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中的研究进展
2022-11-19陈祖琨陈彬业蒋玉倩钱光琴李菊香
林 雪,陈祖琨,张 莹,陈彬业,蒋玉倩,钱光琴,李菊香
眩晕是指没有自身运动时的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幻觉,按眩晕发生部位主要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1];后循环缺血眩晕属于中枢性眩晕[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病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斑块、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梗死引起[3]。根据国外临床研究表明眩晕在后循环缺血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7%[4],老年性眩晕中因后循环缺血所致者占60%以上[5],随着人口老龄化,后循环缺血眩晕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6],后循环缺血会引起后循环梗死,4%~15%的因脑卒中引起的急性眩晕和眩晕可能危及生命[7]。
目前,临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病因治疗[1],以药物、血管内介入以及外科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欠佳,眩晕容易反复发作[8]。临床上探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王霄羽[9]将80例眩晕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将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的试验组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杨琼[10]选取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和针灸治疗,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优势逐渐被临床认可[11],特别是中医护理技术如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耳穴压豆和穴位注射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1 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具有独特操作方法和疗效的护理技术[12]。马晓健等[13]根据证候的不同给予25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不同的辨证施护方案,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包括穴位贴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和艾灸等;方案实施的有效率为93%。
1.1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作用于机体后通过对所选取的穴位进行刺激,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气血疏通、阴阳平衡;具有施术方便、无副作用、病人容易接受的特点[14]。
陈可可[15]选取96例椎动脉优势型后循环缺血性肝肾阴虚型眩晕病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循经刮痧联合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循经刮痧穴位取天柱穴、肩井穴等;穴位按摩穴位选择及时间:三阴交、涌泉、太溪穴依照足少阴肾经气血流动强弱时间选择卯时与酉时进行按摩。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试验组眩晕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崔华恩等[16]选取80例后循环缺血瘀血阻窍或痰湿蒙窍型眩晕病人,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熨烫联合穴位按摩,双侧取穴合谷、风池、上星、神庭、太阳穴。试验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1.2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通过中药贴敷在腧穴上,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皮肤吸收通过经络发挥药效到达脏腑,达到治病防病目的[17]。
孙素燕[18]选取1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肾阴虚型眩晕病人,对照组选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双侧取穴扶突、天鼎、风府、风池穴。结果表明研究组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液黏度低于对照组,焦虑量表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以及眩晕症状量表(VS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黄纡寰等[19]选取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痰浊阻络型眩晕病人,对照组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双侧取穴风池、大椎、丰隆、涌泉。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液黏度低于对照组。
1.3 穴位艾灸 穴位艾灸是通过艾灸腧穴和经络共同产生的“综合效应”进行治疗,灸法不同作用也不同,人体腧穴在艾绒本身理气、温经逐寒湿,热刺激效应以及红外光谱共振效应下,从而达到调节脏腑经络气血,调和阴阳的目的[20-21]。
孙继飞等[22]选取60例后循环缺血性气血虚眩晕病人,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施麦粒灸,选取“中风七穴”: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和足三里穴,结果表明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眩晕障碍评定量表、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苏国磊等[23]选取90例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眩晕的病人,对照组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选取神阙穴,双侧印堂穴、丰隆穴和足三里穴。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1.4 耳穴压豆(籽) 耳穴压豆法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药籽,贴于小块胶布中央,利用全息理论刺激耳朵脏腑的对应穴位,按压药籽,即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24]。
王琦等[25]选取100例后循环缺血性气虚或脾虚型眩晕病人,对照组给予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给予针刺三风穴和耳穴压豆,耳穴压豆选取神门、内耳、晕点、皮质下。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的血流速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戚慧敏等[26]选取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对照组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加减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选取主穴为晕点(枕)、内耳、神门、皮质下,配穴: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加肝、心、降压沟;气血两虚加脾、胃、肾;痰浊中阻加脾、肾、脑干,肾虚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5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利用药物在穴位吸收的治疗作用以及针刺穴位的刺激作用,根据经络运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目的,疗效迅速[27]。
王保国等[28]选取62例后循环缺血痰浊中阻型眩晕病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丰隆穴异丙嗪注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异丙嗪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韩旭[29]选取62例后循环缺血性肝阳上扰型眩晕病人,对照组给予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 讨论
中医认为眩晕主要是因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外伤或失血劳倦引起风、火、痰、瘀、虚上扰清窍导致,病位在脑窍,与肝、脾、肾密切相关[30]。眩晕一般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5个证型[31]。从以上综述可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归属于中医 “眩晕”范畴,中医护理技术对其疗效显著,而穴位的选用是中医护理技术实施的基础,穴位具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和脏腑的联系,根据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全息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和反应点[32]。
《素问·气府论》将穴位解释为“脉气所发”,《千金翼方》记载:“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刺激,能够“引气远入”而治疗病证、脏腑病变又可从经络反映到相应的穴位。现代临床实验证明穴位通过经络与神经、血管、淋巴管、筋膜等实体形态结构密切的联系作用可以治疗脏腑疾病[33],穴位与非穴位区差异明显组织形态不同,穴位区与非穴位区比较穴位区表皮层薄、神经末梢丰富,穴位刺激可以引起器官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可以有效调节器官功能和机体疾病期间的生理状态[34-36]。
中医护理技术对后循环眩晕穴位的选择要根据眩晕的辨证分型、各腧穴的主治功能、对应的脏腑疾病以及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病证,按照中医治法准则决定。李享等[37-38]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治疗眩晕发现配穴方式有本经配穴、子母配穴、局部配穴等,刺激点可以选择原穴、腧穴、耳穴以及生物全息区等;主要涉及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督脉任脉,穴位选择风池、百会、内关、足三里、太冲、丰隆频数较高。熊坚等[39]基于数据挖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穴规律发现头面部和颈项部取穴最多,以风池、百会为主穴和配穴群集;主要涉及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交会穴使用频次最高;杨安石等[40]基于数据挖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穴规律也发现头面颈项部取穴较高,以风池、百会以及交会穴频次较多,主要涉及足少阳胆经、督脉和足阳明胃经。可见眩晕穴位的取穴头面颈部较多,以风池、百会频数较高,与眩晕病位在脑窍有一定联系。蕫永书等[41]建立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模型,通过穴位刺激百会、率谷、风池,显著改善前庭神经核供血、调节免疫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胡丙成等[42]通过脑缺血动物实验建模证明,艾灸百会、太阳(双)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缺血区炎症反应逐渐消失、显著提高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眩晕取穴主要涉及足少阳胆经、督脉和足阳明胃经,与眩晕病机风、火、痰、瘀、虚上扰清窍以及疾病脏腑肝、脾、肾密切相关。
利用穴位功能对特定疾病实施护理和康复要合理选用相关中医护理技术[43-44],清代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明代李梴曾说:“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穴位按摩是利用按摩刺激穴位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畅,清泄和理顺全身之阳气[45];穴位贴敷则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进行治疗[46];穴位艾灸利用“温通”的效应刺激穴位,调节脏腑经络气血[47];耳穴压豆通过规律地按压耳部相应穴位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通,刺激内部神经,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的功效[48];穴位注射利用中药或西药注射液注入人体的特定穴位,结合穴位和药物治疗作用通过经络进入病灶,临床上辨证施护要根据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穴位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的作用特点进行选用。随着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凸显,探索中医护理技术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相结合在护理临床疾病的应用效果和实用性也是提高中医护理技术质量的一个研究方向,子午流注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利用人体阴阳、经络和气血盛衰随时间和地域影响产生的变化按时取穴提高穴位的功效与中医护理技术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49-50]。