老师将这些汉字写到黑板上,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认读,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巩固汉字的识记。

(三)精读课文,与语境进行结合,理解字义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学习文章的内容,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学生在认识汉字后,要通过学到的知识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领会语句的用意。教师如果想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充分认识到语言环境对学生识记理解字词的必要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文字障碍。

在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只有完全认识汉字,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具体来说要重视以下几点:第一,学会区别学与认之间的关系。面对不是特别重要的字、词,在语言环境中能够理解就可以,不能要求过高。第二,面对需要学习的汉字,不光要重视认读,也要充分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思,学会对知识进行拓展,学会对字进行组词,学会借词造句。第三,精读课文,让学生充分理解汉字的含义,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句子联系,学会通过字典等工具去认识字词、理解文章,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四)通过拼音再次认读汉字

小学语文老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拼音对汉字进行注释,尽快挑选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生字,利用拼音对生字进行识记,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水平。

比方说,在对《树之歌》进行教学的时候,第一点先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默读,当遇到生字时,使用拼音对其标注,初步认识这些生字。第二点就是老师带着同学大声朗读课文,每当遇到生字的时候,老师就将其写在黑板上并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注释和老师所讲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加深对汉字的记忆,减少在学习汉字过程中出现错误。第三点就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拼音去学习生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汉字读音的准确性,还能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记忆。

(五)对汉字进行直观演示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直观的事物印象较为深刻,如果想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整体印象,就要让学生学会将汉字和生活进行结合。

比如在对“饱满”一词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并不真正地理解这个词语,只知道其大致的意思。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玉米粒来进行展示,玉米粒特别的大和圆,是十分饱满的,并将其和不够饱满的玉米粒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直接地感受到饱满的含义,理解更加深刻。

再比如对词语“花苞”进行讲解的时候,真实的花虽然展示起来不太容易,但是可以展示多媒体中的“花”。这些图案、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会到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这样直观展示能够提升学生的活跃性[4]。学生就会因为兴趣的提高而生出许多疑问,当学生的问题变多时,所学到的知识也会随着教师的教学而变多。在对“鸟”这个字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鸟的图像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对于鸟的兴趣,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抓住机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展示更多种类的小鸟。

(六)掌握相关教学法则

我们国家的汉字历史悠久,字形变化多,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认识和理解汉字的学习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所有的汉字背后都蕴藏着其独特的含义[5]。汉字的笔顺法则、文字隐意和部首构成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和重点。阅读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其在整篇的汉字中将语言释义进行提取,讲究“用、思、看、读”四者的统一。

“读”是将文章的汉字和具体的含义读懂,“看”是用眼睛去观察汉字的具体结构,“思”是思考汉字背后所蕴藏的意义和内涵,“用”是指将学到的汉字灵活地运用在写作当中。

因为小学生的识字有限,所以,选择文章进行阅读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选择一些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文章进行授课,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把汉字识记和阅读本身进行综合的分析,两者要充分联合。

三、结束语

识字教学的方式众多,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创设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选择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了解汉字的意思。在课堂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汉字用法,引导学生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汉字的用法,并且鼓励学生多多识字,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于识字认字的兴趣和能力。

猜你喜欢

拼音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