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元五环”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2022-11-19叶风
叶 风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也不断创新,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围绕“四元五环”课堂的“问、思、议、用”四元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共享、主动探究,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交流共享、深度体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学生的学习兴趣薄弱。小学生的普遍年龄为6岁——12岁左右,处于儿童成长阶段,对世界与学习的认知还在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学习上不具备学习的自控力,更加需要外力的约束,才能够学习。所谓外力约束,包含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两个方面的约束,在课上+课下两个方面的监督,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实现更加有质量的学习。因为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外力约束,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条无形的枷锁,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束缚,从而讨厌学习,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学习中的效率。教师与学生家长应当采用适合学生心理成长的管理教学方式,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斩获数学学习的难关,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小学数学的难度让许多小学生望而止步,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小学生数学水准明显低于班级内其他学生的情况,这也会让许多数学教师心急如焚。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更加轻松,投入更多的心思,就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从根本处解决学习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当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1.2 教师数学教学方式缺乏突破。笔者针对一些数学班级进行数学调研得知,当前的数学教学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陪伴了一届又一届的学习走向中考的课堂,也培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前一届学生的标准来对待下一届学生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时代在进步,而每个年代的人都是不同的,无论从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又或者是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如果全部依靠经验,使用相同的教学模板去套用学生的学习,那么也会逐渐暴露弊端,是不可取的。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学生也在发生变化,教学只有适应变化,拥抱变化,才能够走在教学的潮流前线第二种:学生在一届又一届的更换,而教师也在不断的更换,到了一定年龄的教师退休,就会有新的青年教师投入到教学行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由于青年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就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并且青年教师比较急功近利,更加急切的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更高的考试成绩,所以在教学中也极少进行创新,大多数还是基于应试教育进行教学,缺乏教学的突破创新。
1.3 课堂互动频率比较少。虽然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力科目,但是课时也是有限的,学生每一天都要学习多种科目,实现多个方面的学习成长,均衡学习。一些数学教师为了提前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为了课堂教学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师会压缩课堂流程,让课堂教学更加趋向于灌输式教学,教师不断地讲课,而学生在课堂之下听课,二者看似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实际上是教与学的分离,这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无法与学生直接沟通,也就没有办法知道学生是否将课堂内容全部渗透。一些教师压缩课堂流程,导致课堂互动,课堂提问的环节频率减少,会让一些缺乏学习自控力的学生思维脱离课堂。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环节
顾明远先生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由此可见,学生不仅要“学会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问”,用问题指引思维方向,用问题推动思维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问,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个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正负数。接着将画面定格在哈尔滨-6℃—6℃,借机引导学生对-6℃进行质疑:看到-6这个新数,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经过一阵思考,学生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生1:为什么要在6的前面写“-”?生2:这里的6表示什么?生3:-6℃表示什么意思?生4:零下6℃为什么不写成6℃?生5:-6℃和6℃有什么区别?生6:那么0℃表示什么意思?生7:0℃是不是没有温度?……像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从平常处生疑,向细微处问难,使学生思绪飞扬,使数学课堂充溢着无穷的探究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驱动,深入思考——探究环节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提问要能点燃探究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去思考。无论是什么科目的课堂,只要涉及到学习,学生就会有一定的压迫感,从内心深处进行抗拒。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脾性比较活泼好动,对外面世界中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好奇心重,但是又只能坐在教室里学习,所以,对于学习,小学生是有一定的抗拒心理的。采用生活实践的教育方式,会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气氛缓起来,从沉闷无聊的氛围转化到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给课堂氛围增加了调和剂。趣味教学是近年来教育非常推崇的教学方式,教育部门明确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才能实现更加优质的教学,学生的兴趣会推动教学的进步,也是迸发学生潜能最有力的教学武器,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趣味性,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实践教学,对调动课堂氛围,实现趣味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问在“交汇处”,引发深度思考。教师需要掌握好最佳机会,找准切入点,在学生认知的“交汇处”,通过深度追问,诱发学生内在的需求,产生新的学习需要,有效思考,自主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时可借助白板动态呈现直角三角形旋转、长方形旋转、圆形旋转等图案,利用这些由一些基本图形旋转后形成的美丽图形,让学生学会从变换的角度去欣赏、体验图形旋转的美妙,让学生利用图形变换自己设计、制作图案,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 问在“探究处”——促进深入思考。学习数学知识最有效的方式是自己去发现、去思考,这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时,让学生亲自用小棒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学生对三边关系的体验就会更丰富。问题1: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利用小棒动手演示,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并非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问题2:组成三角形的三条木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先思考后交流。这节课用这两个问题引导,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尤其在操作过程中对于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无法拼成三角形的问题,就会由抽象转变成直观。
3.3 问在“冲击处”——引发积极思考。教师通过巧设矛盾冲突,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之后,在拓展训练环节,教师先出示这一道题:张大爷在围墙边用篱笆围成一道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鸡圈,需要篱笆多少米?学生很快得出答案是40米。这时,教师问:张大爷准备的篱笆不足40米,要围成这样的长方形鸡圈,张大爷应该怎么办?你们能帮张大爷出个主意吗?这时,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出多种方案:方案1“长边靠墙”,方案2“短边靠墙”,方案3“两面靠墙”,等等,这些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为此,整节课学生积极思考,踊跃交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4 问在“关键处”——引领深度思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打开学生深度思考之门。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1/4的意义,设置了两个主要问题。问题1:折法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学生用相同的纸张,折出自己喜欢的1/4并涂上颜色,然后贴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领悟到怎么折没关系,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那么一份就是1/4。问题2:形状、大小都不同,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1/4,先分别让学生说出这些图形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接着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大小形状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在生生互相交流中,大家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本质的理解——与图形没有关系,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比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既掌握了分数的本质,也促进了深度学习。
4.思考加工,交流共享———互动环节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好的语言表达可以较好地展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则是语言的“内核”,因为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方式,所以思维和语言表达相辅相成。培养语言的表达让思维更加清晰有条理,对思维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为此,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在说中进一步加深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4.1 说插图意思。让学生先观察主题图、演示、图形等,然后要求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编一编小故事,提一提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去寻找数学问题,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4.2 说操作过程。在计算教学时,借助动手操作,感受算理的过程,要求学生口述操作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笔算32÷2时,教师精心设计了画图、动手分小棒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分”的过程,自主发现十位上分了2捆,余下的1捆应打开与个位的2根合成12根再分。学生在“分”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理解后笔算的方法就容易多了。同时,教师组织“小先生”上台,结合小棒图分享计算过程的活动,学生在汇报过程中逐步厘清计算思路,再用竖式计算,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4.3 说计算算理。先让学生进行独立尝试,然后思考算理,理清计算的方法与依据,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计算教学时,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先让学生复习一两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然后改成异分母分数相加或相减,放手让学生尝试。尝试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算的,再引导学生将例题与复习题进行比较,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这样,把“算与说”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掌握算法又理解算理。
4.4 说解题思路。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说”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感悟探索过程中蕴含的道理,促使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化内部的无声语言为外部的有声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表达、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时,出示这样一道题:“一套衣服共160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3/5,一件上衣是多少钱?”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线段图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列式解答;然后让学生口述分析过程,通过口述解题思路,既直接了解了学生理解题意的程度,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思维碰撞中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5.质疑问难,再提问题———深化环节
上台学生在分析与说理之后,其他学生是否还有困惑与问题,教师应鼓励大家大胆地提出来,让台上学生帮忙解决;教师也可以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解决。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使学习跳出概念文本、公式法则等的约束,从研究学生的真实困惑开始,触动学生数学的理性思考,从而循着学生的思考探究知识背后蕴含的道理。例如,某老师执教“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上课伊始,师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长方体的体积,知道长方体体积怎么计算的请举手。”几乎全班学生都举手表示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都会了,这节课学什么呢?某老师一反常态,对班上的学生说:“今天我们本来要学习的是长方体的体积,但是你们都会了,那就收拾东西准备下课吧。”突如其来的下课,让学生不禁好奇,主动进行质疑,并问自己“这节课学什么”,从而促使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来思考,提出疑问:“我们只知道计算公式,但不知道公式的意义。”关键的质疑,推动着学生对长方体体积公式提出真实的困惑,同时进一步对已知的公式进行批判性思考:“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呢?”进而产生迫切的需求:“我们还需要深一步理解……”“学贵在疑”,在提出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不满足于仅仅知道公式,而是主动寻求深入学习的突破口,质疑长方体公式的形成之“理”,开启探究知识本质的学习。真正的学习从这开始,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促使学生的学习从公式化的“是什么”走向追求真理的“为什么”,激励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
6.巩固应用,解答问题——运用环节
学生所学的知识需要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在反复练习中得到强化。只有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所学内容的有效性,才会更加愿意探究数学知识。让数学“回归本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充分内化、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之后,教师出示个问题:“如何知道制作一个木箱子需要多少木板?”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老师家里就需要一个长方体的木箱装东西,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木板呢?”学生纷纷开始思考:首先要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是多少分米,求出它的表面积,因为制成木箱用于装东西,所以应求出长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然后拓展到“做一个鱼缸需要多少玻璃”“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涂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生活问题,感悟到生活中需要数学的价值,并且养成用数学的态度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