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创新设计例谈
2022-11-19潘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宝贤中学
潘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宝贤中学)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完成作业是成才的重要一环,对学校,对于教师来说布置作业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明确要求抓好“作业管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学习方法、知识要点,也不仅是要让学生背多少理论知识点,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创新作业设计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化为自己的实践,这才是我们德育关键课程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的创新设计。
一、利用学科特点,设计实践性作业
生活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土壤,健康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其中就要求“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知行合一,把课本上所学知识化为实践,学以致用的同时也对这门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劳动型作业设计
现在学生大多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相应自立和劳动能力。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合适的机会让孩子走进社会,尝试打些义务工,从小就让孩子知道自立的重要性,明白劳动创造财富。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重要品质。
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给学生设计一些劳动型作业,增强学生自主、自立能力,同时让学科学的德育性真正落到实处。如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 奉献助我成长“的学习中,让学生利用周末组织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区义务劳动,让学生在体会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价值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劳动能力。总之,劳动型作业的设计,既可以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走向生活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向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生活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科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尝试体验型作业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生活化,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走向生活、用于生活。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创新地设计尝试体验型作业。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逆反心理特别强,动不动就跟父母长辈吵矛盾,跟同学或朋友闹别扭。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跟自己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经常对父母不理不睬的,连话都难得说;而我们的学生当中也有诉说自己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很少过问自己的学习生活,非常的郁闷和懊恼。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可以效仿幼儿教育中的作法,设计一些尝试体验性的亲子作业。
在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的学习中,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让学生有空给自己的父母揉揉背、捶捶肩、洗洗脚,主动跟父母聊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每个星期至少做一件让父母精神愉快的事。在这样的体验型作业下亲子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很多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家庭氛围也就和谐了。这无疑让我们思政课教学爱的教育得以升华。
(三)社会调查型作业设计
实践性作业中还可以设计一些社会调查型作业。学生学好知识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和需要适时地开展课外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学生亲自调查与设计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的学习中,根据教学的要求把全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就身边的他人是否遇到过挫折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学生的调查形式多样,有通过调查问卷形式采取的调查,有电话访谈和视频录制等,之后各学习小组又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了自己的调查分析结果,这给本堂增加了不少的亮点,同时也使学生受益颇多,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作业
之前我们也提到了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是帮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评价一个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标准和体现。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创新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开放式作业,这样既可以按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将作业从形式到内容又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口头型作业设计
根据每一课标的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每节课课前进行上节课内容的“复习提问”。通过这一环节来检验学生对上一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就是口头型作业的实现,学生不需要动笔,靠动脑思考、回忆等说出知识点。这样一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考查他们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避免了抄写作业的机械性。
(二)时事型作业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布置安排学生看一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鼓励他们多与家长、同学以及朋友邻居谈时事。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进行新闻发布和热点问题评析,当学生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时,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时政热点的认识和理解,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爱国情怀。再有就是让每个学生准备好摘抄本,在报纸上看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或者是有用于课堂教学的相关观点摘抄或者剪贴到摘抄本,还可以对时事发表一点自己的观点,做出一番时事预测等。这样一来,学生对当前时事关注的程度明显高于以往,在课间也能经常听见他们在讨论一些时政“热点”问题。
三、结合学科知识,设计活动性作业
总有人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非常的枯燥乏味,在课堂上不愿意听课,不愿意思考,课后更不愿意做作业,科学合理地利用本身学科的知识,根据学生特点巧妙地设计活动性作业就尤为重要。
(一)读书活动——人物复刻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伴我成长”之后,组织开展了“读经典、品经典、向经典致敬——水浒人物复刻”的主题读书分享活动。(要求:阅读《水浒传》,根据书本情节选取一位自己喜欢的书中人物,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和父母一起制作衣服和道具,穿在自己身上来模仿人物形象,仔细揣摩人物的容貌、神态、动作、着装习惯、仪表风度等,大胆地进行创作,并拍照制作人物简介和阅读感受的分享课件。)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根据书本情节揣摩人物特点,利用家中简单的生活物品进行人物外貌复刻,演出书中人物并分享及阅读感受。这次活动性作业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更多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创作和交流中感受经典的文化魅力,在学习中体味成长。
(二)评价活动——反思成长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己”时,组织开展了“自画像与自评”的主题活动和“成长的我”的档案主题活动。(要求:根据自己的特点画一幅自画像,绘画的形式自选,要求用 A4 纸制作,作品的背面写一段自我评价,可以从优点、缺点、自我期待等方面书写。)学生在自画像与自评活动中,审视反省自己。提高自身认知。在“成长的我”的档案主题活动中每天记录自己的变化,让学生在成长档案的记录中发现自我的变化,认识到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为做更好的自己奠定基础。
(三)法治活动——模拟法庭
根据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的课本内容,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要求:准备阶段,指导学生根据学校曾经案发事件编写案例,并确定庭审组成员和分工要求;模拟庭审阶段,时间控制在20 分钟内,首先,案例情景表演;其次,正式庭审;最后,针对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情况,由检察官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议。)学生在参与模拟法庭的筹备过程中,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程序和过程,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另外,选取身边的人和事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关心身边的法律知识,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进而自觉做法律的践行者。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精心创新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学科作业”,是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也充分发挥了作业的育人功能,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