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四新”推进行唐县谷子产业发展

2022-11-19赵国云苑杰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四新谷子小米

赵国云 苑杰勇

(1行唐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河北 行唐 050600;2 行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 行唐 050600)

1 新理念指导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属太行浅山区。低山、丘陵、平原三种地貌,丘陵、山区多年来有种植谷子的习惯。行唐县地理位置靠近地下水漏斗区,因此,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减压冬小麦种植面积,改种玉米、谷子、油菜等低耗水农作物,成为各级部门领导统筹谋划的点、面、源。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由原来的吃饱吃好,向着吃出品位、吃出营养、吃出健康的绿色消费观念转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小米加工产品,如小米煎饼、小米锅巴、小米糕点、小米酒等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的增长,为谷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因此,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扩大谷子种植面积,保障人们对谷子产品的消费,谷子产业在党的百年基业里,走进了共和国“十四五”的春天。

2 新技术引领

谷子新优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谷子生产向着高产、优质、无公害方向发展。张家口市农科院的“赵治海们”三十多年攻关培育出的“张杂谷”系列新品种,品质优良,技术成熟,基本解决了低产、费工、适口性差的难题。行唐县北部地带,全年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谷物生长。2020年,行唐县在上方、玉亭、南桥、北河、口头、九口子、上闫庄等七个乡(镇),推广种植了“张杂谷16”11000亩,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良种补贴,再加上“张杂谷”抗除草剂、轻简化种植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农民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

“张杂谷”在行唐的推广种植,得到国家惠农政策支持,也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免费供应种子,免费传授技术,把工作做实做细,一张“夏播区张杂谷种植要点”彰显着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拳拳之心。“张杂谷”在行唐的推广种植,得到广大种植户的认可。玉亭乡东城仔村的村民赵书霞说,国家免费供应种子,还传授技术,让农民在家门口得实惠,今年我还种谷子。如此,在新技术推广的道路上,“张杂谷”在行唐县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道路,为优质谷子找到了适宜扎根的土壤,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随着优质谷子品种的推广,谷子免间苗技术、机械化收割技术在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谷子产业化、组织化发展正在形成。因此,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农民受益,企业、国家受益,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每一位劳动者的责任和担当。

3 新模式助力

行唐县上方乡西城仔村地处丘陵地带,有谷物种植传统。自从村扶贫驻村工作组入驻后,帮助村里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社员”享受合作社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优惠,收获的谷子统一加工小米,统一包装销售。还注册了“城仔小米”品牌,打通了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工作组的“打造万亩油菜花田”的思路,让村民的脱贫路更宽。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扶贫路上的“脱贫谷”“脱贫米”增收致富的经验可以借鉴;“谷子—油菜”的轮作模式值得学习。因地制宜,通过“谷子—油菜”、“谷子—荞麦”、“油葵—谷子”,或者“一季谷”等种植模式替代“小麦—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土壤肥力,让耕地“休息”。通过耕地管理和保护,让土地恢复肥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不仅可以实现“藏粮于地”耕地休耕轮作,还可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扶上马再送一程,这对于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相比于小麦、玉米,谷子在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成本相对偏低,因此种植效益不会降低。比如,考虑“谷子—油菜”轮作,贮存问题容易得到解决。一般水分9%以下的油菜籽适于长期贮存。加工后的菜籽油在25℃以下干燥、阴凉处可质保18个月。这样可以择时出售,获取相对较多收益。而长期以来的“小麦—玉米”轮作,则源于多数人对“传统”种植模式的认知,以及对于谷子作为“杂粮”其销售问题的担忧。因此,惠农政策向谷子产业倾斜,发展“订单农业”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谷子产业成为阳光产业,富民产业,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为稳定农民收益,可以考虑“合作社+订单农业”的方式吸收散户;可以对试点区范围内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给予必要的补助,在销售渠道及谷子深加工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等。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三农”事业离不开农民,谷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行唐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四十年来,坚持“科教兴农”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人才。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近年来学校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重点开展工作,培养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经过几年的成长,这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经成为行唐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较大规模的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也在逐渐增多,农业生产也在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术、懂经营管理、拥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壮大,对促进行唐谷子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是“三农”主力军,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村创业,对于助力农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四新谷子小米
传递
打谷子
杜小米的夏天
晒谷子(外一首)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懒洋洋的兔小米
小米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