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
2022-11-19李明华
李明华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通过小学美术色彩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既需要教师研究新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也需要教师关注课堂现状和学生群体特点。只有发展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创造力的概念。创造力基本上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产生的,它能帮助你找到一种思考方向,并有目的地认真思考事情。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力(直觉、灵感等)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鼓励学生在这方面的创造力,需要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确保学生有新鲜的想法和新的创作思维。
1.2 小学色彩教学的定义。小学生的色彩教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色彩和正确应用色彩的技能。颜色感知、颜色图表和颜色匹配说明是小学美术基础颜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给小学生辅导美术基础是一项介绍美术颜色知识的教育活动,包括教授学生有关颜色识别、亮度、纯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完成色彩感知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为学习色彩奠定基础,并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它们。色彩指导是一项很有必要的活动,它可帮助学生如何制作彩色照片,并允许他们通过将颜色叠加在一起来的方式来加深颜色。由于色彩组合的质量和学生画笔的质量与色彩形成的水平有关,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牢记这些方面:配色,教师应该培训教学生如何正确配色,如果学生掌握了配色技巧,就在分析艺术价值的方面很容易了。为确保学生学好配色,教师应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教学生如何科学地获取知识。
2.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现状
色彩教学始终是美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而言,色彩教学贯穿始终,需要教师积极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发现有力教学方法,以高效、有趣且张弛有度的美术课堂,向学生展示美术的魅力。
目前,美术教学正在向多元课堂发展,旨在通过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思维,引导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借此机会,教师不断改善课堂呈现形式,以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美术思想,鼓励其积极创作,大胆创新,以色彩传达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见解。考虑到课堂不只为教书,更具有育人的重要职能,美术课堂的改进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真正需求,让教学不止是传达知识的手段,更成为培养能力的途径。因此,在进行色彩教学时,教师不断向课堂引入新素材、新形式和新资源。例如,结合时事,校方举办艺术大赛,鼓励在校学生进行主题创作等。美术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也不会只作为副课而不被重视,学生逐渐拥有更多展示自我美学修养和创作能力的机会。这反映出当前美术课堂的优化升级,也展示着未来美术教学的可能。
3.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3.1 组织美术活动 提供创造平台。在班级内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现美术的价值和乐趣。在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之中,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接触色彩,在色彩的碰撞之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活动不必局限于单个班级,也可以向校内或联合校园延展,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机会的同时,充分鼓励美术交流和沟通。
以主题活动为例。在了解三原色后,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班内开展以三原色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设置多个板块,如风景画、人物画等,同时鼓励个人参赛和小组参赛,根据不同项目设置奖品,以资鼓励。美术创作比赛是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创作的良好形式,奖品设置则满足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效满足其参与感与成就感。如,利用红色、黄色以及蓝色,学生可以创作出《我的家》,借三原色描述场景设置,传达饱满情感。借此契机,学生得以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表达自我。
3.2 引入多种素材 激发创造潜能。美术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本和课堂,适当地拓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实现长效发展。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来看,教师可以利用彩色卡纸、颜料以及布料等不同材质的色彩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实现触觉以及嗅觉等不同感觉的满足,丰富其对色彩的认知,进而激发学生的色彩创造力。
以“设计衣服”为例。教师提前布置任务,每个小组同学根据个人喜好准备不同颜色的纸或布料等,并设计服装草图,在课上进行分享。教师需要把握该环节时长,以确保学生有充裕时间进行服装设计和创作。学生作品最终以实物和说明结合的形式呈现。在说明时,学生需要解释本小组作品的出发点以及用色原因,如,某小组大量使用红色以制作“玫瑰衣”,可用于户外拍照等。将美术课堂从笔与画纸之中引申出来,极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培养其色彩搭配能力,激发其美术创作兴趣,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学。
3.3 利用多元设备 鼓励色彩鉴赏。多媒体走入课堂,已经不是新鲜事儿。有了多媒体的支持,美术课堂也变得更为生动和有趣,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这类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美术作品的机会,进而培养其色彩鉴赏能力,为激发其创造力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借助设备播放中西方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用色方式;也可以播放动画作品,分析其中色彩使用的道理。总体来看,色彩鉴赏课应当有的放矢,无论形式如何,均应以服务学生需求,提升其创造力为指导。
以莫奈作品鉴赏为例。法国画家莫奈是印象派创始人之一,擅长光与影的色彩描绘,其代表作有《睡莲》系列等。向学生介绍这类艺术作品,能够为其展示色彩运用的美学与奥秘,引导其形成独特审美情趣,丰富其生活。课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见解,如遇到涉及深层理解等问题时,教师可以多做补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整个发言过程中,应当保证学生能够发表对色彩的创造性使用的个人见解和独立认知,教师仅为引导者和辅助者。这既是对学生个体性的尊重,也是对其创造力发展的有效引导,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的要求。
3.4 巧用趣味绘本作品,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小学能力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很短,而且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教师保证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鼓励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并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绘本感兴趣,因为绘本可以作为学习美术的资料。首先,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学习活动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绘本。其中,老师可以赠送奥特曼、辣椒猪、耳朵楚楚、强壮的厚脸皮和米老鼠等绘本。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色彩艺术教学学习中的注意力,让小学生仔细观察色彩是如何运用到绘本人物身上的,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运用的想法。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色彩的使用方式,采用一些有效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应该添加其他的颜色来补偿学生在绘本中没有表现的颜色。最后,老师还可以选择几个学生,邀请他们来讲台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并讨论他们对于颜色的认知和对角色的理解。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教师不仅要使用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还要突出学生的关注点,鼓励学生有信心的学习美术,找出学生的作品与绘本的差距,激励学生能够不断改进和发展。
3.5 创设恰当教学情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小学阶段,智力发育水平低,思维发散受限,小学生对于更深层次的知识难以吸收。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易于理解,让学生学习知识,打破思维界限,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例如,如果你在教如何给玩具包装颜色,老师首先要制定学习目标,寻找学习材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玩具车、娃娃、玩具枪等可作为教具使用,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上讲解玩具包装色彩设计的要点和技巧,帮助学生加深对玩具包装色彩设计的认识。
3.6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虚心教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潜力具有很大的影响,老师还应该尊重他们学习能力的差异,给他们进步的空间。例如,有些学生以感恩为主题画了各种各样的图画。此时,教师应该问学生为什么要在这幅画中运用这种颜色?你认为这些颜色意味着什么?你认为可以将哪些内容变暗以进一步补充主题?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考虑。然后,教师应指导和支持学生的想法,然后根据学生使用的颜色来对创作进行评价。在这个阶段,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好的一面,并在适当的时候表扬他。有的学生学习色彩知识很慢,有的学生学习色彩知识很快。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色彩知识,教师必须耐心地向学生讲解色彩运用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应该为这些学生准备色彩运用的强化班,以此提高学生在使用色彩方面的能力。
3.7 开展美术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除了在课堂上教授色彩艺术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外提供色彩艺术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举办一场关于春天风景的教育活动,老师可以通过春游的形式将学生带出校园,具体教学措施包括:首先,教师应制定动手学习计划,但是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确保学习实践不受干扰。其次,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正确的上课地点,以便学生为实际上课准备课本和学习用品。第三,教师要护送学生到展示区,正式举办春季教育活动,让学生画出与春天的色彩相似的图画。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很好地展现领导力,并向学生介绍配色技巧和染色技巧。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配色问题,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配色,促进学生进步。最后,老师应该要求学生提交他们的作品,然后从中选择独特的作品,解释和展示它,特别注意评估学生作品的优点。此外,教师应利用这种方法改变颜色的优先级,改变难易程度,以展示配色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提高作品的欢迎率。讲解结束后,教师可邀请学生表达学习成果,巩固知识,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开展使用颜色的综合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8 注重绘画兴趣激发,启发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性意识是学生在全面实施心理主动性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如果学生对自发思考或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就很难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他们是否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被干扰,在训练中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变得不积极不主动,趣味性减少。此外,每个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不同,因此他们的创造意识也不同。例如,有些内向的学生喜欢安静的环境或精致的物体,而有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则喜欢热闹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性格的学生在色彩搭配和创意风格上开始出现差异。因此,色彩教育者应始终以每个学生的个人观点为主体,以提高激发小学生创造意识的有效性,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小学生年纪小,这个时候激发兴趣对于增加学习动力非常有效。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对一些有趣的颜色产生兴趣,并练习用颜色创造事物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例如,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挑选颜色,还应向学生解释不同颜色使用在不同的位置以及它们在创作艺术作品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如有必要,可以使用让学生玩不同颜色的游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制作花束,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愉快气氛,鼓励学生在颜色识别的过程中逐步发挥创造力。当学生对不同的颜色有创造性的理解时,他们可以在下一次艺术创作中自己完成新的和独特的创作,这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再比如,在一般的美术教育中,老师可以很容易地改编学生喜欢的某些漫画,比如受感染的熊和猪。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卡通形象帮助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不同的颜色,让学生为各种动漫人物的耳朵、头发、衣服等部位着色。一旦学生掌握了一项特定技能,老师就会允许学生创造自己的作品,这有效的逐步激发和加强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9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美术创造力。小学是教授艺术知识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时期。目前,美术教育仅靠小学美术教育是不够的。低年级老师也应该积极关注艺术教育,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例如,通识教育老师可以领导学生参观各地的画展,实时看古典画作,体验和探索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在鼓励色彩和创造力的同时,蕴含着丰富的色彩应用知识和技巧,适合学生欣赏和学习。教师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学生在作品中不局限于一种颜色,而是灵活地使用不同的颜色,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此外,教师应该定期举办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师生作品展等艺术展览,这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创意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它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着色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结束语
良好的美术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创造展示机会和鉴赏机会,不断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保驾护航。色彩认知对学生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更是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力途径,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