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造型
2022-11-19卢兴治
卢兴治
名作片段
片段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片段二
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寂,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
——茅盾《风景谈》
技法点拨
人物造型法是描绘人物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它通过捕捉人物在短暂的时间里表现出来的动作姿势,进行雕塑式的描绘,使之产生视觉形象,具有立体感。运用人物造型法,要求选用准确的动词,对人物作静态的或动态的描写。要使人物形象能像浮雕般显现于读者眼前,就要选用准确的动词,对人物的动作姿势进行造型式的描述。
片段一细致描述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动作,先是“蹒跚地走”,再是“慢慢探”;爬那边月台时,先是两手“攀”,再是两脚“缩”,而后身子“倾”,竭力写父亲的艰难。运用一连串含义不同的动词,描述了人物的动作姿势,凸显出这位慈父的性格特征。
片段二中,作者先写喇叭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再联系贴照簿上号兵的侧影,让人想象出这位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小号兵的形象。作者从喇叭声中听出“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然后小号兵正式出现——清冽的空气,绚丽的朝霞,秀美的山峰,映衬出一个英姿飒爽的小号兵形象。
【仿写片段一】
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坐在桌子前,桌上摆放着一只鞋底。母亲一只手拿着鞋底,一只手拿着一枚针。针眼上穿着一根细细的棉线。她用力把针对着鞋底,针屁股在中指的针托上使劲儿一顶,针便穿过鞋底。就这样,一针接着一针,很快,鞋底上就出现了一圈圈密密麻麻的线。
(李 娜)
【仿写片段二】
数学老师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放下手中的三角尺和圆规,眼睛扫视教室的每个角落。接着,他迅速转过身,面朝黑板,拿起一支粉笔,高举右手,在黑板上轻轻一画,一个圆就出现在黑板上。
(王 堃)
【仿写片段三】
他立刻接过球,一手拍着球,一手护着球,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对方。他运着球,从对方球员的缝隙里穿过去,快到篮板下时,忽然一个转身,双脚跳起,身子向上腾起,一个鲤鱼翻身,将球投向篮圈。说时迟,那时快,球在篮圈的边缘转了几圈,进入了筐里。
(李 佳)
【仿写片段四】
吃过晚饭,父亲从椅子上站立起来,懒洋洋地走到客厅的沙发上,一屁股坐下,身子斜靠在沙发背上,眯着眼睛。一会儿,父亲直起腰,从茶几上拿起一张当日的报纸,抬了抬眼镜,仔细地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他把报纸丢到一边,拿起茶几上那只发黄的茶杯,抿了一口,随即放下杯子,从上衣的衣兜里摸出一盒烟,再掏出一个打火机,“咔嚓”一声,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继续瘫坐在沙发上。
(张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