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地区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19杜希夷唐世博
杜希夷唐世博
(1.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桂林分院,广西 桂林 541006; 2.桂林春满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6)
芦笋,学名石刁柏,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1]。芦笋幼茎出土见光呈绿色[2],又称绿芦笋。绿芦笋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还富含黄酮类等生物活性成分,营养丰富,色泽鲜明,口感鲜嫩又香甜,具有防癌抗癌、增强免疫力、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蔬菜之王”的称号[3]。芦笋枝干和下角料发酵的青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作猪、羊、牛的饲料。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芦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扩大芦笋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进生产技术,可促进芦笋产业的发展。芦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既有抗寒性,还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跨度较广,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目前芦笋栽培遍及60多个国家[4],适于各种土壤和气候环境栽培,能耐5℃以上低温和37℃以下高温,低于5℃时,地上茎逐渐枯黄休眠,高于37℃时,不能再长出嫩茎,耐肥水,较耐涝,可经约48h的高湿土壤,对中微量元素钙铁硼锌的需求量较大,根部吸肥不足时或旺盛生长期可叶面补充施肥。现将桂北地区绿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条件
选择绿芦笋种植基地环境应该是生态环境好、大气无污染。土壤和水资源状况具备种植绿芦笋,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以具有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肥沃、保水保肥能力显著、透气性好、地下水位低(低于1.5m以下)、排灌方便的禾本科田或荒地,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为佳。近期打过灭生性除草剂或使用过大剂量剧毒农药的地块不能栽培芦笋。绿芦笋能耐轻度盐碱,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pH值为5.8~7.5的壤土有利于芦笋根系生长[5]。
2 品种选择
绿芦笋品种选择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大面积栽培芦笋选用种子繁殖,宜选择萌芽期早、产量高且耐病性强的品种。不同芦笋品种的植株形状、产量高低、品质优劣,抗逆性与抗病性差异较大,应选择嫩茎深绿、光泽度好、鳞片紧凑、嫩茎粗细均匀、产量高和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引进产品性状好、经济效益高、产量高、代表性强的多个芦笋品种进行试验,目前,在桂北种植表现综合性状以“金冠”和“翡翠明珠”最好,种植产量可达2000kg·a-1以上。
3 育苗
3.1 育苗方式
制作养分土,取70%的细土、30%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的磷肥混合后或商品营养基质装钵。制作营养钵,选用直径10~12cm、高10cm左右的塑料营养钵2000个·667m-2或21~42孔营养盘备播。苗床挑选,地形平整,土层深沉、疏松、肥美,透气性和保水性好,以前茬为禾本科作物的田块作苗床为好。移栽667m2大田需苗床25~30m2。苗床合理施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三元素复合肥,撒施地表,用99%恶霉灵水溶液1500倍液均匀喷洒后,浅耕20cm深,开长15m、宽1.2m的苗床,并撒施适量辛硫磷在苗床上备播。
3.2 种子处理
绿芦笋大田用种数为50g·667m-2。种子的净度大于99%、纯度大于96%、发芽率大于85%、水分小于7%。晒种,将种子放在毛巾上晒种2~3d,遇到长期阴雨天气可免晒。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搓洗2min,除去漂浮的杂质、空粃种子,清洗干净。放置种子在保温壶内,用50~55℃的热水浸种5~10min,再用25~30℃的水浸种48~72h,用干净湿布保湿将种子包好放入25~28℃的恒温箱中,每天用25~30℃温水搓洗种子1~2次。2~3d后观察发现2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可进行播种。
3.3 播种
在桂北地区,3—8月均可播种,播种前先将营养钵浇透水,把经过催芽的种子播入在营养钵的中间,每一个营养钵放1粒催芽的种子,再覆盖1.5~2cm细土或育苗土,并用恶霉灵水溶液喷洒苗床。用苗床播种的,先灌足底水,单颗种子点播在中间,播种深度1~2cm,行株距10cm。上面用过筛细土盖平后,5℃以下盖白膜,30℃以上盖遮阳网,用40~60cm的小拱棚保温,等出苗10%左右后撤去地膜,撤去地膜后要保持苗床湿润,多浇水。
3.4 苗期管理
调理湿度与温度,育苗条件要求保温、保湿和通风,日温20~25℃,夜温15~18℃适宜,高于30℃时,需覆盖遮阳网,低于10℃时,双膜覆盖;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苗床见白浇透水,根据土壤干湿程度给水,要保持土壤表面湿润,苗期相对湿度保持70%左右。施肥防病,20d左右齐苗后,追施0.3%的尿素与0.02%磷酸二氢钾,往后每隔20d左右追施1次;每隔10~15d,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0g、多菌灵、生根壮苗的叶面肥,预防病虫害。
4 定植
4.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普遍深耕,全层施肥,准备复合肥50~100kg·667m-2、商品有机肥500kg·667m-2以上,用上述2/3的肥料撒于地表,然后用挖机、旋耕机深耕40cm以上,平整地面,土块充分耕细,使土壤、有机肥、复合肥充分混匀。芦笋的根系生长在15~45cm的深层土中,经过深翻的土壤种植芦笋,扎根深、根系生长快,疏松营养丰富的土壤,使地上茎生长的更茂盛,鳞茎盘也会迅速扩大。可以实现一年内快速丰产,比传统耕深增产达20%[6]。挖定植箱面,四周挖好围水沟,确保雨后不积水,沟宽30~40cm,深30cm左右。如种植面积大,提高开沟效率,应选择拖拉机开沟。根据地形,以南北行或东西行按1.4~1.6m的行距整成宽1.1~1.2m、高30cm的箱面,厢面中间开15cm深的种植沟待移栽,操作行(过道)宽40~50cm。土壤处理,厢面均匀喷施恶霉灵水溶液3~5桶消毒,可撒施辛硫磷颗粒清除地下害虫。
4.2 合理定植
根据育苗的时间和出苗的情况,在小苗阶段完成移栽,在大田生长时间较长,有利于提高次年的产量,苗高20~25cm,可进行移栽。一般在4月左右可定植,大棚栽培芦笋,全年可以移栽定植。芦笋为多年生蔬菜,一经种植,其采收期少则7~8a,多则10~15a。定植密度最好为1800~2200株·667m-2。为了提高效率和保证产量、方便机械作业,通风透光条件好,栽培株距0.20~0.25m,行距1.4~1.7m。定植厢面上宜采用单行栽培,便于进行病虫害防治。定植方法,除去影响产量的苗,并将大苗与小苗分地种植[7]。如按南北沟向定植,将首先抽出的地上茎放置在北面,不可放在沟的两侧;与定植行方向一致,栽后覆土4~5cm,沟内施留下的1/3的肥料,然后浇水,先不要把定植穴填平,随着笋苗的生长,浇足定根水,逐渐培土使苗的深度保持在11~13cm,然后培土成畦。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定植10d后注意查苗、补苗,确保全苗。补苗时要浇透水,保证成活率,补栽的苗仍然要定向栽植。小苗土白即浇水,定植20d后,施三元复合肥30kg·667m-2或尿素15kg·667m-2,促进生长发育。定植40~50d时应追施第2次肥,施芦笋专用硫酸钾复合水溶肥50kg·667m-2,促进芦笋快速生长,积累养分。春天定植的芦笋,在7—8月再追施含氮、钾高的复合肥50~60kg·667m-2,并喷施叶面肥。进入秋季,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旺盛,追施秋肥,可促进植株生长和营养积累。集中采笋结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土至根部离地面11~13cm,操作行宽50~60cm,深30~40cm。要及时开好排水沟,做到排灌畅通,到雨季来临之际无积水,能及时排水防涝,积水会导致根腐烂,可能造成植株死亡。芦笋采收期间保持充分的水分,利于嫩茎快速生长粗壮。
消毒,定植20d左右,进行第1次消毒,以后露地条件下每7~10d消毒1次(下雨时7d消毒1次),大棚20d消毒1次。清园,1月中下旬待茎秆全部枯黄后,清理老苗,清除枯枝、落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减少病菌,清理干净后,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加入农用链霉素兑水喷雾、浇灌芦笋棵盘及周围土壤[8]。
5.2 第2年后留母茎前管理
施肥整地,每年出笋前7d,厢面撒施商品有机肥1000kg,旋耕入土,培土。垄高30cm以上,田间排水流畅,雨后不积水,作业通道畅通。盖膜,作业通道盖膜保湿除草。肥水管理,滴灌生物菌或刺激根系生长类肥料5~7.5kg·667m-2,出笋后每3~5d(阴冷天5d 1次,热天3d 1次)结合浇水,滴灌复合肥基肥50~75kg·667m-2,每次5kg·667m-2,至留母茎后采笋。
5.3 留母茎管理
留母茎前全面消毒1次,以后结合施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每10d消毒1次,连续3次后,改为20d消毒1次。留母茎标准,出笋60%以上为中笋的棵子即可留茎,春母径数量每棵3~4条,间距5cm以上,秋母茎4~6条,直径1~1.3cm,要求无畸形、无病虫害,留足母茎后,所有新发嫩笋一律全部采收。整枝,母茎高1.5m以上时打顶,去除底部40cm以下的枝条或嫩芽。肥水管理,初期结合浇水施基肥,滴灌生物菌或刺激根系生长类肥料5kg·667m-2,每3~5d滴灌复合肥基肥1次,每次5~7.5kg·667m-2,共50kg。
5.4 留茎后采笋期的管理
每个采笋期(5—7月,9—11月)结合浇水追施高氮高钾复合肥50~75kg,每3~5d 1次,每次施肥5~7.5kg·667m-2。
6 病虫害防治
每3d巡查田间1次,大棚芦笋重点防治蚜虫、蓟马、青虫(菜青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等)等害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选用吡虫啉、甲维盐、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农药适时防治[9];病害防治,病害防控遵循预防为主,做好排水防涝,预防桂北高温阴雨天气过多引起叶枯病、茎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大棚栽培每20d消毒1次,留母茎期间,每10d消毒1次,连续3次,露地栽培7d消毒1次,留母茎期间,按“334455”消毒,即3d消毒1次,连续3次,然后4d消毒1次,连续4次,再5d消毒1次,连续5次;高温期,每7~10d用绿色环保类杀菌剂加含微量元素的氨基酸叶面肥喷洒叶面1次,预防高温逆境伤害和斑点落叶病。
7 采收
7.1 采笋标准
大笋长28cm以上,中笋长26cm以上,小笋长24cm以上,直径不到0.5cm的芦笋冒头时除掉。
7.2 采笋的时间及方法
一般于每天10∶00前、16∶00后采收较好。采收沿地面约28~35cm的嫩茎。
7.3 分级整理
采收后的嫩笋分级后整理成0.5kg或1kg的小捆,放入1~5℃环境中冷藏保存最好。
7.4 商品笋质量及分级标准
商品笋形态完整良好,切口平整,笋尖紧密,无空心,无开裂,无畸形,无红白根,无病虫害,无斑痕。
特级:长32cm以下,基部粗1.5cm以上。一级:长22~30cm,基部粗1.2~1.5cm。二级:直径0.9~1.2cm,长22~28cm或直径在1.2cm以上有轻微弯曲、散头、裂纹、浅色锈斑、小空心、轻伤者属二级笋。三级:不符合一、二级品或直径0.5~0.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